APP下载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

2021-01-13肖四凤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

【摘要】目的:探析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为研究时间,选取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0例进行分析,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参比组患者使用基础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状况、住院时长均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干预时,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状况,促进患者恢复出院,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应用。

【关键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护理路径;疼痛状况;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壁的弹性发育较差和静脉血管内压力过高引起的,患者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腿上出现弯弯曲曲的、高出皮肤表面的、如同蚯蚓状突起,若未进行有效治疗,患者有合并静脉炎、深静脉血栓风险,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中治疗此疾病的方法有弹力绷带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但多种因素对治疗效果有影响,需要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管控,保障治疗效果。本文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区间: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调查对象:我院治疗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调查例数:40例。分组方式:随机信封分组法。组别(每组例数):参比组(n=20)和试验组(n=20)。参比组患者中男女分别16例、4例,年龄53~73岁,平均年龄(63.05±3.35)岁。试验组患者中男女分别17例、3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2.98±3.37)岁。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后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进行研究对比。

1.2方法

参比组患者使用基础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评估患者病情,讲述疾病知识,解答患者困惑,进行饮食指导,嘱咐注意事项等。

试验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入院第1d,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介绍院内环境,讲述医院医疗资源,提升患者熟悉度,同时,与患者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信任感,辅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工作,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②入院第2d,护理人員需要根据患者相关资料,完成查房工作,询问医生手术方案,为患者讲述手术具体流程,减少恐慌情绪,增强手术耐受性。③手术当日。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手术用品,为患者进行情绪和营养护理,开导患者不良情绪,维持健康心态,讲述成功案例,激励患者自信心,告知患者禁食禁饮,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维持营养需求。④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调整为合适体位,将患肢使用软枕或被子垫起约30°,有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颜色,预防并发症发生风险;询问患者疼痛情况,对疼痛轻者转移其注意力,降低疼痛感,同时,还可利用冷敷、热敷等物理方式进行止痛,对疼痛重者需要询问医生建议,按照医嘱为患者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在术后24h,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建议患者在床边进行活动,若无异常情况,可在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下进行散步,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状况、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疼痛状况的评估工具为数字评分法,分值下至0分,分值上至10分,分值越低疼痛状况越轻。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条索状硬结、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三种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状况、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检测,其中疼痛状况、住院时长均采用 ±s表示,作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均采用例(%)表示,作χ2检验。两组数据进行比对,有明显差异性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状况、住院时长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状况、住院时长均优于参比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属于血管外科诊治范畴,流行病学显示,此疾病以30~70岁为好发年龄,多见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人群。典型症状有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疼痛、酸胀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的同时展开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病情恢复。基础护理干预虽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十分理想。而临床护理干预是一种优秀的干预方式,通过入院第1d,介绍院内环境,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完成相关检查,为后期治疗作参考。通过入院第2d,完成查房工作,讲述手术流程,提高患者配合度。通过手术当日,做好术前准备,讲述成功案例,激励患者手术信心,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维持乐观心态。通过术后护理,调整合适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情况;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做好止痛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建议病情稳定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经过上述一系列干预,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使用价值较高。

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状况、住院时长均优于参比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综上所述,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状况,缩短住院时长,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琪.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双足与保健,2019,28(17):113-114.

[2]李亚楠.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67.

[3]瞿雄梅,邢铖铖.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J].系统医学,2018,3(21):143-145.

作者简介:肖四凤(1991.08-),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大学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

猜你喜欢

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
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考察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