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ISEC项目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培训实践研究

2021-01-13苗青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0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

苗青

摘  要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教师的岗前培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以包头师范学院ISEC项目师资岗前培训为例,对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推进一线教师培养和发展及建立终身培训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地方高校培养教学水平国际化的骨干师资队伍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ISEC项目;教师培训体系;师资岗前培训;“线上+线下”混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20-0017-03

ISEC Project Teachers’ Online + Offline Mixed Training under Epidemic Background//MIAO Qing

Abstract Due to the impact of Covid-19 epidemic,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form of teachers’ pre-service training. Taking the ISEC project of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for teachers in Baotou Teachers’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

depth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 offline” mixed trai-ning, the promotion of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front-line tea-

che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ifelong training educ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basi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backbone teachers with international teaching ability.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 project;  teachers training system; teachers’ pre-service training;“online + offline” mixed training

0  前言

“互联网+教育”为教育的创新带来无限生机,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师培训发展的新趋势。本次疫情期间,包头师范学院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开展了ISEC[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师资岗前培训校内预培训,用在线培训模式代替传统面授培训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同时对参训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参训教师自觉遵守线上培训时间,自觉学习,化被动为主动等问题需要思考,线上培训模式也需要探索。

1  完善培训课程设计,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培训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任何一种有意义的学习都离不开目标的引领。作为研修课程目标,必须是系统化设计,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并且要针对教师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分层次设计,这些是目标的基本特性[3]。在线培训需要培训教师明确培训课程的目标,根据培训的内容设计课程。包头师范学院此次培训主要采用面授、录播相结合的方式,以线上培训为主、线下面授为辅,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培训过程,超星学习通用于存放培训资料(包括课件、录制的培训视频以及作业等)以及发布签到。学习通软件有课程目录,因此方便参训教师查找资料,同时能增加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认识。另外,学习通软件有较好的记录和统计功能,可以随时查看培训教师的学习进度,如图1所示。各资源类型分布及占比情况如图2所示。

1.1  线上培训

面授培训之前,要求参训教师提前观看培训的视频及课件,视频的内容比较精简,主要是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时长40~50分钟。每一个主题学习完成后都要进行考核,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检验参訓教师对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如学习完教学大纲设计这一主题,参训教师能设计出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对应。参训教师还可以在线上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平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1.2  线下面授

采取“以线上培训为主,线下面授为辅”的方式。根据参训教师线上学习情况,一般采取1~2次线下面授,每次时长为1~2小时。线下面授主要解决参训教师线上学习存在问题与困惑,专家能实地与参训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为参训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2  “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的成效

本次共有19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ISEC项目师资岗前培训校内预培训。通过一周的线上学习和线下辅导,19名教师都非常认真地学习,培训效果良好。管理者也关注了学习通上的任务点完成情况,及时地把培训教师的学习通数据反馈到学习群里,对培训教师的学习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培训任务,辅导教师会成立一个小型的学习群,进行面对面的线下答疑解惑。参训教师感受到被重视,自己也会认真起来,这样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培训结束后,为了了解参训教师的培训效果,每位参训教师都要提交一份校内预培训效果自评表。通过对培训效果自评表中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包头师范学院八个培训环节(目标明确、安排合理、内容完整、形式多样、意义与政策、阅读与反思、ISEC教学特点、EMI训练)目标达成自评人数,结果反映出培训教师对于每个环节培训目标的达成比例差异较大。其中意义与政策、ISEC教学特点、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训练环节达成人数相对较少,说明培训教师对ISEC项目教师发展的支持政策、学校实施ISEC项目的重要意义了解得不全面;对ISEC项目教学特点没有深入的体会,对ISEC项目教师的成长历程没有清晰的方向;没有明晰EMI的概念,只是初步掌握了EMI教学的基本技巧。

3  “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3.1  明确培训目标

在培训之初,要全面地向培训教师清楚介绍ISEC项目、近几年ISEC项目在学校运行的基本情况、ISEC项目教学的特点及学校实施ISEC项目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的促进作用及政策支持,这样能让培训教师更清晰地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明白如何逐步提升ISEC项目教师的十项能力(明辨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学习评价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主动学习能力、EMI教学能力、教材编写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通过培训以助力ISEC项目教师全面地成长,为学校培养一批教学水平国际化的骨干教师。

3.2  线上资源建设

在培训中,开发、整合优质学习资源是高效应用混合学习形式的关键要素之一。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录制和制作与培训课程配套的PPT电子教案、视频,不断充实网络资源、筛选教师资源,进行资源整合,统一进行整体设计。为了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在培训开始前可以通过电话访谈了解参训教师对培训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培训的期望的反馈。在充分了解参训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和学习资源,并组织专家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课程的选择和设计内容要新颖、观点要鲜明,要具有拓展性,便于教师使用,这样才能为参训教师提供不同条件下的优质学习支持。

3.3  培训形式多样化

应当根据培训目标、结合培训内容选择恰当的培训形式,合理地组织培训活动。不能将培训内容只是简单地分成线上和面授,而是依据培训目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分析哪些内容适合面授,哪些内容适合线上。例如: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答疑解惑方面,面授更具有优势;在知识的学习与建构、实操等方面,线上学习作用巨大。在培训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讲座、同头课小组交流、跨学科小组交流及教师个人反思等学习活动,提升培训效率。在培训中,参训教师是主体,培训目的、培训内容或培训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可依据不同的培训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人员构成,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探索最合理的培训活动模式,细化培训设计方案,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指引。

3.4  组建ISEC项目教学教研团队

培训效果数据反映出包头师范学院在模块的培训目标达成方面评分比较低,因此应尽早组建校内ISEC项目教学教研团队,鼓励ISEC教师开展团队教研活动,提高ISEC项目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探讨研究解决办法,及时总结ISEC项目教学中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教师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5  构建校内教师培训体系

ISEC项目岗前培训仅仅是ISEC项目教师发展的原点,参训教师通过培训在ISEC项目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学科间的知识融合、明辨性思维能力、学习评价能力等方面与《ISEC教师标准(试行版)》的合格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距离。通过此次培训可以看出,提升教学能力和完善知识结构是参训教师最为迫切的渴求,对于ISEC项目教学理念及特点的学习和掌握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要以ISEC项目教师发展体系为主线,以校内教师培训体系为助力,把ISEC项目教师发展支持政策落到实处,持续提升ISEC项目教师的十项能力,发挥ISEC项目教师群体的团队作用。

3.6  加强线上培训组织与管理

线上培训的管理是培训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前提。对于参训教师的管理要提出要求、立好规矩。在培训开始之前,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要求要清晰明确地告知参训教师,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提前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培训中,管理者可以定期与参训教师开展视频会议或者电话访谈,掌握参训教师学习进度,获得培训情况的反馈;也可以适当采用考勤、作业提交、话题讨论等环节对参训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

4  结语

本文结合包头师范学院实际,探讨分析实施“线上+线下”的ISEC项目师资岗前培训校内预培训模式。此次培训目标明确、筹划科学,培训形式多样,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广大参训教师的欢迎,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此来更进一步提升ISEC项目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华.疫情期间线性代数课程线上教学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9):8-9.

[2]陈春艳.混合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3]胡玉娇.在线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创新[J].中小学教師培训,2020(7):33-35.

[4]朱晓斌.疫情背景下工程力学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索[J].轻工科技,2020,36(7):188-189,193.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
武侯区:“线上+线下”双渠道 精准送岗促就业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农民之家农业线下全方位服务平台
拉夏贝尔公司的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冲突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O2O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基于SPOC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非法集资已进入“线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