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爵士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及应用

2021-01-13许丰雯

艺术评鉴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爵士乐多样性

许丰雯

摘要:电影是现代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也是语言表达和音乐艺术的结合体。精准的音乐在电影中会起到为剧情推进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在电影中的情绪作用也各有不同。我们通过《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从爵士音乐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中的音乐情感与剧情之间的作用及关系,从而使大家更加了解音乐在电影中与事件的历史背景,人物以及台词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大家尽可能将爵士相关的音乐应用到电影中,为电影增添色彩和记忆点。

关键词:爵士乐  电影音乐  音乐色彩  音乐情绪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4-0160-04

一、爵士音乐的背景及风格特点

爵士乐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于南部的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音乐最开始来源于布鲁斯和拉格泰姆,是欢快活泼的12小节模式,具有摇摆的音乐特点,在这上面以特有的布鲁斯音阶来作即兴。爵士乐是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结合,20世纪前主要集中在新奥尔良发展,1917年后转向芝加哥,30年代又传到纽约,直到今天爵士乐风靡全球。

(一)布鲁斯音乐

布鲁斯音乐来源于英文“Blues”,寓意为忧伤的,是因为它将自然大调的音阶中的“mi”和“si”降低了半个音,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和声和旋律元素,而和声进行使用的是12个小节为一个段落的模式:前四个小节为一级主和弦,中间四个小节为下属和弦到主和弦,最后四个小节是属和弦到下属和弦,最后回到主和弦(即为I-I-I-I,IV-IV-I-I,V-IV-I-I)。整体乐段模式为第一段落的主旋律,第二段落在同样和声之上的即兴,最后回到旋律段落的尾声,在节奏上强调使用弱拍的重音和附点而增加Shuffle摇摆节奏的特点,曲风自然和放松。

(二)拉格泰姆

拉格泰姆词义源于英文“Ragtime”,意为错乱的時间,是因为拉格泰姆较多地使用切分音,以及较快速度的节奏,使得此音乐极为欢快和生动。由于节奏类型相对一致和稳定,所以风格鲜明,较容易分辨,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起初多为钢琴独奏曲来表现,后期也有乐队来演奏它,1989—1908年是拉格泰姆的黄金时代。

二、《海上钢琴师》中的爵士元素

《海上钢琴师》是由著名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的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被遗弃在邮轮上的一个弃婴,成长并最后成为天才钢琴家的故事。在本片背景同时期正是爵士乐的发展巅峰时期,所以此部电影不仅讲述了主人公1900的一生,同时也描述了爵士乐在当时的繁华景象。

本片中多段情节使用到爵士音乐,下面笔者为大家具体分析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暴风雨下的相遇

看过此电影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除了主人公1900之外,还有一个一直佩服他并支持他的好朋友,也是此片从头到尾1900故事的讲述者-—小号手马克斯图尼(Max Tony),而两人的初次相遇是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马克斯由于晕船呕吐不止,意外跑到了客轮的舞会间,1900为了缓解马克斯的不舒适,带他进行了一场浪漫梦幻的“钢琴派对”。此时选用的钢琴曲是著名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专门为此电影创作的乐曲《梦幻华尔兹》(Magic Waltz),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舞曲,强调重拍的第一拍而弱化后两拍形成一种类似于舞蹈舞步的特点,此曲欢快的主旋律中间穿插着右手的快节奏炫技,连续的三连音节奏的出现仿佛翩翩飞舞的蝴蝶一般快乐,此时马克斯的情绪被带动,不适感也逐渐消失,配合外面极端天气的反差,尽情地享受在音乐之中。

(二)奇妙的旅行

在客轮的下等舱,1900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深蓝大海,在一架破旧的钢琴前演奏了《丹尼的哀愁》(Danny‘s Blues),这首乐曲带着特有的五度关系和声和浓浓的布鲁斯调性,而第五和第六小节使用了较为开放的大七和弦,使曲调多了一些幻想与疑问,曲风慵懒自由,仿佛窗外时起时伏的海面。马克斯问他“你弹琴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按下琴键的时候,你的思想去了哪儿?”他说:“昨晚我在一个美丽的国家,女人的头发有香气,一切都发着光。”他一直在音乐中旅行,去过各种各样奇妙的地方,他的眼神满是新奇与享受。这首蓝调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穷人阶级的音乐,他的听众无国界之分,无阶级之分,也体现出1900的纯粹与美好。而紧接着一位旅客向1900提问:可否演奏一“Tarantella”?1900模仿着旅客描述的节奏演奏了《塔兰泰拉》(Tarantella In 3rd),塔兰泰拉是一个有意大利民族特色的舞曲,节奏主要以连续的三连音为主,节拍也为迅速的三拍子或者六拍子,曲风热烈,仿佛永不停止的舞蹈,伴随着舞曲旅客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三)斗琴

要说此电影中最经典的片段,当属这段斗琴了,由于1900在船上的演奏太过瞩目,加上媒体的炒作,吸引了当时最出名的爵士钢琴家杰利·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为了一争高下,杰利邀请1900与他进行一场“斗琴”。虽说是邀请,但杰利的言行举止满是藏不住的轻视,他不认为一个从来没有学过钢琴甚至都没有勇气下过船的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在无数镜头和聚光灯之下,杰利演奏了他的第一首作品《Big Fat Ham》,这是一首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风格的钢琴曲,这种风格总是给人一种激烈、兴奋并充满生机的感觉。新奥尔良爵士一般是由大乐队(Big Band)来演绎,大乐队一般是由小号、单簧管和长号分别担任旋律线的不同声部,加上爵士鼓担任节奏律动编配而成,这首乐曲充分模拟了大乐队同时多个乐器演奏的效果。该乐曲在电影中的呈现不仅展现了片中爵士大师的创作能力,曲风更是配合着当时的时代背景,丰富了人物细节。

如果说用了燃尽一支香烟的时间完成的第一首作品仅仅是拉开了序幕,那么杰利的第二首作品就带有了一丝丝的挑衅。这首乐曲《渴望》(The Crave)是一首非常好听同时又具有一定难度的曲子,与之前一首不同的是,该曲里面使用了大量的切分音和三连音,还有特别的三度颤音,和声饱含情感,仿佛在呻吟,在惆怅,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听感还来源于演奏的方式与表达,这也暗示着杰利的生平背景,他从12岁就在妓院演奏钢琴,长大后一直在底层生活流浪,艰苦的成长环境加上事业偶然的进展使他的个性自卑又自大,舞台上的他有一种想倾诉又不知如何表达的情感在里面,这一点也反映了当时在坐很多位观众听到他的作品流泪的原因。

1900同样被这样的音乐感动到。在第二首斗琴时,竟然完全一比一复刻了杰利的钢琴曲,这个行为深深地激怒了杰利。“我就看看你怎么继续模仿我。”杰利的第三首乐曲演奏的是《The Finger Breaker》,这首曲子具有相当高的难度,需要极速的各种炫技演绎。此曲虽然在技巧上增加各种变化,但是由于杰利单纯为了胜利使得他演奏的这首乐曲盲目强调技巧而失去音乐性。这个行为惹怒了1900,因为在他看来,没有情感的音乐不配称之为音乐。于是在第三首斗琴时,1900弹奏了这首《无穷动》(Enduring Movement),这是一首一个人很难完成的曲子,整首乐曲其实包含了四个声部,同时跨越了整架钢琴八十八个琴键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四手联弹才能完成的作品,跨度之大的同时配合着魔鬼般的速度,半音模进的方式贯穿整首,给人毫无喘息的机会。这种不和谐的音程配合着汗流满面的1900,声音和画面的对话交替反映着他对杰利的抗议。曲终后,观众由于过度惊讶,全场寂静一片,1900从座位站起来,径直走向钢琴中部,靠着过度使用后发烫的琴弦点燃了一支香烟,塞到了同样在惊讶中的杰利嘴巴里。“你把它抽了吧,我不懂这个。”1900凭借自己的实力与聪慧完胜杰利,他赢得了观众的赞叹,全场瞬间沸腾。

其实在真实历史中的确有杰利这个人,片中他所演绎的曲子都是他真实创作的,在那段时期也是他音乐的鼎盛时期。但由于他过于自大,竟夸大海口号称自己是“发明爵士的人”,他爱自吹自擂的性格使他的能力遭到众人的质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并且当时处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他的爵士音乐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他的事业也逐渐走向下坡路。杰利独特的历史背景也是这一段斗琴片段存在在此片并且成为经典之一的主要原因。

(四)重生

多年之后,昔日热闹非凡的弗吉尼亚号逐渐变得破旧,即将对它进行爆破处理。分别多年的曾经挚友马克斯在得知此消息之后执意要上船寻找1900,他坚信他一定还在船上。因为曾经两人还在船上以演艺为生的时候,1900也为了找寻心爱的姑娘而向往过下船的生活。那时,在和一起相处的朋友船长道别之后,1900走向了舷梯。可当走到一半之时,他望向漫无边际的城市和各种高楼大厦便开始犹豫了。他发现这个城市太大,有太多他无法理解又无法掌控的事情,这种未知感使他产生抗拒。他思考了良久,摘下头顶的帽子潇洒地扔了下去,像是抛掉自己的疑惑,转身回到了船上。他拥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但同时也有更多对未知的恐惧。当抛起硬币的那一刻,心里便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什么了。时隔多年,马克斯深知当年1900的选择,即使工作人员都说已经彻底把船里外检查遍了,但他还是确信1900的存在。果然当他放起了当年黑胶唱片录制的《Playing Love》,像是暗号一样,唤起了当年的回忆,1900慢慢地走了出来。马克斯劝他下船,可是他拒绝了,他说出了当年没有选择下船的原因。“那座城市,根本无法看到尽头,一切都很好,但阻止我的是不能看到的东西。拿钢琴来说,琴键有开始也有尽头,琴键是有限的,你才是无限的,你在琴键上面创作的音乐才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生活。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美丽的女人,太漫长的航程,太浓郁的香水,是一段不知如何演奏的音乐,我无法离开我所在的这艘船。”一段交谈结束之后,两人彼此拥抱作了最后的告别。

在弗吉尼亚号爆破前的最后一分钟,1900用双手无实物地弹奏着《莫扎特的转世》(A Mozart Reincarnated),这首曲子跟影片开头在他八岁时第一次被人们发现弹奏的钢琴曲一模一样,这首钢琴曲风格其实偏于古典音乐,就好像在描述他小时候听到的音乐大多数都是古典风格,那时候他的创作仅限于模仿,乐曲旋律线条清晰,调式也选用的大调,富含童真欢乐,后半段运用十连音,在展示技巧的同时又营造音乐的氛围感,像是对成长的期待,对事物的好奇,大声地用音乐这样的语言表达自己。这首乐曲是他在本片演奏的第一首,也是最后一首,前后呼应,回归本心,为自己的一生画上句号。笔者相信在天堂他也依旧会快乐地弹奏着钢琴。作为影片的观看者看到这里心里会有一点悲伤和遗憾,但是作为1900他自己应该是快乐的,他是一个从没有下过船没有真正亲眼看到过世界的人,但却比太多的世人活的清醒。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旷世灵魂致使他必然将面对极致的黑暗和孤独,这是众多常人无法感受和体会的,也许对他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归宿。

三、电影配乐的作用和应用以及爵士音乐在电影中不同情感的表现方式

电影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体,好的电影配乐会不仅会为剧情增加故事性,更会使人物形象增添色彩,深化电影的内涵,通过更丰富和全面的方式将电影所表达的情感传递到观影者的内心,为电影增加更强和深刻的记忆点,电影配乐较为常见的表现方式大概分为几点,第一,会使用具有所在相同时代风格的音乐阐述不同的历史背景,比如17—18世纪的欧洲使用巴洛克时期音乐,一战二战时期的美国配乐多为爵士乐,19世纪的阿根廷则会较多的出现探戈乐,中国清朝时期会配有古筝曲。第二,不同规模的音乐编配体现着电影中不同的场面,大型管弦乐团音色丰富而浑厚,可以衬托出辉煌的气势,烘托氛围感,而一些小型的室内乐以及独奏曲更偏重为电影剧情增加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第三,配乐的和声和调式对于电影基调具有重要影响。

爵士乐的情感色彩同样也是具有多样性的,拉格泰姆节奏欢快诙谐,蓝调音乐节奏缓慢,曲风忧伤散漫,布吉伍吉类似于节奏摇滚,在曲风轻快热情的同时更具反叛精神。作为爵士乐的精髓,小号的音色更是独特和婉转,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1900挚友马克斯就是小号手,片中也多次出现小号的音色和画面,它的发声原理更多地在于演奏者的气息和声带的控制,仿佛人的语言一般细腻和丰富。

四、结语

爵士音乐以目前来说算是较为小众的音乐风格了,但即使现在较少的被人熟知和使用,它也有曾经辉煌的时刻以及不置可否的专业性和特色,《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不仅向观众传达了影片中主人公的艺术人生以及信仰,同时也从音乐角度展现了爵士乐在当年的繁荣景象,对于爵士乐在电影中的应用作了一个非常高的示范。

参考文献:

[1]葛瑶.论电影配乐的美学思想—以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为例[J].黄河之声,2021(01):159-161.

[2]焦奕博.从《海上钢琴师》看爵士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7(07):143-145.

[3]楊艳,刘丽.海上钢琴师[J].电影文学,2009(18).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爵士乐多样性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Music
中国爵士乐的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