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研究

2021-01-13马骏

管理学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河北省

马骏

[摘 要]以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高校编制管理的内涵,归纳总结了高校编制管理的三个特点,继而探讨了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的意义,包括编制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作、编制管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编制管理和教职人员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继而从实施环境、激励效应、定编方法、管理模式等维度剖析了编制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24-0082-03

对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而言,编制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为高校编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事业单位总体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编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编制管理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紧扣国家层面改革的方向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要求,探索新的编制管理体制,成为当前高校的重点任务。

一、高校编制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编制管理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编制管理是指特定组织内人员的数额及职位的配置,广义上的编制是指法定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及职位的配置[1]。因此,高校编制管理即高校内人员的数额及职位配置。高校编制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权威性。高校编制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一环,也是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既需要紧扣国家层面编制管理改革的要求、方向,也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具有权威性的特点。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定编的科学性以及编制计划执行的严格性上,因人设岗、因人设编,均不符合编制管理的要求。其次,稳定性。高校编制管理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作为高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编制管理的稳定性是高校自身管理稳定性的要求。高校编制管理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在编人员数量相对稳定以及各类在编人员人数比例相对稳定性上。编制管理的稳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高校编制管理中混乱、粗放的问题。最后,发展性。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高校编制管理会同时受到社会发展以及学校发展两个方面的影响,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如改革开放以來的编制管理便在人员聘用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的重要性

(一)编制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作

师范类高校作为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管理既有一般高校的共性,也有师范类高校的特性。夯实学校管理是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发展的先决条件,而编制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首先,编制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前情况下,编制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的基础,也是高校控制教职工规模的关键。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助于学校打造一支高素质、高稳定性的队伍。其次,编制管理与学校其他管理息息相关。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编制管理与学校管理的其他环节,如教职工激励管理、财务管理等有密切关系,可助力学校其他管理的实施。

(二)编制管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作为河北省师范人才培养的摇篮,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如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社会化服务任务等,充分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是当前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发展的重点。对此,编制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编制管理对学校发展有着很强的导向性,比如,聚焦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学校在编人员类型众多,受计划经济时代残留因素的影响,不少学校存在行政管理人员占比过高,教学、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编制管理可以借助各类编制人员比例的调整、优化,凸显学校的核心职能[2]。又如,减轻学校的财政压力。编制管理可以推动学校非核心职能的市场化,比如后勤市场化等。

(三)编制管理和教职人员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教职人员是编制管理的对象,也是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工作的实施主体。教职人员自身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源开发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有效的人力资源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价值、推动学校战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而编制管理则是当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编制管理可以合理确定在编人员的总数以及各类型在编人员的比例,使学校编制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编制管理在推动学校激励机制建设、内控机制建设中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三、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编制管理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深入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编制管理效果的客观需要。但当前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首先,编制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学校领导对编制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编制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仅仅被动地执行教育部以及地方教育厅有关编制管理的要求,没有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出台相应的编制管理方案。其次,编制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编制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编制的数量确定、定编方法、配套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编制管理与学校其他层面的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制度建设滞后使得编制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依据,给编制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二)编制管理的激励效应不佳

激励效应不佳是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中的典型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拨款方式不科学。传统的拨款方式将人员经费、专项经费、公用经费等分开,人员经费与编制挂钩,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生均拨款模式成为常见的拨款模式。生均拨款模式以学生人数为拨款依据,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参考变量,学校可结合自身情况使用经费,提高了学校的自主权限。但生均拨款模式与编制的联系并不紧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其次,二级单位自主性不高。学校在经费使用中缺乏合理的分配制度,没有认识到二级单位在经费划拨与使用中的主体地位,经费使用存在过严、过死的问题,自然难以调动二级单位的积极性,降低了编制管理的激励效应。

(三)编制管理的定编方法单一

定编方法是编制管理中的重点内容,科学合理的定编方法在优化编制管理效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面临着定编方法单一的问题。首先,编制计算缺乏科学性。多数学校的编制计算仅仅将学生规模作为参考依据,根据学生规模计算出编制总数,忽略了专业、课程、班级、工作量等对编制管理的影响。单一指标的编制计算方法使得学校编制管理缺乏科学性,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次,编制分类管理滞后。不同类型编制的工作内容、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教学、科研编制是编制管理的重点[3]。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缺乏分类管理的意识,没有从编制类型出发确定针对性的定编方法,模糊了不同编制的差异性,影响了编制管理的效果。

(四)编制管理存在僵化的问题

受传统编制管理遗留因素的影响,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存在僵化的问题,导致编制管理与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脱节,弱化了编制管理的作用。首先,编制管理调整周期较长。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变革速度加快,学生生源变化情况较大。编制管理调整周期较长致使学校编制管理难以在动态化中优化、调整,使编制管理中的问题越积越多,严重影响了编制管理的效果。其次,流动编制占比较低。流动编制是高校扩大用人范围、提高教职工队伍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虽然已经在推行流动编制,如聘用博士生当兼职助教,但流动编制的占比并不高,远不能满足当前编制管理改革的要求。

四、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编制管理的实施环境

实施环境不佳是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的首要问题,对此,要从以下两点采取措施:首先,提高重视程度。学校领导要深刻认识到编制管理的重要性,从国家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将编制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着力以编制管理来增强教职人员的凝聚力与竞争意识,并使编制管理与学校其他层面的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编制管理规范化开展的重要条件。要建立健全编制管理的制度体系。高校事业单位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特别是当前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任何环节的疏漏、缺失都会对高校的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此,要从保障和完善高校教职工利益的角度出发,围绕编制管理的内涵、要求,构建覆盖编制计算、编制设置以及编制配套保障的制度体系。

(二)凸显編制管理的激励效应

编制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编制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提高教职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编制也容易滋生养懒人的问题。对此,要凸显编制管理的激励效应,而扩大学校乃至二级单位的自主权限则是凸显编制管理激励效应的重点内容。首先,持续完善财政拨款方式。生均拨款模式是一种过渡性的拨款模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拨款模式要和编制管理深度结合起来,以编制数为依据合理设岗,并根据岗位的性质、类别来核拨经费,以经费总额包干的形式来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其次,下放编制管理权。激励的核心是分配,二级单位的自主分配权对编制管理激励效应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4]。学校要依托职称评聘以及经费分配来强化二级单位的自主权,比如,在职称评聘中,将岗位设置与编制管理挂钩,从总量层面控制编制数量,赋予二级单位在具体岗位编制中的调控权。

(三)完善编制管理的定编方法

定编方法单一是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对此,要从以下两点完善定编方法。首先,采用混合定编模式。单纯以学生数量作为编制计算的依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将专业设置、学科发展、班级规模、教学工作量等均纳入到编制计算的参考因素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以师生比例来控制编制的整体规模;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发挥好工作量在各类人员占编比例确定中的作用,构建混合定编模式[5]。其次,实施分类定编。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分为教学编制、科研编制、管理编制、工勤编制等多个类型,不同编制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差别。学校定编中要坚持教学、科研优先的基本原则,对教学编制、科研编制实施基础管理。至于管理编制、工勤编制,则可引入社会化管理方式,如合同制、劳务派遣等,降低非教学、科研人员的占编比例。

(四)构建编制管理的动态模式

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涵盖多个类型,各师范类高校生源情况并不确定,专业开设情况也存在小幅度的变动,因此,编制管理也要具备动态化的特点,能够结合学校当前的发展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调整教职人员的数量、占比,从而使编制管理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6]。对此,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是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编制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有条件的高校顶编兼职教师一般应占到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为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的结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可以有效打破现行管理体制的束缚,提高学校用人工作的灵活性,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同时,流动编制的存在也能让固定编制教师产生紧迫感、危机感,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五、结语

编制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人事管理方式,主要应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在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河北省地方师范类高校在编制管理中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从优化编制管理的实施环境、凸显编制管理的激励效应、完善编制管理的定编方法、构建编制管理的动态模式四个角度采取措施,以提升编制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徐珂.高校编制管理的特点、问题及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04):96-97.

[2]辛春晖.高校内部编制管理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25-28.

[3]吴斌,骆琪.高校编制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2(09):42-45.

[4]刘景苗.分类改革视阈下地方性高校编制管理及对策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0,23(01):86-88.

[5]赵志鲲.高校编制管理改革探微[J].教育与职业,2020(08):24-25.

[6]张文霄,杨蕾.河北省高校编制管理改革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3(05):73-75.

猜你喜欢

河北省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