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品析

2021-01-10黄永华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

摘 要:本文尝试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引入语言品析,通过在课文《秋水》中“旋”字的教学案例分析,给学生做好语言品析的示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词句的内在含义中去,吟味把玩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领悟文言词句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文言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语言品析

一、案例教学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于是乎,我们教师通常把文言文本当作古汉语教材,偏重文言实词的释义,文言句法的解析,文言语句的翻译,偏重于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文言文教学中通常的做法是:第一步朗读文本;第二步串讲文本,疏通文义,特别强调文言实词的释义,文言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的特点;第三步检测学生文言基础知识。整个过程忽略了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和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存在于一篇篇文言文之中,存在于字里行间。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只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步,教学不能止步于此,我们教师在此基础上要引领学生品析文本中的字词句,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中华文明之灿烂,洞察中华文化之深邃。

《秋水》是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按照通常做法,第一步读一读文本,第二步疏通文义,重点强调字词句式。《秋水》主要是五个句子的翻译: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4.我之谓也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第三步反馈练习。但我觉得似乎少些什么。我想,学生从《秋水》中学到了什么?是记住了五个文言句子的翻译?是“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句的特殊性?是文言被动句的表现形式?这些文言基础知识换成别的文言文本,似乎也可以学到。《秋水》的独特的文本价值是什么呢?《秋水》承载的文化内涵又是什么呢?通过《秋水》的学习,学生寻觅到什么?

几经思考,我把教学内容切入口锁定为“旋”这个字的研究上,借助“旋”字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成为认识庄子的哲学思想的窗口。毕竟,在学生心中,庄子是悬挂在空中的明月,遥不可及,敬而远之。如果通过《秋水》的学习,学生能寻觅到阅读文言文的途径,能够激起了解庄子的兴趣,从而呼吸到传统文化的一缕芬芳,何乐而不为呢?

二、案例教学过程

师: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你认为这则河伯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人不能骄傲自满,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生:人要虚心,不能像河伯那样骄傲。

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做人要谦虚。

师:道理要从文本中挖掘,不能脱离文本凭空臆想。文本中这样写河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曰:‘……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河伯有两副神态,从扬扬自得到怅然若失,发生了什么导致河伯神态的变化?

生:“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黄河水面宽阔,从此岸看不清彼岸,河伯认为自己大而无边,超过百川,所以得意。后来“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大海茫无涯际,望不到尽头,神态自然就改变了。

师:面对海神若,河伯觉得自己——

生1:惭愧。有点坐井观天。

生2:太骄傲了,不谦虚。

生3:渺小。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生4:被打脸了。在海神面前,自己不堪一击,还有什么可得意的呢?

师:是的。面对海神,河伯不再扬扬自得,意识到自己“见笑于大方之家”。文本中有没有直接表达河伯神态变化的语句?

(学生在文本中查找,片刻)

生:“望洋向若而叹”,先前是“欣然自喜”,表明神态改变。

师:直接的语句。“望洋向若而叹”前面一句——“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这句话如何翻译?

生:在这时候,河伯掉转它的头。

师:河伯掉转头对海神说话。海神在河伯的东面,这种说话方式合理吗?

生:河伯不好意思见海神,所以背对着海神说话。

生:不合理。不好意思的话,会低着头说话。背对着人说话,不礼貌而且别人也听不清。

生:不合理。说话一般是面对听众,哪有后脑勺对着听众,河神不可能如此不懂礼貌的!

师:从生活中的常识及礼仪,我们发现了这句翻译的问题,“旋”不能解释为“掉转”。《古汉语字典》中的“旋”有哪些义项呢?

生(学生快速翻查):有三个———转、归和随即。

师:我们将这三个义项带入句子——是河伯“随即”了面目吗?河伯“归”了面目吗?河伯“转”了面目吗?

生笑。

师:“旋其面目”,我们暂且把“旋”字放一放,“面目”该做如何解释?刚才同学解释为“头”,准确不准确?

生:“面目”不是“头”的意思。我们通常说,面目表情。“面目”可以解释为“神情,表情”。

生:文言中表示“头”的词语是:头颅,元首,首领。没有用“面目”来表示的。

生:“面目”是面部和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目”应该是神情、神色、表情的意思。

師:很好。大家联系现代汉语的词语来推断,“面目”解释为“神情、神态、神色、表情”。而且,联系“河伯欣然自喜”和“河伯望洋向若而叹”,很明显,河伯是神情神态发生了变化。那么“旋”解释为什么较为恰当?

生(齐声):改变,变化。

师:太棒了。请看(投影显示)———

刘建国、顾宝田(1993)在《庄子译注》中将此句译为“河神开始改变神态”。

陈鼓应(2008)在《庄子今注今译》中将词句译作:“河神才改变脸色”。

师:河伯看见浩渺无垠,茫无涯际的大海,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一扫先前的扬扬自得,变得怅然若失,说自己“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认为海神是大方之家,你认为呢?

生:是的。海比河大,黄河最终流入大海,海纳百川。

生:不是。太平洋比海更宽更深。

生:百川灌河,河大于川;海纳百川,海大于河;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海大还是小,取决于参照对象。

师:说得太好了。河伯认为自己比溪流要宽要大,比大海窄,比大海小。这就是庄子要告诉我们的:事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请看——(出示投影)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水》)

师: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如今说出来很简单,没有多么高深。可是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想到,是多么了不起!那时人们生活环境闭塞,交通不便,庄子可能一生都没有见过大海,可他思想却不狭隘闭塞,他能想象黄河、大海,虚构这样一个故事,揭示这样一个哲理。更何况,这个哲理还包含了辩证思维,给后人提供了认识事物的维度。

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正如学者对他的评价——(出示投影)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李怀宁,2011)

师:庄子是一位传奇大师,《秋水》只是我们呼吸到的庄子的一缕芬芳。想要沐浴其中,请同学们多阅读庄子的相关作品,拥有自己的远见卓识后,你将会唇齿留香啊!

三、案例教学反思

(一)古人讲究“炼字”,所用字词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字词是垒筑语言大厦之砖石,“如何驱遣,方见高妙”。(赵政,2014)本案例中,对“旋”字的理解分为三个步骤,即字典意义——文本意义——语境意义,符合语言理解的规律。当“旋”的字典意义“掉转”与文本不相契合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面目”的理解去推断“旋”的文本意义“改变”,由此延伸到语境意义“看见了辽阔的大海,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因而改变自己扬扬自得的态度”,最终领悟到文本的内涵——“大与小是相对的”这一哲学思想。“旋”这个字,是理解文本的突破口,抓住了它,带动了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促进了对文本内涵的把握,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在文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文本意义。遇到不懂的文言字词怎么办?肯定是查字典。但是字典的解释通常是普遍意义,不能涵盖特定意义。本案例中“旋”字在字典中的三个义项“转、归和随即”带入文本中都无法说通。当字典意义在文言文本中不适用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推断文本意义。推断的途径,一是从句子本身,从词语搭配的角度,从已知的词语意义来推断。本案例中,从“面目”一词的意义和搭配,推断出“旋”字解释为“改变”较为恰当。二是联系前文和后文,从语意贯通的维度来推断。本案例中,河伯在对海神说话时,是“望洋向若”,先前是扬扬自得,神情是有变化的。从语意贯通上推断,“旋”字也是解释为“改变”较为妥当。

(三)学生常常疑惑,文言与当下的生活毫无关联,为什么还要学呢?费时费力记住了文言实词、虚词,明白了文言句式,疏通了文言大意,在生活中又不用文言交流,岂不白费力气?如果,文言文教学仅仅停留在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应付高考,那么,学生的疑惑无法解除,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必然低落,必然心不甘情不愿地学习文言。我认为,学习文言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海市蜃楼,不是空中楼阁,不是主观臆想,传统文化就在一篇篇文言文本中。在教学中,必须在文言字词与文化内涵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表层的字词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解除学生的文言疑惑,破除学生的文言恐惧,激发学生的文言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案例中由对“旋”字的理解,顺理成章地拓展到对《秋水》寓意的理解,从而上升到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认知。

结束语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本是学习文言的例子,是先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教师要转变文言教学中“重基础忽内涵”的教学观念,引领学生品析文言语句,领悟文化魅力。如果一叶障目,只是引导学生学习相对死板的文言基础知识,而忽略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那无疑是入宝山而空返,是对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劉建国,顾宝田.庄子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3]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c796e0100sas3.html,2011-04-10.

[4]赵政.高中文言文应当遵循的原则[J].文学教育,2014(11).

作者简介:黄永华,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教育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阅读教学
雏燕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