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脑小血管病(SVD)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及脑电图的变化影响

2021-01-10张莹李瑞霞薛群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丁苯酞

张莹 李瑞霞 薛群

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SVD伴发VCIND患者时对其认知功能和脑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52例SVD伴发VCIN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26例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6例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MMSE评分及Stroop评分、不良反应、脑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Stroop评分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脑电图改变率低于参照组,有差异(P<0.05);但两组无不良反应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脑电图波形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明显,应推广。

关键词:丁苯酞;SVD;VCIND

【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2

在临床上,常见脑内小血管病变直径在30-800um范围内,动脉终末端未出现侧支吻合的小动脉血管,且分布直径处于100-400um的微小动脉血管,归类到SVD中。该种疾病常会表现出各种腔隙综合征、血管性认知障碍等症状,若使用核磁共振检查,能清晰的看到颅内小血管出现白质变化,根据核磁检测结果,能推断出SVD属于全脑性损害,会损伤皮质下的神经网络,使神经网络无法正常传递信号,以至于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当SVD伴发VDIND时患者容易出现记忆、语言、执行等方面的障碍,且临床上尚未有改善SVD伴发VDIND的有效治疗方式,常将SVD伴发VDIND看做亚型损害,较重视该种疾病的神经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症状。由此,临床治疗并未对SVD伴发VDIND患者的用药情况做出较确切的结论,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减少刺激血管的因素,降低颅内压,促进颅内血液循环等,能在6个月及以上的时间中使患者的病情变稳定,但无法确保认知功能及脑电图波形改善情况。而丁苯酞软胶囊能在颅内缺血的多个病理环节发挥作用,可增加缺血区域中的血流量,促进缺血区域重新构建微循环,保护好线粒体的相应功能,减少神经系统功能受到的损伤等,能促进患者恢复记忆力、语言功能等[1]。因此,本次研究较重视丁苯酞软胶囊在SVD伴发VDIND治疗中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脑电图变化的影响,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52例SVD伴发VCIN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参照组男18例、女8例,年龄49-81岁,均(67.84±5.32)岁。观察组男19例、女7例,年龄50-82岁,均(67.95±5.72)岁。无资料差异(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治疗:主要采取降压、降糖、降脂等常规治疗方式,减少对脑血管功能不利的因素。

1.2.2观察组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保留上组治疗内容,同时让患者每日口服3次丁苯酞软胶囊(生产厂商: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99)一次0.2g。

两组均先连续治疗30天。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MMSE評分(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数越高表患者认知功能越好)及Stroop评分(Stroop测验评估表对两组评分,分数越高表患者对颜色的反应越不敏锐)。记录两组出现的便秘、恶心、腹胀例数,计算出不良反应发生率。用《临床脑电图学》中的标准,将患者的脑电波分为4级:A级为正常,主要体现在α波节律上,偶尔能看到少量θ波;B级为轻度异常,主要为α波节律紊乱,频率减慢,β波或高幅θ波及中幅波δ的波幅超过50μV;C级为中度异常,主要为α波的频率变慢,或者以θ波活动为主,能看到中幅δ波成簇或成组,两侧脑点活动不对称;D级为重度异常,主要为θ波或δ波广泛出现,能看到棘状波形、尖状波形或两种波形的复合波,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且统计出两组出现4个级别的患者例数,用B-D级的患者例数计算出脑电图改变率[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MMSE评分及Stroop评分

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均较低,Stroop评分均较高,不显示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Stroop评分低于参照组,显示差异(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但两组无差异(P>0.05)。详见表2。

2.3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脑电图改变情况

治疗前,两组中的脑电图改变率均较高,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脑电图改变率低于参照组,显示差异(P<0.05)。详见表3-4。

3  讨论

SVD伴发VDIND是导致患者出现痴呆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疾病属于血管性认知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亚型损伤。在MRI、CT等影像学检测结果中,SVD伴发VDIND患者的上脑区域白质低信号及脑微出血等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能凸显出脑小血管病,专业医师能凭借影像特点快速确诊[3]。有资料显示,脑上区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等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关系较紧密。所以,在SVD的恶性发展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且该病较容易对全脑组织造成进展性的损伤,在持续性损伤脑内血管及周边组织的过程中隐匿性较高,较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或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痴呆。国际上SVD伴发VDIND的MMSE评分年平均下降分值在2.5分。因此,临床上较重视SVD的早期干预阶段,有资料显示,尽早干预SVD患者,能减少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况,可降低SVD伴发VDIND发生概率,以及SVD伴发VDIND发展到不可逆转的阶段。为此,患者到院检查后,一经确诊,临床就会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以减少血液粘稠度,使患者体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相对稳定,逐渐控制住病情,但治疗针对性不明显,部分患者依然出现了认知障碍、脑电波波形异常等情况[4]。而丁苯酞软胶囊中的dl-3-正丁基苯酞含量较高,是挑选优质的芹菜籽,然后经过提纯得来,能较好的改善脑内血管内皮NO及PGI2的水平,减少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及谷氨酸释放量,进而降低花生四烯酸的合成量,提高氧自由基清除率,使用抗氧化酶的活性大幅度增高,最终调节好脑内多个缺血区域的血液流动量、微循环等情况。有资料显示[5],dl-3-正定基苯酞可提高脑内微循环的血液流动速度,使用颅内小血管的口径明显扩张,提高抗氧化效果,进而增强全脑缺血后的脑内能量代谢,降低因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增强对神经细胞功能的保护能力,持续缩小病灶区域,减少脑内小血管梗阻或狭窄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均较低,Stroop评分均较高,不显示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Stroop评分低于参照组,显示差异(P<0.05)。说明丁苯酞软胶囊能促进患者颅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语言、辨色等能力,持续降低疾病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减轻患者精神上的压力。如:在治疗前,患者对颜色的敏锐度不高,即使看到较鲜艳的颜色也无法做出正确的表达或做出应有的反应。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后,药物分子能快速在颅内缺血区域中发挥作用,维持好缺血区域中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该区域中的氧气量和营养物质,使颅内压变平稳,细胞间能正常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带走相应代谢物,维持好颅内环境,使受损细胞能持续修复,尽快恢复细胞应有的功能,当再次使用鲜艳的颜色让患者分辨时,患者不仅能说出颜色,还会出现应有的情绪,专业医师能观察到患者对颜色的喜欢程度,有利于评估颅内恢复情况,及调整后续治疗方案[6]。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但两组无差异(P>0.05)。说明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后,患者身体的耐受性较好,不会轻易出现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能确保患者身体的稳定性,及用药安全性。如:丁苯酞软胶囊在胃肠道中快速分界、吸收,快速到达病灶处,且持续改善病灶处的血流量,在改善的过程中,能确保患者血压、血糖等稳定性,使患者体内的血管功能维持在较正常的状态,促进周身血液正常流动,降低药物对血液流动性、血压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患者因血压波动、血液流动性变差等出现的问题。丁苯酞软胶囊对SVD伴发VDIND患者体内刺激较小,能促进体内代谢,使体内的代谢物及有害物质通过大肠、尿道正常排出,能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肾等脏器疾病,或因机体免疫力过低导致的感染,使患者的脑部和身体各处都相对健康,能为长期治疗提供应有的支持,确保患者长期用药时的身体状态,减少因药物导致的不良情况[7]。治疗前,两组中的脑电图改变率均较高,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脑电图改变率低于参照组,显示差异(P<0.05)。说明丁苯酞软胶囊能促进患者颅内小血管恢复,调整好患者的脑电图波形,减少脑电波改变概率和改变程度,快速控制好患者的病情,且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有资料显示[8],脑电图波形能反馈出患者脑内病情的变化程度,若脑电图波形满化程度发生明显的减轻新乡,或出现正常脑电波,能表明患者脑部的健康程度,也能验证治疗正确性。如:患者颅内小血管的血流量和颅内压等均恢复正常,在检测脑电图时能看到正常脑电波或轻度异常脑电波,凭借脑电波检测结果能实时掌握患者脑内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有助于灵活调整药物、康复训练等事宜[9]。另外,使用丁苯酞軟胶囊治疗SVD伴发VDIND患者,不仅能保护好患者的脑功能,改善其认知水平患者患者患者更健康的生活,后续可根据实际需要追踪患者,能收获更多患者用药后的资料,以便增加丁苯酞软胶囊治疗SVD伴发VDIND的可用资料量,使临床治疗能更客观的挑选药物,保障临床用药的效果,及保护好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使患者的语言、认知等功能不再受限,延长患者健康生活的时间,降低颅内小血管再次堵塞或狭窄的概率,提高临床治疗预后[10]。

综上所述,使用丁苯酞软胶囊不仅能改善患者脑部血液流量及微循环情况,还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脑电波恢复,使治疗效果更明显,而且丁苯酞软胶囊对患者体内血管的刺激较小,能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受性,可减少便秘、腹胀等不良反应,使治疗更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霞,孙洪英,雍雯,王楠,刘美玉,吴丽娥.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与血清VEGF及PEDF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11):1360-1365.

[2]刘维,王鑫,刘虹,薛莉,刘塞兵,梁军丽.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Hcy、CRP、凝血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 海南医学,2021,32(21):2740-2743.

[3]刘平国,战涛,赵中.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Klotho, FGF23表达水平变化与疾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21,28(5):539-542+555.

[4]杜艳华,黄小群,郭娟,张锋,廖小平. 脑小血管病不同分型伴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对比及尼莫地平干预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S1):68-70.

[5]杨茜茹,张卉,穆颖. 应用艾地苯醌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可行性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1):103-104+107.

[6]宋春各,刘强,李卓,宋迎春. 远隔缺血后处理治疗脑小血管病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20,27(6):772-777.

[7]黄正义,赵增霞,叶佳媚. 总MRI脑小血管病评分预测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价值[J]. 重庆医学,2020,49(23):3979-3984.

[8]谭琳,刘平,谭惠,李思扬,赵维纳.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5):116-119.

[9]赵建华,彭雪,孟利芳,刘昊,王瑾,李少敏,刘俊丽,贾祥磊,赵盼盼,王凡,王超伟,张黎军,李青,任静,吉四辈,袁彬.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9):808-812.

[10]万婷玉,王丹,任庆华,王艳竹,任志军,李孟修. 丁苯酞软胶囊在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J]. 黑龙江医药,2020,33(4):742-744.

猜你喜欢

丁苯酞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