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古诗词一起了解河南文化(三)

2021-01-10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1年12期

西门杏庵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有的版本,此二句为“多病所须唯药物”“但有故人供禄米”)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杜甫眼中的江村,如世外桃源,格外幽静,很想在这里看花,听雨,吹风。这让我想起清代画家谢彬的一幅《渔家图》,图中那浩渺的江水、突兀的山崖、芦苇旁的渔舟、舟上的渔人、船头的鱼鹰……一幅江村的渔家生活画面尽收眼底。画家画完后兴致不减,在画的左上角空白处自题一诗:“芦中人也莫耽饥,逐日江头理钓丝。”诗句对画上的场景进行了描述:芦苇丛半掩的渔舟上,渔人不会耽误生计,每天在船头整理钓鱼的渔具。已做好晚餐的渔妇开始为婴儿喂奶,而完成了一天劳作的渔夫们则在船头惬意地饮酒。诗用写实的词句,与画上景致一一对应,勾勒出江村恬静安然的生活原态。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自然想起杜甫笔下的《江村》,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顿觉凉意袭人。掬一捧泉水,慷慨饮下,甘甜之味漫过肚腹,回味无穷。走在路上,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五条人”的歌。据说五条人是今夏最火的乐队。他们自嘲为农村拓哉、郭富县城,又自我认证为知识分子。他们唱小镇青年,也唱地方名人,唱街边的发廊,也唱心中的乌托邦。农村已经科学地长出了城市,城市又艺术地长出了五条人。也许,在充斥着伪金属的中国乐队中,一支真塑料乐队足以鹤立鸡群。

落霞与白鹭齐飞,碧水共长天一色。河里群鱼嬉戏、老龟清闲。

我徜徉在村口的河边。时光经年,物是人非,但大地依然是原来的模样,始终有种子在旺盛生长。

记忆中,村口的河边生长着一丛丛芦苇和蒲草,每到春季,蒲草就从水下黑黑的泥中钻出来,鱼儿在草间嬉戏。河中的鱼有许多种,最有特色的是鲫鱼。想起童年时代——那时候粮食欠缺,红薯帮乡亲们渡过了难关。村民编成口诀经常念叨“红薯干,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一年红薯半年粮”。村民发明了很多吃法,红薯淀粉、粉条、薯片、凉粉等花样百出。

把红薯当主食的村民,遇到开心事,就将河边的蒲草拔下来,将蒲茎剥去外皮,只留下或鹅黄或白嫩的内芯,犹如玉笋一般,再将从深水中捕来的鲫鱼收拾干净,和新鲜的“蒲笋”放在一起,加入作料、文火烹制,最后淋上小磨芝麻香油,一道被人津津乐道的鲫鱼蒲菜就制成了,感觉比猪肉粉条炖白菜好吃多了。如果再配上一盘烧鸡,一壶老酒,那就幸福无边了。我童年生活的小村,虽然不在江边,但在河边。那条河,滋润了我的整个童年。

咱们继续说杜甫的诗。在《江村》中,杜甫称自己的老婆为“老妻”。“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么和谐的家庭生活!真羡慕杜甫和他老婆的夫妻关系。说起夫妻关系,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一句话,引用如下:“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200次想离婚的念头,以及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真的是这样吗?未必吧。至少在杜甫那里没有。我怎么就突然想到医学上的奥赛罗综合症呢。奥赛罗综合症,又称为“病理性嫉妒综合症”,它是以怀疑配偶对自己不忠的、一种以妒忌妄想为中心症状的精神疾病。患这种疾病的人经常会感到不安全,喜欢怀疑自己的配偶,总怀疑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并强迫式地搜寻各种所谓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怀疑,甚至会采取盘问、跟踪、侦察、拷打等手段(这些是其主要表现出的症状)来证明自己的怀疑。典型的病例见于病态人格者,个性固执多疑,家族中可能有类似而病情较轻的病人。这种病的好发年龄为30至40岁,患者以许多似是而非的证据试图证明其配偶另有新欢,但往往说不出具体的对象。症状可持续数年,可能发生攻击行为。

人吧,忙久了,就会郁闷,烦恼,莫名其妙地躁。尤其在办公室,你片刻不能安静。有人感慨:让人头皮发麻的东西,除了蟑螂就是电话。以前,桌子上四部电话,上级的,通用的;直接对接领导的,内部的;身后,同事桌上两部维权的,整个被电话环绕吞没,非常忙碌的记忆。现在,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可总有人把手机设置成电话的铃声,咱能不能淘汰这些一响铃就吓死人的老古董?那嚇死人的手机响铃,像立秋之后的蝉鸣声,透着焦灼的情绪,有一种怕来不及、赶不上的感觉,感觉“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有时候甚至会生出“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蝉是季节的引领者,蝉的生命只有一个夏天,秋天都来了,蝉们能不着急吗?而越是这样的时候,蝉鸣声比盛夏时更加有力量和气势。正如宋代杨万里在《初秋行圃》中所写的那样:“落日无情最有情,催遍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无声。”此时的蝉鸣,虽然没有哀怨之调,可人们很容易能从最强音中听出末路之感。风越来越凉,蝉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焦虑久了,就担心健康问题。一体检,疑似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她又烦恼起来:“是乳腺增生,还是卵巢囊肿?成年人不做选择题,全都不要!爱谁谁去。”你以为你不想要,它就不来了吗?这位女士曾经是我的同事,她有一次在路上问我:卵巢囊肿是怎么回事?我告诉她:卵巢囊肿的发生多因正气虚弱,加之情志所伤,或外感风邪乘虚内侵,产生气滞血瘀。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使气血运行不畅,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则血瘀,气血瘀阻运行不畅,瘀结成块,滞于少腹,积而成症。治宜化瘀消肿、清热燥湿。我曾经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信息,说有的医生就运用三味中药治疗,疗效颇佳。这三味药是:辣蓼20克,山栀子1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气短乏力加黄芪30克;盆腔炎加苡仁、败酱草各30克;腹痛加香附、川楝子各15克。上药水煎,取药液500毫升,分4次慢慢饮服,每日1剂,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本文所载方剂仅供参考,使用时需经医生指导。)方中辣蓼味苦、辛,性微寒,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山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肺、肝、胆经,能清热利湿除烦、凉血祛瘀、消肿止血;甘草清热,调和诸药。三味合用,可化瘀消肿、清热燥湿,故能使气滞消而瘀血散,进而囊肿消。

还有人,发朋友圈说,“我昨晚吃错东西上吐下泻,拉了6次水样,吐了3次,现在半血复活去考试。”

咳!谁的人生,不是一半前行,一半失去,也一半在拥有。郑板桥《题兰诗》云:“长在山头怕太高,移来山下又尘嚣。不夷不惠居身好,只在峰峦半截腰。”清代诗人李密庵有一首诗,名叫《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無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半半歌》仅二百余言,却用了四十个“半”字。“半”字,耐人寻味,白居易形容美女,说她“犹抱琵琶半遮面”。

曾经,我羡慕那些特别有名的作家、学者,现在,年过半百,近乎六旬,半路出家,成为执业医师,才明白,花在半开时的状态最美,酒要微醉才好。人呢,在半有名半无名的时候,其实非常符合“中庸”之道,那是人生的最佳状态。哲学家尼采说:“别在平路上停留,也别爬得太高,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看人生,透彻了未必好,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就挺好;过日子,一半欢乐一半悲,就挺棒。《红楼梦》为什么美?因为没有写完呀,曹雪芹一生只写了半部《红楼梦》。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什么成为神一般的存在?神就神在“夜半钟声到客船”。一个“夜半”的审美意境,不知能让人产生多少遐想。宋朝宰相赵普为什么出名?他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风霜雨雪,事有成败得失,这些都是常态。所谓成熟:就是一边受伤,一边自愈;一边流泪,一边去厨房给自己下碗面,还不忘加个荷包蛋;能感知悲伤却不止于悲伤……然后,自言自语:我太难了!其中最难的一句心里话,表达出来是这样的:天空的泪,一如冰凌结晶了。

渐渐地,你开始懂得分辨是非,并且对每个人作出评断。理性的你运用了这份力量非常久,也开始积极地追逐于其中的真理,但是渐渐地,你淡忘了你曾经是个天使的过去,忘记了关于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目的。

人,过了五十岁,才可能慢慢领悟:饮食等因素跟生命的长度无关,却与生命的质量息息相关。比如说饮酒,有的人酒瘾大到嗜酒如命、无酒不欢,有的人神经系统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最近就目睹了两例:一位不喝酒时不说话,一喝话不停,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另一位每天都抱着至少一瓶“三椰春酒”在小区后门豪饮,然后大喊大叫,有时还半裸躺在人行道,有一次还是穿着内衣侧卧……这些人哪,怎么都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呢。行立坐卧是每个人日常的4件事,若能“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如《周易》云:“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则可防病健身。

行走时上身要挺直,避免驼背;双膝要伸直,避免碎步;双脚要走直,避免八字步;双手要摆直,避免插口袋;重心要转移,先脚跟后脚尖,用力在脚尖。概括起来就是“四直一转移”。若行走姿势不正确,腹肌、胸肌、背肌及臀肌用力不得当,容易出现腰痛、腿痛、肩痛等症状。行走6000步(约3000—4000米)相当于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较好刺激心肺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现代人经常伏案工作,长期使用电脑,缺乏有效运动而出现腰酸背痛、肩周酸痛等症状。靠墙而立可以训练身体控制能力,达到升腾阳气、疏通经络之功效。采取“五点靠墙法”即脚后跟、小腿肚、臀部、肩胛骨、后脑勺五点靠墙而立,双手下垂,双眼微闭,关注呼吸,不能讲话,意念脚心,如明朝袁了凡《静坐要诀》中“立则如斋,手足端严,切勿摇动”。靠墙而立时间,宜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静心而坐,凝聚全身之重心在丹田,重心安定,形神相合,兼得身之健康和心之平和。静坐时间宜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黄帝内经》强调睡眠时间随四季而变,如“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总之,应该早睡早起,正午小憩,晚上10点之前入睡,保证8小时睡眠。

最近,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在某节目上表示,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中间醒1个小时。睡两个小时被闹钟叫醒后,他会榨蔬菜汁喝,或者干别的事,这一个小时内“一定要让自己彻底地苏醒”,之后再接着睡2个小时。

张朝阳称自己这种睡眠模式已经坚持两年,“效果特别好,又睡得少又睡得好,这样有很多时间做很多事。”

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跟众所周知的“每天睡7至8个小时”的健康常识相差甚远,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质疑。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像张朝阳这种睡眠方式,不适合绝大多数人,也不应提倡。成年人仍然需要每天6至8个小时的睡眠,睡眠期间的觉醒超过两次,或一次觉醒超过半小时,都是睡眠不连贯的表现。最好的睡眠是一觉到醒,不宜人为中断睡眠。

当然,有少数人是短睡眠者,睡的时间短,但睡眠质量高,每天晚上睡五六个小时或者四五个小时就足够,不影响白天的工作生活。宋崇升表示,这样的人也在遵循着自己固有的睡眠规律,睡眠时间一直较其他人短。

张朝阳曾经遭遇过抑郁症的困扰,有网友猜测这或许跟他的睡眠模式有关系。对此,宋崇升表示,有时候失眠是抑郁的症状之一,治疗抑郁是第一位的,抑郁症好了之后,睡眠有可能会随之好转。

还是接着说杜甫的《江村》吧。诗的首联“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意思是说,清澈的江水绕村而流,在“长夏”时节,有如世外桃源的江村,发生的每件事都显得格外幽静、隐秘。

“长夏”一词,常见于古代医书及诗词作品中,比如陆游的诗:“剑南无剧暑,长夏更宜人”;司马光的诗:“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张耒的诗:“长夏百草秀,道旁多野花”;苏轼的诗:“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等,均出现“长夏”一词。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小暑一到,便进入暑湿交加的“长夏”了。“长夏”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漫长的夏日”;二是指农历六月,也就是夏三月中的季夏。指漫长夏日时,“长”声调为阳平;指季夏时,“长”读为上声。

“长夏”是中医术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古代亦称季夏,即夏季最后一个月。但中医的长夏,并不是月份的概念,而是一个季节。中医不是将一年分为四季,而是根据“五行”原理来划分季节,将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也就是说,中医对季节的划分,不是四季,而是五季,除春、夏、秋、冬外,还有长夏。这五季按时间顺序排列,就是春、夏、长夏、秋、冬。“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

中医书中的“长夏”,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特指某個时间段,后成为中医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又说:“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所谓“胜”,是指五行的互相制克。春属木,长夏属土,木克土,故“春胜长夏”;冬属水,土克水,故“长夏胜冬”;夏属火,水克火,故“冬胜夏”;秋属金,火克金,故“夏胜秋”;金克木,故“秋胜春”。但《金匮真言篇》是讲“四时之胜”,《六节藏象论篇》是讲“五行之胜”,前后文义似乎有矛盾,实则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解释。一年之中,只有春、夏、秋、冬“四时”(四季),如论“相克”,则变成五行的相克。按“四时”论,只有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缺了五行中的“土”,故《黄帝内经》又引入“长夏”的概念,以“长夏”象征五行中的“土”。如此一来,四季在中医学中便变成五季,除了春、夏、秋、冬四季,还有长夏一季。按顺序,长夏为第三季。

“长夏” 是在夏秋之间,具体是哪个时间段?对此,《黄帝内经》没有作出解释。唐代医家说:“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时之胜也。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王,故云长夏也。”王冰认为,所谓长夏,是指农历六月。六月属“土”,生长于夏季的“火”中,进而成为“土”最旺的季节,故名“长夏”。可见“长夏”的“长”字,是“生长”的意思,故读为上声。

中医所说的“长夏”,始于盛夏而止于秋凉,占一年间的中央时段。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高、湿度大、闷热难耐。按照农作物在一年中“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生长规律,长夏时节,大多数农作物正处于转化和成熟、孕育籽实的阶段,故长夏的生化作用为“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以长夏之化为中心。四时若无长夏为之化,则草木虽繁茂而果实不成,秋既无收,冬亦无藏。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医认为,当令之脏,其气最旺,但也最容易受伤。

中医学早就有“脾旺长夏”的理论。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王宇解释,脾胃位于身体的中央,脾胃和三焦构成人体上输下传的太极枢纽,起着升清降浊作用。按《黄帝内经》中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土与脾相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湿伤肉。”这段话,不仅说明了土与脾的对应关系,还陈述了湿气、思绪等对脾的影响。

既然“脾旺长夏”,此时的重点养护对象便是脾,此外还有胃。中医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长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时期,这个季节积极医治脾胃病或其他原有痼疾,往往会收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一些脾胃功能较差或湿邪困脾而患脾胃病的朋友,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长夏”的气候特点为多湿(兼热)。高温条件下,汗出水分蒸发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形式。空气中湿度大,使机体难以通过汗出蒸发水分而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常常表现为脘腹胀满、四肢无力、胸闷气短、精神萎靡、身困体沉等一系列症状。由于长夏天气炎热,腠理大开,人体阳气外泄过多,极易中寒,以致脾胃虚弱,最易发生脾胃疾病,包括流行性消化系统传染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脾本身是运化水湿的,如果脾的运化受阻,体内的多余水分就不能全部运出去,这时就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胸闷欲吐、大便稀溏等症状。

《黄帝内经》所强调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的正气,就是指脾胃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心肺,进而化生气血,布散于周身的功能和功效。气血充沛,正气充足,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得到充分的营养,才能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来源于脾胃之气,称为正气、中气。现代医学也认为,脾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与人体健康长寿密切相关。

长夏应如何养护脾胃?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是月(季夏之月),发生重浊,主养四时,万物生荣,增咸减甘。是月肾脏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脾属土,肾属水,因土克水,六月土旺,易伤肾气,故要少吃肥腻之物。长夏也不建议大量吃冷饮,因其易伤人体阳气。早在唐代,医家孙思邈就警告过人们在长夏不可“任性食冷”,孙思邈说:“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是月肝气微弱,脾旺,宜节约饮食……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阴气内伏,暑毒外蒸”,是说人体外热内寒,在外的皮肤热,在内的脾胃寒,就像井水一样,天气很热的时候,井水反而冰凉,反之,天气越冷,井水越暖。很多人不明此理,酷热时,便忍不住“任性食冷”。早在周代,古人就把冬天的冰块藏在“冰库”里,可贮藏几个月。隋唐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深井贮冰法。至明清时期,各种“冰库”的规模更大。据《本草纲目》记载,宋徽宗赵佶夏日最喜吃冰。某年盛夏因食冰过量,导致脾胃受损。后有一医生进献“大理中丸”,并以冰煎药,徽宗服食若干剂后才见效。

长夏是瓜果成熟的季节。西瓜、冬瓜、丝瓜、苦瓜各种各样,应有尽有。民间谚语说:“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素有“小白虎汤”之称。西瓜不但瓜肉好吃,西瓜皮(西瓜翠衣)更是不可多得的中药,具有清暑解热、利尿的作用。人们平时吃瓜,可将瓜皮留下来洗净,凉拌或者清炒都是不错的选择。要注意的是,西瓜寒凉,吃多了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胀、腹泻及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者、感冒初期、口腔溃疡、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淡,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痰镇咳、清胃降火的作用。此外,冬瓜皮也是一味能利尿消肿的中药。冬瓜肉含丙醇二酸,有减肥降脂的功效。同时,因为冬瓜含钠低、含糖少、含脂肪低而含钾量较高,最适合水肿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食用,且有辅助治疗作用。

丝瓜味甘,性凉,无毒,有清热利肠、凉血解毒、活络通经、解暑热、消烦渴、祛风化痰、行血脉、下乳汁、杀虫等功效,是夏日保健佳品。丝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瓜氨酸以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更厉害的是,丝瓜汁有“美人水”之称,经常食用能清洁皮肤,去除皮肤油脂,补水保湿,细嫩肌肤,去除皮肤细小皱纹,改善肌肤粗糙、干皱的状况。

苦瓜虽然苦味重,但是苦味成分可以降血糖、降血脂。中医认为,苦瓜有生津止渴、清心明目、消暑解热等功效。苦瓜含有多种维生素、果胶、氨基酸、苦瓜甙、丰乳糖醛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凉拌苦瓜、苦瓜拌芹菜、苦瓜鸡蛋饼、苦瓜炒肉片、苦瓜汤……只要不怕苦,总有一款菜肴适合你。因苦瓜是常见瓜果中最寒凉的,所以孕妇和脾胃虚寒者应少吃,禁生食。普通人吃苦瓜也要适量,以免寒凉伤及脾胃。

中医认为,脾喜燥不喜湿。长夏多雨,气候潮湿,而湿气直通脾,脾被湿气所困,便无法“运化”,必然也影响了胃的“受纳”功能。中医又认为,胃喜温不喜凉。冷饮冷食的温度一般比胃内温度低一二十摄氏度,长期摄入,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导致保护胃的“天然屏障”——胃黏膜层变薄或受损。

以上算是对“长夏”一词的解读。

咱们接着说杜甫的《江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梁上的燕子,就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相互亲近。南朝诗人何逊曾有“可怜双自鸥,朝夕水上游”的句子,杜甫化用何逊的诗,当他看到这种场景,想必会心有所会、悠然忘机。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老伴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做个鱼钩儿。有家人相伴,生活如此迷人。在战乱的阴影中,心境如此“动荡”又如此宁静。这是杜甫笔下的人间烟火气,虽琐碎平凡,但却日复一日地美好,足以安抚大地上那些卑微的生灵、历经挫折伤痛的灵魂。作家迟子建曾经这样说:“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东西未必一定写到我小说当中,但是我不经意这样走过的时候,感染了这种人间烟火气。”

就连贵为大唐皇帝的李世民,也迷恋这种人间烟火气,比如他在《守岁》一诗中这样写道:“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是诗词中的年味。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童趣除外。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每到大年三十,虽然没有经历过“盘花卷烛红”,但吃到包硬币的饺子,足以开心一个除夕夜。因为老人说:吃到包硬币的饺子,便是有福之人,将来一定有出息。在饺子里包硬幣的习俗,在我们家乡挺流行,就是人们包饺子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饺子里面,谁吃到硬币就预示着他能在新的一年中财源广进。实际上,这也是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童年记忆中的春节,非常快乐,就像宋代词人杨无咎在《双雁儿·除夕》中所写的那样——“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春节,与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四大传统节日皆源自农耕文明,而且大都和“祭祀”有关。比如,春节源自传统中国社会的腊祭;端午源自龙图腾崇拜;清明源自祖先信仰(祭祖)和春祭;中秋源自秋夕祭月。

四大传统节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端午节,《后汉书》云:“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即桃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防止邪、毒侵害是传统社会端午节各类习俗行为的基本特质。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菖蒲,祈求多福安康,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有悬艾草的习俗。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到端午节之际,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辟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人们还用艾草制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馍、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全草可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孟子》)的说法。菖蒲耐苦寒,安淡泊,自古文人对它情有独钟。菖蒲是文人草,被称为“花草四雅”之一,深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大文豪苏轼即是“蒲痴”。

四大传统节日,都带着浓浓的“烟火气”,它们既藏在浩瀚长河里,也藏在繁华烟火中。

似乎扯远了,咱们说回杜甫的《江村》。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他说,有老朋友供一些米,太好了。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除了粮食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杜甫的志向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然而,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如今,人到晚年,他的要求,仅只是一蔬一饭而已。现实毕竟是残酷的。这和“乌台诗案”之后苏东坡的想法有相似性。因“乌台诗案”被诬“谤讪朝廷”罪名贬谪到黄州之后,苏东坡从三州太守变为戴罪之身,写下这样的诗句以宣泄情感郁闷:“人皆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艰苦的物质生活,内心的苦闷孤独,“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让苏东坡真切地感受了一回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鸟儿因卖弄歌喉被关进笼子”,何必呢?但旷达又天真的苏东坡患难中仍不失其赤子本色,即使到了“空苞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境地,自嘲时还不忘挖苦一下那些官场得意的小人:只有愚蠢加鲁莽,才能像他们一样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乱离之世,命如蝼蚁。杜甫幽居江村,暂得安宁,家人相聚。殊不知,快乐与闲适只是表面,他仍然担心:年老多病之躯,所需的药物怎么办呢。如果能满足这微薄的希望,微贱之躯夫复何求?

想到过去的颠沛流离的岁月,如今,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与其说是庆幸,不如说是一种无奈,一种辛酸。大半辈子的流离转徙,晚年竟落得生活无着,渺无归属。一旦失去了“故人供禄米”的条件,生活又将陷入困顿流离之中。因此,即使在眼前家人团聚的情境下,他仍有浓重的如梦似幻感。

对比过去的颠沛流离的岁月,对今日的安然,自然格外珍惜。

读到这里,你是否和我一样,格外珍惜当下的“岁月静好”?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是另一种“岁月静好”。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很单纯,很快乐。比如,那时候,在豫东和鲁西南的部分地区,收完小麦后有“喝伏羊”的习惯,也就是三伏天喝羊汤,这是一年中人们尤为期待的一个隆重节日。

喝伏羊,其实与鲁西南的农事和气候息息相关。

作为著名的小麦产区,鲁西南入伏之时,正是新麦上市之时。以前收麦时节,农民非常辛苦,麦收后到秋收时节,正好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也是农民难得的“假期”。农村好吃的东西不多,新麦馍馍算一个,而想解馋,便“狠心”宰一只羊,犒劳忙碌时的辛劳。宰了羊,还要把出嫁的闺女接回来,全家一起就着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三伏天“喝伏羊”的习惯。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也是中医所讲的治病和滋补佳期,此时喝羊肉汤时掺入辣椒油、醋,必然全身冒汗,正好带走五脏六腑的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性温味甘,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身。故传统中医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之论。

“喝伏羊”之后,要喝点茶,去油腻,让肠道更舒服。客来敬茶,这是咱们的一个文化传统。这个传统是怎么演变的呢?

古人饮茶,相传从神农氏开始。《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茶。

先秦时期的人,把茶叶直接放进嘴里嚼,虽然入口苦,却能生津,足以消去劳累、解除疲乏。春秋时期,人们开始采摘茶树的枝条和芽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取茶汤而饮。西汉时期,改良伊始,人们将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和茶叶一起熬煮,去除苦涩,别具清香。

到了晋代,饮茶之风盛行,以茶会友,在烟火尘世里享一段惬意的时光。茶进入唐代后,花样开始翻新,并出现了工艺复杂、非一般老百姓能喝的“贡茶”。茶圣陆羽也写出了《茶经》,记载了煮茶器具、煎茶之法、盛茶器皿等等。

时至今日,人们饮茶的方式,从熬煮茶汤变为“吃瓜群众”将沸水冲入干制的茶叶泡出茶汤。在待客之外,喝茶与品茶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喝,是为了身体的需要;品,留一丝沁脾的清香,可以说是一种消遣和情趣,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喝还是品,大抵是因人而异的。

苏东坡《汲江煎茶》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蘇东坡的这种煎茶法,用咱河南话来讲,“中”!“中”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反复出现。这个字的中部是一个城垣,中间一个旗杆,旗帜上下飘荡,表示人口聚集在标志性的中心地带;“中”,还引申有“天下之中”之义。

常有人说“人无癖不可交”。苏东坡果然可交,既会吃又会喝(茶)。没有令自己痴迷的事物,生活将是寡淡无趣的。人间三千滋味,其实大都敌不过一碟小菜、一壶清茶。吃是一种态度,一种情调,一种记忆,一种与草木自然亲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