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韶文化闪耀华夏之光

2021-01-10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1年12期

陈清华

欣逢盛世,文以纪志。

彩陶,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制作的一种红色的上面再画上彩色花纹的特殊陶器。奇妙深邃的彩陶文化,传递出中国远古的信息,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源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仰韶彩陶。

仰韶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红陶彩绘图案,作为当时生活用具的仰韶陶器,浓缩了仰韶先民的智慧和情感。因此,早年的一些研究者也直接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彩陶文化,成为仰韶文化的独特标志,更是华夏文明的灿烂瑰宝。

经过7000年历史长河的淘洗,仰韶文化不仅得到流传,还在不断发扬光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仰韶彩陶上的黑色纹饰,几近成为中华人文的基因密码。

2021年10月17日的《河南日报》刊登《文明之光 生生不息——写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开幕之际》一文:

“如果不是一百年前的那次‘动土’,抬眼就能看到附近因韶山而得名的仰韶村,不过是黄河边上众多普通乡村中的一个。

“但它注定不寻常。从那时起,仰韶村,走进教科书、走向世界,一举开启中国现代考古学之门。

“以仰韶村遗址发掘为原点,百年来,殷墟、二里头、良渚、石峁、三星堆,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借助于考古学为世人所知,从地层中一页页掀开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实物图卷。

“今天,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这个小村落——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召开。仰韶,又一次敞开胸怀迎接世界各地的考古学者,共同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发展积蓄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

“1921年,经过批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学者,就是用一把手铲在仰韶村的黄土地里挖掘出了华夏农耕文明的根。

“从那一刻起,仰韶村的名字就和仰韶文化、中国现代考古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仰韶文化是什么?

“它是远古先民创造的生活方式:是用磨制的石器种植、收割田野生长的谷物,是用手捏、慢轮精心制作的彩陶器,是用家养或渔猎而来的动物大快朵颐。

“它是遥远漫长的岁月:跨度2000多年,距今约7000年至4700年。如果说中国文化史有一万年,仰韶文化就占了五分之一,恰是青葱少年时。

“它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区域文化空间:以豫晋陕交界的黄金三角为中心,沿黄河南下北上、东突西进,开拓出‘彩陶的世界’。

“它还是一次艺术浪潮: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大河村的彩陶双连壶,马家窑的蛙纹彩陶壶,庙底沟的花瓣纹彩陶盆等,同样多彩的纹饰,却各有独特气韵。新落成的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列展览,将这种现象称为‘花开中国’。

“‘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根脉和早期最重要代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说,它长期积淀形成的世俗淳朴、务实重农、王权至上、重视族群、崇敬祖先、兼收包容等诸多古代中原文明的基本品质,确立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格调。

“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扎得越深,收获越多。随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成长,仰韶村遗址的每一次发掘都在充实着仰韶文化的内涵、明晰着遗址的性质。

“从1921年安特生第一次发掘仰韶村遗址确立第一个中国史前文化开始,1951年,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带队第二次发掘,基本明确了仰韶文化的性质和面貌;从1980年到1981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进行的第三次发掘,证实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存在着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2020年以来的第四次发掘,实现了数字信息化、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对仰韶村遗址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丰富,仰韶文化当之无愧为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

“仰韶村遗址四次考古发掘的时间节点与中国历史发展重大阶段时间节点同步,既是巧合,也是必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以仰韶文化命名为起点,中国古代文明探索与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完整建立起系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一代代考古学家‘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殷墟、石峁、二里头、良渚、周口店、三星堆等无数遗址重见天日,一次次补齐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缺環,有力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因此逐渐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风餐露宿、青灯黄卷。中国考古人肩负起思考、探索、践行中国考古学理论方法的责任与使命。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中国考古人为复原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发展过程,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考古资料。

“从仰韶出发,回望百年历程,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始终是考古人奋斗的田野热土、敬仰的考古圣地、坚守的精神家园。……”[1]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树因根而茂盛,人有根而生存,一个国家与民族因根而焕发蓬勃的生命力。这个根,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这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所在。

中华民族的少年时代原来如此出彩,这大概是地球村上绝无仅有的,怎能不为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而骄傲和自豪呢!

——题记

南方的冬天很宜人。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能自在呼吸。你还年轻,我还未老。去见你想见的人吧。

可是,你也许会发现,找一个“你想见的人”,并不那么容易。

既然暂时找不到,那就宅家读书吧。

日前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家看闲书、发呆。莫名想起《红楼梦》里面麝月抽到的花签:开到荼靡花事了。

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我们这代人,到底还是老了,“爱到荼靡”了。“你还年轻,我还未老”,这样浪漫的话说不出口了,也没必要说了。一叶孤帆,该考虑归航了。毕竟,岁月不饶人。

幸运的是,还可以发呆。如此甚好。手边是一本《全唐诗》,随手翻开,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念天地,怆然涕下。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这无限空间的永恒寂寞,使我恐惧。这句话和陈子昂的咏叹有异曲同工之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时间维度;“念天地之悠悠”是空间维度。这是命运之神在暗示什么?

终于要去思考一下人生和命运,思考一下过去和未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立高处,自己仿佛被放在火上烤:往前看,没有古贤人能给予指点,而且根本没有人懂他,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在后代,都无与他相知的人;往后看,纵有天地之阔,依然没有能与他相知之人,没有后辈能够伸手帮一把。整个家庭,都指望不上,只靠他一个人在拼搏、在担当、在运筹,实在太孤独、太凄凉。每件事情,都靠自己来走好脚下的每步路,没有谁能真正地帮助他,即使是他的家人和最好的朋友。真的,没有人能保护他,一切都得靠他自己。

陈子昂感叹着苍凉与孤独,潸然泪下。这是一种绝对的孤独,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一个孤独的点:这个点以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的浑然交融为背景,无限辽阔且苍凉。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宇宙茫茫,天地幽幽,个人在天地之间多么渺小,一棵弱小的芦苇罢了。有思想的芦苇终究还是芦苇,即使他被夸能干、有才有本事,又如何呢?当他远离喧嚣的人群,登高望远,会不会生出身世漂泊无依的悲凉之感?会不会想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呢?是不是想到老杜《登高》里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

一个“念”字,表现了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也许会按下暂停键,思考一下人生价值。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流下热泪。人啊人,只有在很特别的时候,只有在高高的地方,才开始思考人生和命运。那一刻,风吹得很好听。

也许,人的尊严,就是孤独地展现自我。

正陶醉在“念天地之悠悠”的孤独境界中,忽然手机响了,是我在医院工作的同事、也是我尊敬的中医界的老前辈上官海水老师打来的。

您好,陈医生,在忙什么呢?

我说,在发呆,思考一个词:陶醉。您说,陶醉为什么叫陶醉?陶然而醉。既然叫陶醉,那就和陶器有关,准确地说,和盛着酒的陶器有关。我特意查了《辞海》。《辞海》对该词的解释则为“酣畅地醉饮”。我脑海中的画面是:我们的先民,用陶土做器,以粮造酒,以酒畅饮,于是,很美好地醉了,天地万物任我行,歌之舞之蹈之,由陶而酒,由酒而醉,由醉而美。

如是,方有了“陶醉”一词。

我由此想到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典型特征,便是红陶彩绘图案,故亦名“彩陶文化”。

原来,你又“陶醉”在仰韶文化中了呵,上官海水老師说。

知我者,上官老师也。

我们俩默契地笑了。我把话题引到仰韶文化,想听听这个智慧老人的看法,哪知他谦虚地说,这个我不懂,然后他问我对中医的“气”有何新见解。我说,按照胡希恕老人的看法,古人把凡是无形体的东西都叫气。气就是津液。咱们说,天气热,这也是气。说一个人有勇气。勇气的气是什么?电气的气是什么?哪里来的气呀?就是无形体的东西。

正聊到尽兴,电话断了。再打过去,上官老师说,断就断了呗,咱们上班的时候再面聊。

我还在继续思考“陶醉”的问题,手机又响了,是一位研究哲学的学者朋友欧阳教授打来的,说他在《人民日报》上读了《充分认识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文,很受鼓舞,想约我喝茶,一起聊聊。我说,巧了,我正为“彩陶文化”陶醉呢。好啊。

欧阳教授来到我的书房,拿出2020年7月25日的《人民日报》,给我看《充分认识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文:“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首次证实中国存在发达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的命名,揭开了科学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序幕。经过近百年的科学探索,原本单一命名的仰韶文化,已经成为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仰韶文化群,在我国史前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仰韶文化的重要价值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它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学文化,年代约距今7000年至4700年,长达2000多年,代表史前重要的发展阶段——仰韶时代。西安半坡、陕县庙底沟、郑州大河村、濮阳西水坡、秦安大地湾等都是著名的遗址。仰韶文化大体可分为初、早、中、晚四期,其中仰韶中期的庙底沟期是其鼎盛时期,文化面貌空前一致。而在大约5000年后,大致都演变成了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是我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遗址数量众多,仅河南就多达3000余处。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其富有特色、线条柔美流畅、色泽艳丽的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仰韶文化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见证,考古学理论的发展、方法的进步大都与其发掘研究相关。仰韶村遗址首次发掘是我国考古学的发端,众多考古学者都曾参与其研究。1951年,该遗址的第二次发掘成为新中国率先开展的考古工作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渑池班村遗址的发掘开创了田野考古中多单位联合、多学科参与的新模式,是考古学科从文化史研究向复原古代社会和重建历史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核心文化也是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考古研究成果极为丰富的史前文化。20世纪80年代前,它曾长期成为整个新石器时代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课题,往往启示或推动其他新石器文化的研究。同时,它长久以来都是科技考古一显身手的主舞台,成果丰富。

“可以说,仰韶文化影响深远,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显而易见。

……

“仰韶文化分布在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但它充分吸收了黄河上下游及南北邻近地区的文化因素。

“在湖北枣阳雕龙碑、河南邓州八里岗、淅川龙山岗、南阳黄山遗址都发现有仰韶中晚期带先进木质推拉门的套间房址。

“陕西高陵杨官寨仰韶中晚期聚落面积80余万平方米,大型环壕、大片墓地、制陶作坊区规划显著,中部发现大型池苑遗迹,可带给附近的排水设施1000立方米的储水量。

“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中心聚落有一座特大型复合体宏伟建筑,具有“前堂后室、东西厢房”的独特结构,占地290多平方米,主室地面抗压强度相当于100号水泥强度,出土重要公共用器,显系殿堂。

“凡此表明,各地、各时期的仰韶文化,或正壮大,或已形成文化体系,共同构成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

“仰韶文化复杂化是在仰韶中晚期出现的,是在仰韶初、早期农业稳步发展基础上先量变后质变的结果,它是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下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在长期积淀下形成了世俗淳朴、务实重农、重族群集体、兼收包容等诸多中原文化的基本品质。

“仰韶文化社会复杂化的特点、发展模式,符合中原地区的生存条件、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其分布区域正是中原龙山文化和夏商周三代的地域舞台。因此,仰韶文化开启了中国早期文明化进程,其文化特质被继承和发展。

“中国史前文化有多个文化圈,而仰韶文化圈与其他文化圈的互动从未停止,中华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逐渐出现的。”[2]

所谓仰韶文化,是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的聚落遗址,是距今5000年至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的文化。

仰韶文化遗址分布的规模广大,内涵丰富,历时长久。目前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多处,分布区域东起河南东部、西至青海、北到内蒙古、南达湖北江汉平原。因此,仰韶文化当是中国乃至世界远古时代面积最大、时间最长、内涵最丰富的地域文化。

仰韶文化,7000年时光悠长,令人感动。瑞典《北欧时报》、《汉语世界》等海内外报刊,用双语解读仰韶文化文明密码,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中国夏商周断代首席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等专家学者,先后来到仰韶文化博物馆指导工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央视纪录片《中国百家姓》、辽宁电视台等相继聚焦关注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辐射世界,也照亮渑池人民的幸福生活。

欣逢盛世,文以纪志。仰韶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红陶彩绘图案,作为当时生活用具的仰韶陶器,浓缩了仰韶先民的智慧和情感。因此,早年的一些研究者也直接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彩陶文化,成为仰韶文化的独特标志,更是华夏文明的灿烂瑰宝。

我也拿出2021年10月17日的《河南日报》,给他看《文明之光 生生不息——写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开幕之际》一文的部分内容:“9月22日,中秋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重磅揭晓,引来全国‘艳羡’:能评出百大考古项目的,只有河南!

“大屏幕上,百大考古项目名单依次呈现,渑池仰韶村遗址与灵井许昌人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安阳曹操高陵等声名显赫的遗址一起入列,囊括了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夏商文明发展和变迁等重大学术研究课题方面的诸多成就。

“‘入围名单130项,去掉哪个都心疼’,评审专家欣喜之余表达遗珠之憾。

“沿着百年轴线,我们穿梭时空——

“一片甲骨驚天下。1928年开启的安阳殷墟考古发掘,让埋藏地下3000多年的商王朝惊艳出世,‘盘庚迁殷’的历史得以证实。

“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夏’究竟在哪里?1959年,著名史学家徐旭生率队寻找‘夏墟’,踏查河南登封、禹州、巩义、偃师等地,最终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在这里,‘满天星斗’般璀璨的邦国时代落下帷幕,揭开‘华夏第一王朝’序幕。

“挑战现代人‘非洲起源说’。2007年,10万年前的‘许昌人’在许昌灵井出土,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的重要空白,为探索东亚人类进化史带来了新曙光。

“‘说曹操,曹操到’。2009年,安阳曹操高陵的发现,破解了‘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千古谜案,引起巨大轰动,成为中外关注的文化现象。

“三重环壕,牙雕蚕。2019年,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双槐树遗址,考古人员打开了走向5300多年前的通道,找到了‘中华早期文明的胚胎’,撩起‘河洛古国’神秘面纱。”[3]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树因根而茂盛,人有根而生存,一个国家与民族因根而焕发蓬勃的生命力。这个根,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这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所在。

中华民族的少年时代原来如此出彩,这大概是地球村上绝无仅有的,怎能不为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而骄傲和自豪呢!

一杯淡茶喜相逢。我们就这样闲聊起来。下面是我们的对话内容。

既然是两个人聊传统文化,话题围绕仰韶文化展开,又在安静的书房,事后整理记录,有时会将两个人的话混淆。为叙述方便,我在结构上采取A、B二人的对话形式。读者朋友既可以把A、B两个人的谈话,看成两种观点,也可以把A、B两个人的谈话,看成一个“道”—— 仰韶文化之道。

A :“仰韶文化”这4个字,对于念过中学的人来说,不会感到陌生。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一种文化,是史前艺术的重要部分。因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miǎn chí)县仰韶村而得名。

有人说,仰韶村村名的来历,与村子旁边的韶山有关。仰韶,即仰望韶山之意。这个“韶”字非常美,《说文解字》里面说,“韶,虞舜乐也”,舜帝做的音乐叫韶乐。《尚书·虞书·益稷》里面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荀子·乐论》里面说,“舞(韶)欣(武),使人之心庄……。”韶乐太有魅力了,只在重大场合上表演,孔子说,他听了韶乐之后,“3个月不知肉味”,脑海里全部都是韶乐的味道。要知道,孔子他老人家,毕其一生也只听过一次。

“韶”这个字,太有文化啦。你把这个“韶”字拆解,左“音”右“召”,就是用音乐召唤大家在一起。舜帝做的音乐叫韶乐,它是有歌词的,韶乐、箫韶、大韶、九招、九辩,到了屈原那里,就成了九歌。

从文化层面讲,能称得起“厚重”二字的省份,唯有河南”;“从文化的深度、高度、广度讲,能称得起‘品位’二字的,唯有仰韶”。彩陶,便是承载各种文化信息的最早、最重要的器物之一。彩陶,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制作的一种红色的上面再画上彩色花纹的特殊陶器。奇妙深邃的彩陶文化,传递出中国远古的信息,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源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仰韶彩陶。经过7000年历史长河的淘洗,仰韶文化不仅得到流传,还在不断发扬光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仰韶彩陶上的黑色纹饰,几近成为中华人文的基因密码。所有的陶,皆为仰韶彩陶的传袭和裂变。

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因而我们称这种文化为“彩陶文化”;又因为这种文化,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也叫“仰韶文化”。

在神秘的仰韶彩陶、彩陶纹饰之中,华夏文明的许多领域都可觅得源踪——文字、数学、天文学、植物学动物学、酒文化的起源……

刚刚我们俩交换看了《人民日报》和《河南日报》上的两篇文章之后,你知道我当下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吗?就是想尽快赶到仰韶村,去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去膜拜仰韶文明。太向往了。记得在《洛阳晚报》看过一段关于仰韶村的描写:“如果不从考古的角度考虑,仰韶村绝对是一个风光甚佳的游览地。路边断崖处裸露出红土和黄土,那是很自然的景色,但是,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不把这些土看成土,而是看成历史。地质学家会告诉你:这种土,是第三纪红土;那种土,是第四纪黄土,距离现在已经多少万年了……”[4]

太想去仰韶村了,可惜没有时间。再说,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太灵便了。年轻时背起行囊走四方的豪情洒脱现在没了,更愿意和家人朝朝暮暮相守相伴,更喜欢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平凡,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冬藏之气吧,我那颗曾经年轻而充满张力的心,如今收敛了许多。人到老年,云淡风轻,云水禅心。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现在回忆起来恍若昨日,触手可及,但静心思量已是吉光片羽,已是“当时只道是寻常”中的“寻常”了。

B:你可以学习宋代大画家宗炳,“卧游”仰韶村,“卧以游之”。虽足不出户,但山水秀色,尽得饱览,大自然的千万种旨趣融合,陶冶精神。

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这样记叙了他自己的“卧游”过程:“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试想,手持一卷山水画册,展卷阅读,体悟山水,激发想象,画面上所描绘的幽远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没有尘埃的寂静的山林之中。

所谓“卧游”,顾名思义,即高卧席上,凭借各种可供审美的文化载体进行精神上的游历。卧游,最初的意思是: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所以,元代倪瓒诗曰:“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卧游之美,在于动静结合,“卧”是静,“游”是动。养身,亦能养心。独自一个人,来一次“卧游” 仰韶村之旅,摒除一切杂念,悠游其间,神闲气定,坐在那儿仔细观察四方的山水。这也是养生呀。《黄帝内经》里用16個字高度概括了卧游之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人安静下来,形神合一,真气便从之而生,旺盛运行;内守己身,神不外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没有病患的忧虑。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就是通过“卧游”疗愈了身体。“卧游”成为后世文人一种特别的消闲方式。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秦观因为精神苦闷,周身不舒,患了肠癖之病,乃至卧床不起。友人高符仲携带王维的画作《辋川图》,供他欣赏,告之“阅此可以疗疾”。秦观得画后心中颇喜,让儿子将画展开,他卧于床上细细观赏,如同身临其境。秦观陶醉于画景之中,精神不觉为之振作,脏腑随之调和,“数日疾良愈”。山林之乐,乐是幽居,此中有饱满的生命体验。

“卧游”之法,是传统文化中“万物皆备于我”思想的体现,是向心灵时间内化,也是中国艺术推崇的至高境界,是中国人最自由自足的生命存在方式。

心灵丰富,斗室也能放眼天下;心灵贫乏,走遍天下也枉费。

A:啥“卧游”?被你说得那么高深?不就是省钱吗?什么向心灵时间内化?不就是自我“内卷”吗?如果人人都去“卧游”,咱们的旅游景点怎么会有收入?当然,你也可以解释成:古代,交通不便,行路难,面对青山秀水,徒生“望洋兴叹”之情。文人呀,说到底,还是太在乎面子。要我说,“卧游”第一是为了省钱,第二还是为了省钱。你还郑重其事地考证,说“卧游”一词,最早出自宋代宗炳的“卧以游之”四个字。

事实上,《宋书·宗炳传》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宗炳)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个中有无奈的因素。观山水画,虚灵氤氲,卧而游之,千里江山,揽入怀中,一会儿“披图幽对”,一会儿“坐究四荒”,一会儿“神飞扬”而“思浩荡”,徜徉其间,这不就是“意淫”吗?如果看画就是“卧游”,那么,阅游记文章,看山水纪录片,甚至于博览群书,都可以被称为“卧游”。

一个人去现场,旅游,观光,至少可以在景区留下些许“雪泥鸿爪”,你自个儿待在书房,“卧游”,能留下什么呢?想当初,如果苏轼、苏辙兄弟都在“卧游”,那么,“雪泥鸿爪”这个成语就不会产生了。说到这里,我觉得,得聊聊苏轼、苏辙兄弟和渑池的缘分了。

B:苏轼、苏辙兄弟感情深厚,这在诗词上经常可以看到。最有名的就是《水调歌头》里,开宗明义就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兄弟俩性格不同,文采不同,然而感情却是浓得可以。

1061年,苏东坡25岁,去陕西凤翔出任判官。苏子由送哥哥到东京城外的郑原。人生第一次分别后,感慨万千。想起几年前兄弟在渑池题诗的情景,子由写下此诗:

渑池怀旧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骑驴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辙在注中说:以前和哥哥参加科举考试,过渑池时,曾在佛寺中住宿,在寺壁上题过诗。苏辙的原基调是怀旧,因为他19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考中进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苏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他在上述的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分,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

苏东坡到凤翔后,收到弟弟的诗,就和了一首——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事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从渑池古寺上的题诗湮没、僧人去世,想到人生无常,踪迹飘零,坎坷崎岖,路长人困,却还得漫漫求索。心境由离别而生悲凉。

苏轼写下这首答和诗,回忆当时过渑池的情景和对人生的感叹。

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大意是说,人生所遭遇过的人和经历过的事,像是什么?像飞翔的鸿雁,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爪印。可是鸿雁没时间停留,还得继续飞。飞向何方?不知道,只是飞,从这里到那里,飞东飞西,不管方向,也不问南北东西。

“雪泥鸿爪”这个成语(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就是从这四句诗中来的。

苏轼想起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曾经和他聊天的那个老和尚(即指奉闲)已经死了,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曾经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元年,即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僧舍并题诗僧壁),再也见不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许多年过去,一切物是人非:奉闲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抚今追昔,早已沧海桑田。仿佛在雪泥上留下的鸿爪,早已雪化了,爪印看不见了。天空没有翅膀,而鸟已经飞过。曾记否?当时我骑着腿脚不灵便的小毛驴,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

最后两句,作者加了一个注脚:“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就是说,当年赴考时,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累死了。无奈,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可见,当时渑池的路很不好走。

你去过渑池吗?是否了解渑池的历史和地貌?

A:我没有去过渑池。对渑池的了解来自于书籍、报刊。我手头留着一份资料,是《洛阳晚报》关于渑池的介绍:“渑池古称黾池,因城西有池,池中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它地处崤函古道,自古为两京之间的战略要地。北宋时,宋祁就在《渑池道中》一诗中说:‘此去崤函天设险,古来京洛地多尘。’

“渑池西接陕州,东连新安,曾为洛都边邑,也是谷水的发源地。

“谷水源自马头山,流经渑池城中的秦赵会盟台,再过新安至洛阳,东流注入洛河,成为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这一路风光秀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在《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一诗中说:‘已烦谷水远相送,更得嵩峰遥见迎。水碧峰青看未足,却愁前到洛阳城。’

“其实,渑池地处黄河南岸,沿着黄河东行,同样能经新安到洛阳,只是盘山路多,适合慢慢行,欣赏风景。

“南村位于渑池最北端,与山西的垣曲隔黄河相望。这里有山西通往洛阳的阳壶古道,也有4500万年前的渑池上河曙猿遗址。

“据《水经注》等记载,谷水出渑池,其源头在马头山的谷阳谷(谷阳山)。

“作为一条河,今天的谷水很少被人们提起,或者说,人们习惯于将它与涧水混为一谈。

“然而,历史上的谷水与洛阳城关系密切。如东周时‘谷、洛斗’,几乎冲毁王宫;汉魏洛阳城引谷水为阳渠;隋炀帝修大运河,从西苑引‘谷、洛水’为源头……

“馬头山在渑池西南与陕县交界处,我们从渑池县城出发,一路走一路问,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谷水源头。

“源头水流很小,就是山上汇聚而成的涓涓细流,毫不起眼。不过,当它流经英豪镇的谷水村时,已形成数米宽的河道,有了小桥流水的诗意。

“这是个因谷水而得名的村庄,村民多为大唐贤相姚崇的后人。

“姚崇曾居洛阳慈惠坊。他一生三次为相,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公元721年,71岁的姚崇因病去世,其墓园就在万安山南麓。

“与仰韶村相距不远,仰韶镇的礼庄寨村旁有一处残城址,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冯异城。

冯异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将领。建武三年(公元27年),他曾在这里大败赤眉军,被刘秀赞为‘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

“当时,东汉王朝建立不久,刘秀定都洛阳,视关中的赤眉军为心腹大患。

“赤眉军起于山东,当时在关中拥立刘盆子为帝,称建世皇帝。不过,因关中无粮,难以立足,大队人马只得东返。

“就在赤眉军行至渑池崤底时,冯异率部伏击,赤眉军死伤惨重,余部退至宜阳,又被刘秀包围,无奈投降。随后,刘秀将赤眉军首领杀死,解除了赤眉军对东汉王朝的威胁。

“当初,冯异欲筑城对战赤眉军,不料时间仓促,城墙还没筑好,战斗已经结束。如今,冯异城只有南、北、西三面土城墙,向人们讲述那段血雨腥风的往事。

“谷水从西南向东北流过渑池川,也流经了城中的秦赵会盟处。战国时期,赵国大夫蔺相如不畏强权,在这里与秦王针锋相对,上演了他人生中辉煌的一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这个故事。

“秦昭襄王时,秦国曾三次发兵攻赵,赵国虽然失利,却不甘屈服。为征服赵国,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诉赵惠文王,双方可在渑池举行盟会。结果,双方宴饮时,秦王逼赵王鼓瑟助兴,并令秦国史官记入史册,以羞辱赵王。蔺相如见状挺身而出,强请秦王击缶,也命赵国史官记入史册。

“秦国见占不到便宜,又让赵国割让15座城池给秦王祝寿。蔺相如毫不退缩,讓秦国割让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无奈,秦王只得与赵王修好,双方会盟高台。因秦赵会盟对双方都有好处,此处又称俱利城。

“历史上,古秦赵会盟台经过多次毁、建,盟台夕照为渑池八景之首。明代赵贞吉有诗称‘完璧城边走赵人,击缶台畔闻秦声’。

……

“在渑池采访时,我们见到了54岁的《渑池县志》主编杜建成。他说,在与渑池有关的历史名人中,留下‘雪泥鸿爪’典故的苏氏兄弟最引人瞩目。

……

“杜建成认为,苏氏兄弟夜宿的地方应为韶山云门寺,他们的诗为渑池山水增了色。

“阳壶古道从渑池通往新安,途经东关村时,我们遇到了一位放牛的老人。

“老人叫杨小耀,今年75岁了。他说,阳壶古道经过东关村,过去这里非常热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村子里保留着不少老物件,其中有两盘巨大的石碾,他还能推得动。他边推石碾边说:‘这得用多少粮食呀!’

“是啊,当年旅店多客人多,得用这样的大碾盘磨粮食才供得上客人吃饭。如今山村寂静,古道清幽,只有一树树的桃花、梨花在空谷中开得热烈,偶有蜂蝶飞舞,时而伴着鸟鸣。

“我们沿着阳壶古道走了一段,天有些热,路似乎没有尽头。这应该是一条时光通道吧,通往历史深处。

“杨拴朝是渑池人,是上河曙猿化石的‘再发现者’。正是因为他的有心,才揭露了一段关于上河曙猿化石的‘秘密’。

“杨拴朝说,前几年,他曾负责为渑池县编乡镇志。当时,他看到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的经过,不由得感叹:‘要是安特生也来我的家乡南村考察过,那该多好啊!’

“本来想想就算了,结果有一天,他在查找资料时竟然看到了一个‘任村猴’的词条,注明‘此动物产于渑池南村乡任村南2公里上河中始新世晚(沙拉木仑期)河堤组任村段上化石层’。

“为解开‘任村猴’的谜团,2016年12月,杨拴朝专程到北京拜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并发现早在1916年,安特生就在垣曲—渑池盆地发现了距今5780万年至3660万年的中国第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此后,多位中外科学家都曾到这里考察,‘任村猴’就是他们的考察成果之一。”[5]

B :生活在渑池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纵情山水,品味天地。黄河丹峡,仰韶大峡谷,山水自成胜景。

河南文化太深厚了,既是仰韶文化的发现地,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更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和中国考古学的黄金地带。

仰韶文化成为影响人类的伟大智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半坡人面鱼纹陶盆、庙底沟网格纹彩陶钵,都是代表器物。读懂了这些彩陶,也就读懂了先民。当时的人们,还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的袅袅炊烟里。

“彩陶是仰韶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大约距今7000年之后的两千年中,在陶器上彩绘的艺术形式作为中原地区文化的精神载体,逐渐被海岱、江淮、甘青等地区所接受。仰韶文化中期的‘花瓣纹’在各地区的普及,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兴盛与认同的象征,庙底沟文化阶段形成了最初的早期中国文化圈。彩陶艺术承载着仰韶人对族属、信仰、自然、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认知观念,纹饰主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迈入文明的门槛。

“彩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很早,在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长江流域的皂市下层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跨湖桥文化和南部沿海地区的高庙文化等都出现了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彩陶,而黄河流域彩陶的数量最多、纹样最丰富、影响力最大。彩陶是用矿物质呈色剂与一定比例的水和黏土进行混合,用笔在已成型陶坯的光滑表面上进行绘制,入窑烧制后在器表呈现出红、白、黑、褐等颜色的图案,且不易脱落。中原地区彩陶技术的起源可追溯至裴李岗文化时期,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利用紫红色粉砂岩或赤铁矿作为陶器表面红色陶衣的呈色剂,使烧制出的陶器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仰韶时代早期的半坡文化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要搭配形式,几何形纹饰以直线及其排列组成的团块结构数量最多;而像生性花纹如鱼纹、人面纹和少量的鸟纹、蛙纹、鹿纹等,描绘生动简练,对称均衡。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中所发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纹饰为一圆形人面做闭目沉思状,两侧耳部或嘴边多有两条小鱼相连,头部有装饰,似为一种古代仪式,整体呈现出神秘感。”[6]

B:当世界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时,我们的祖先就已在这片广阔肥沃的黄河两岸刀耕火种、劳作生息、捕鱼捉虾、狩猎采果、休养生息,在劳作中创造着最初的文明。

泥水和土地,实在滋养人。河洛地区因河流冲积形成的疏松的土壤,有利于人们用拙钝的石制、木制农具耕作,这或许是中华文明首先在黄土区域兴盛的原因吧。

灿烂的仰韶文化中,传世千年的彩陶无疑是最亮丽的一抹色彩。

陶醉,陶醉。陶器里的酒才能让人“陶然而醉”。这是饮酒的一种境界,不达则怅然若失,过之则酩酊而失态。唯有陶醉,才能让酒发挥最好的作用,才能达到“刚刚好”的至美境界。

A: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这是艾青的诗。

“以太阳、月亮和星辰为主体的天文图案是大河村类型彩陶图案的代表。有学者对绘有太阳纹的陶片进行复原,整件陶钵的腹部应画有一周十二个太阳,而这一现象出现在两件不同的器物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形成了历法观念,十二个太阳是一年有十二个月份的体现。太阳成为彩陶花纹描绘的对象,也说明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阶段,人们对日照的作用有了重要认识。大河村遗址二期出土两件绘有完整月亮纹的陶钵,两个月牙相对,中间有一圆点纹,这一纹饰组合在钵的肩部和上腹部,一周绘有三组,这可能是新月和残月的写照。此外还出土一件绘有星座的陶片,可以看出,在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天体的运动进行观测。星座图及星象观念在荥阳青台遗址得到了验证。”[7]

B:我在《河南日报》上看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的一个讲座,非常有意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庄子《逍遥游》中呈现出的“鱼化为鸟”的伟大想象令后人惊叹不已。

“2021年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在‘仰韶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中将这种“鱼化生为鸟”现象归结为史前某种信仰的遗留,这种信仰在仰韶文化庙底沟彩陶中就有体现。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以其绚丽的彩陶而闻名。有学者认为这是一次史前的艺术浪潮。对于庙底沟彩陶图案的内涵解读有多种多样的认识,很多专家称之为‘花瓣纹’,这种广泛流行的‘花瓣’可能与后来的华夏之‘华’有某种渊源。也有专家认为是勾连纹、旋目纹等。

“李新伟在讲座中认为,庙底沟彩陶中典型的花卉纹、花瓣纹图案应该是复杂的、简化的或图案化的鱼鸟组合图像,这一传统源于仰韶文化半坡彩陶的鱼鸟组合。庙底沟彩陶图像主题是鱼和鸟的转化,这样的主题源于半坡,在庙底沟时期被以更抽象、也更绚丽的形式表现出来。鱼头或鱼身中包含抽象鸟纹的组合图案,也许表达了鸟从鱼体中诞生的意向,具有浓厚的史前宗教含义。庙底沟彩陶除了鱼鸟化生之外,还有对鸟、群鸟齐飞的重要主题。在图像分析和追源溯流之外,李新伟还用《庄子》中‘鲲化为鹏’的记载、在玛雅文化科潘遗址发现的雕塑以及其他彩陶文化的类似图案等考古现象来佐证他的解读。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李新伟说他的这种解读方式受到了玛雅文化研究的影响。”[8]

A:河南了不起,“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河南入选14项夺冠!不负文物大省!

据《大河报》报道,“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陕西秦始皇陵、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9]

仰韶之光,辉耀华夏。那些浩繁文献中的碎片,是通过历史学家的手连缀起来的。历史是隔断不了的,考古其实就是实证的工作。有史为证,有物为证。“考古”一词在中国始见于北宋吕大临的著作《考古图》,但是当时所谓的考古只是对一些传世青铜器和石刻的搜集和整理,中国古代的考古被称为“金石學”,与现代考古有很大区别。

B:是啊,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使中国历史再向前推1000年,这1000年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仰韶文化时期。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最早起源地就在黄河流域,研究仰韶文化对于研究中华民族起源或者说研究中华民族少年时代概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考古界早期重要代表人物李济,在其一生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安阳》一书中称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为‘一划时代的科学成果,标志着田野考古在欧亚大陆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的开始’。由此,中国考古学界主流意见认为,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田野考古学、史前考古学、科学考古学、现代考古学或者径直称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10]

仰韶之光,之所以能透过时间的裂隙照进当下,离不开一代代考古学人的栉风沐雨。记得有个考古学家这样说,“史前时代并不是天下一统的,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没有文字发明,最直接的方式,大家都不用文字,但是都有图,通过读图进行交流。”

A:《庄子·秋水》有言:“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研究再细小的问题,也需要宏大的视野。我欣赏的学者的样子,应该是视野开阔、朴实随和,有谦谦君子风范。和这样的人交流很畅快。我特别佩服考古界的学者,比如李济先生。相比之下,部分书法界、绘画界、作家界、娱乐界就显得有些浮躁了。杜牧诗云:“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你看周围曾经的朋友,突然成了“著名”书法家、书画家、诗人,拿起他的书、他的文、他的诗、他的书画一看,根本搔不到痒处。就好像拂过发髻的风,轻漫而自由,让人捉摸不定。佩服他的勇气,他就是敢写、敢画,真敢,就那样的“艺术”,他也好意思拿出来。你只能佩服。有个专门写“鸡汤”的诗人,自称当代刘禹锡。唐代诗人刘禹锡是什么人啊?很多人熟悉刘禹锡,是因为初中课文《陋室铭》,于是,被刘禹锡光风霁月般的心怀所打动。如今,再次重温刘禹锡的诗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多么乐观、豁达,果然是诗豪。

刘禹锡,生于嘉兴,后来先后在长安、扬州、朗州、和州、洛阳等地生活和工作,最后归于荥阳。长安是他成名的地方,也是他伤心的地方。因为革新失败,他和八司马一起,被逐出长安,贬官天涯。这一贬,就是十年。十年后,朝廷把刘禹锡从流放地朗州召回长安,他当天很得意地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都是刘郎去后栽。”什么意思?骂谁趋炎附势?你这不是指桑骂槐吗?《玄都观桃花》惹出大祸,再次被贬出长安。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写于什么时候?写于第二次被贬官的和州。

又过了十三年,刘禹锡又一次被召回到长安,他又写下《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经历二十三年贬官生涯,刘禹锡依然故我,豪气冲天。

B:这个,有同感。有个词,叫“坛”,文坛、诗坛、书坛、印坛等等,弄得像祭坛一样,恨不得把活人给供起来(只要对自己有用)。你说,一个大活人,给你弄到某某“坛”上,怎么着也别扭,是吧。我曾经看过一个作家的档案,“某年开笔写作,某年某月出版第一部思想札记,至今已出版哲学、史学、文学著作多少部,海内外版本多少种”。什么叫“开笔写作”?写作有不“开笔”的吗?感觉像某地产项目开始“动工”了。曹雪芹说过什么时候“开笔写作”吗?说过自己“至今已出版哲学、史学、文学著作多少部,海内外版本多少种”吗?

有个朋友转给我《文学自由谈》上的一篇文章,标题叫:文坛不是“江湖”。大意是批评文化圈的“江湖气”,不应该有什么“江湖码头”。“文坛中有江湖,但文坛不是江湖”。“江湖”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庄子的《逍遥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说,两只鱼在陆地上,只能相互吐气来救护对方,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海湖泊里各自遨游。这里的“江湖”就是原初的“江河湖海”之意。后来,范蠡帮助勾践打败吴国,带着美女西施走了,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江湖”又成了广阔的民间社会。到汉朝的曹操,他这样感慨:“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意思是自己一开始志向并不大,只是机缘巧合成了丞相,自己功业虽大,并无代汉自立之心。他之所以不肯释兵权,完全是为了自卫。在这里,“江湖”代表着朝堂。或许,江湖从来就没有变过,或许只是我们变了……

既然是文坛,似乎大家心目中有个“坛主”。入了此“坛圈”,就免不了写“哥俩好”之类的所谓评论。今天你拍拍我,明天我吹吹你;今天你邀请我做嘉宾主讲,明天我再邀请你吃饭;今天你给我捧捧场,明天我给你写写文章;今天你给我开研讨会,明天我给你“回请”一个;今天你给我“开心”主持,明天我给你“开心”推荐。整天忙着客串各种场面,哪有时间静心思考和创作?这些,皆非常道。非常道不足道。你看庄子,他的写作风格狂傲,一半避人、一半避世。他认为身在战国这样的乱世,著书黄叶村而传薪火,比拔剑狂走有意思。他的狂傲有其文化上的厚度,他的思想证明人的“方寸之奥”不可劫夺。很难想象,庄子这样的人如果在今天,入了文坛,他能不能混得下去,这是个问题。

你看时下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上,有关“特邀”书画家、诗人或“特聘”书画家、诗人之类字眼,可谓铺天盖地。“特”,是什么意思?特别,与众不同;特殊,非同一般。过去针对一技之长者会“破格”,是一种“特”。总之,“不一般”,能让人“刮目相看”。于是,“书以人贵”“画以人贵”“诗以人贵”,这种现象,大家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书坛、印坛奉行一幅字或一方印主张,一些特邀作者,常常多次展览展出固定的一方印或一幅字,以不变应万变,长期享受着特别待遇。总之,这无非是将艺术家级别化。“书以人贵”,既是目前现状,亦是历史现象。古代那些名垂于世的大家有经典之作,有名有实,是书人皆贵。一些无名氏的作品,有实无名,像《张猛龙碑》《爨宝子碑》等也是经典,属于书贵而人不贵。二者结合便能够完整地看到当时的社会历史形态。书法、绘画、诗,这些艺术的特殊性在于,作品與人能够分离。哪怕作者再寂寂无名,也不影响作品的“名垂青史”。而当下的“书以人贵”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书法艺术创新,有的人作品一塌糊涂,却靠自己的位置和头衔来抬高身价。

我从“作家界”“教师界”“学者界”“文艺界”“新闻界”“评论员界”进入“中医界”之后,有个朋友曾经发朋友圈说,“他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师,特别感性,爱好广泛,阅历丰富,视野开阔。”

这话我也不知道是褒还是贬。高抬也好,客套也好,误解也好,这些事也只能任由后人评说。我个人觉得,人不能总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一定要有“归零心态”。之前其实有一些自我规避的东西,现在都得认真面对与审视,扎扎实实补上课,积淀到一定厚度才考虑写成文字。我特别欣赏电影《一代宗师》里的一句话:习武之人,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在见识过天地之大、人生百态之后,需要观照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然后返璞归真。

因为做医生的缘故,我这个性格较为内向的人有时也“被迫”变得健谈,脑海中仿佛看见一位书法家在宣纸铺就的阵地上,排兵布阵……

李商隐《韩碑》诗云:“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是至理名言。书法,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作支撑,很容易滑入野狐禅。正如唐代张怀瓘《文字论》中所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他认为书法是所有艺术中最简洁的,甚至一画之内已“囊括万物”,“一字已见其心”。

曾经看过一个人的书法,取法丰富而高古,以汉魏为基,以唐宋为法,他把唐楷的法度谨严与宋代行草的空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颇有唐风宋韵。既有鲁公风骨,亦有襄阳之癫、板桥之奇,可谓恰到好处。

李可染有个座右铭: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书为心画”是汉字理论和书法理论的重要命题。“书”之内涵,最早在西汉扬雄《法言·问神》中涉及,其中“书为心画”的“书”指代“文章辞赋”。而到了宋代,苏轼将“心画”说更引申为书写者的人格精神。

我上中学时,市面上虽然也有颜体、柳体的碑帖,但并不流行,当时最流行的,就是庞中华的钢笔字帖了。至少在当时,感觉庞中华的名气比颜柳欧赵大多了。

A :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所追求的是“道”。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闻道”。《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闻道”所传授的是对道的体认和追求,而非谋生的手段和技艺。网络上流行一个搞笑的说法:人一旦具备了东方智慧就很容易有个习惯,就是不管去哪一家餐厅、商店、演唱会,或者听钢琴老师上节课,习惯性地去算人家一年能挣多少钱。刚看完一出话剧,散场出来,旁边的白人小姐姐还在感动得流泪,人潮中忽然传来一阵响亮的普通话:“我们就算它一个城市巡演30天,每个剧场每晚坐1200人,一张门票平均90美元,我数了一下大概有20几个演员。你说主演一年能挣XXX万美元吗?”有些人聊天,开口就是一句: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他们给你开多少工资?就是说,她特别喜欢给自己出数学题。刚做完美甲,就在估摸着美甲师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到饭店吃饭,点了一只烧鸡,吃着吃着,就和同事开始算他们的店面利润。最后,还要换算成——这个利润能在北京买几个卫生间。在家门口吃个烤面筋,就开始计算这家烤面筋店的老板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这个“给自己出数学题”的习惯在书画界也很流行。现在不少“书法家”最喜欢说自己的字能卖多少钱。一说起某某的画好,开口就说,他的画值多少钱。一说起某某的书法好,张口就说,他的书法一个字值多少钱。书法是LV包包吗?是宝马车吗?书法有“独门绝技”吗?有“不传之秘”吗?没有。它也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在文人那里,书法是和诗文学术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只是文人的余事。故传统的文人往往不愿以“书法家”自居。

你说,这么个计算习惯,怎么理解儒家的“弘道”思想?

B:在孔子看来,士君子以弘道为己任,不应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的得失,要甘于安贫乐贱。故其传承授受者,与谋生的手段技艺无关。士君子的使命就是“弘道”,对于个人享乐的追求,不在士君子的考虑之内。求道就是求道,谋生就是谋生,这两者是分开的。关于求道和谋生的关系,《论语》里有明确的论述。《里仁第四》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卫灵公第十五》云:“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如果你时时习惯于“计算”,那就应该从“技”(也就是谋生立世的手段)的层面上看问题。当然,“技”也可以进乎“道”,如“庖丁解牛”中所阐发的道理。武术中更有“剑道”“拳道”“武林道”等诸多名堂。但这里所谓的“道”,是“技”升华之后所体现的哲理意涵,和“士志于道”中的“道”并非一个概念。而且这种“道”也不是手艺人自觉的追求,说到底它还是文人解读出来的。

过去我们讲,夫妻要“从一而终”,但师徒关系不一定“从一而终”。要不怎么说“圣人无常师”呢。《论语·述而第七》中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王羲之的书法从哪里学的?从卫夫人那里。但等到王羲之眼界开阔以后,认为学卫夫人“徒費年月”,于是“遂改本师”。

拜师的目的是求道,而不是求“技”。《论语·子张第十九》:“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韩愈在《师说》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西方也有类似的谚语,如“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A:日前和南无拳的第30代传人刘成庄先生聊天,近距离了解了“拳拳生风”的魅力。家境贫苦,年幼的刘成庄被家人送到洛阳上清宫,跟着师惟新道长种地、放牛。从1962年起,刘成庄花了14年时间跟师学习,成了南无拳传人。

1976年,刘成庄应征入伍,到海南服役。后来,他进入海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担任教官。1992年,刘成庄获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65公斤级冠军。2008年,他在全国第二届传统武术拳种大赛上获特等奖。2008年10月央视《讲述》栏目推出了刘成庄和南无拳的专题。

武术在中华大地上传承数千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林林总总的武术门派中,别具特色的南无拳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无拳于2010年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2月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晋级武术比赛中的单列项目。

提起道家拳术南无拳,您会联想到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仙风道骨、刚柔并济……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都忘不了“全真七子”。南无拳就是“全真七子”之一、全真道南无派掌门道长、洛阳人谭长真(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原名玉,字伯玉,生于公元1123年)自创的,一招一式颇具章法。谭长真很传奇,有特异功能,幼时,曾不慎落入井中,坐在水面上,不惊不哭,遇到火也不害怕。后谭长真拜王重阳为师,弃家入道。王重阳为其起法名处端,号长真子。于是,谭长真守侍师父左右,潜心研学道法丹诀,功法大成。王重阳仙逝后,谭长真与师兄弟一起为师父守墓三年,尔后行走天下传道。

谭长真对“河图洛书”颇有心得,深谙阴阳相配之道,加之得师父王重阳真传,受前人朗然子启迪,琢磨出一套独特的修炼方式,形成自己的道派——南无派。

“南无(nāmó)”二字,原为佛教用语,意思是“致敬”“归命”。“归命”一词,正是老子《道德经》“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缩写。谭长真的南无拳分刚、柔两部分。刚的拳法,练成之后是铁臂、铁手、铁脚、铁裆,手劈断砖,拳砸透墙,强汉踢裆,纹丝不动;而柔的拳法练成后,整个身体像春风摆柳,气贯筋骨,化雨润心,血脉畅通,疾去痛消,步履轻盈。数年后,谭长真自以为修炼圆满,功法大成,写《西江月》一首以示纪念:“学道休于外觅,灵苗出自心田。铁牛耕透见根元,全在殷勤锻炼。认证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六钧弓硬拽来圆,箭箭红心有验。”

南无拳的武学理念来源于老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道教内功(气功)、外功(武术)的精华。南无拳由掌法、步法、腿法、技法等内容组成,共有21式套路。目前普及的18式套路,是一套简便的养生健身术。南无拳完整保留了创立时的拳法形式,体现了道家的处世理念,对研究道教文化传承脉络和道家武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南无拳第30代传人刘成庄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神,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享受练习南无拳的快乐,可谓呕心沥血。退休后,他经常利用闲余时间,义务教拳,让南无拳走进社区、学校、机关……给更多人带去健康和快乐,使南无拳变成一项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体育项目。洛阳市群艺馆副馆长赵博说,在一次媒体对刘成庄的集中采访中,为展示南无拳的抗击打能力,他曾被“委派”去对准刘成庄的要害部位连踢数下,当时他自己都有点心惊胆战,但刘成庄脸上不但毫无痛苦之色,还一直挂着笑容。

血为清,气为重。南无拳的这套功法主要是调整五脏六腑的气血,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使身体自然养成抗击打的特点,“其法则就是顺其自然、清心寡欲、德养结合、养练合一”。不少学员反映,通过参加这样的“非遗课堂”活动,坚持练18式南无拳一段时间后,感觉体质提高了不少,吃得好,睡得香。

B :听你这么说,感觉刘成庄是个“扫地僧”般的“师傅”。在武术界,是称“师傅”还是“师父”?咱们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向来注重名分,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讲究尊师重道,因此,“师傅”与“师父”这两个称呼所指的内涵和历史演变,有必要梳理一下,以便明明白白地称呼自己的老师。

A :其实,“师父”的基本含义与“师傅”基本相同,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是徒弟对传授技艺老师的尊称。二者之间区分时可认为“师傅”与“徒弟”、“师父”与“弟子”而使用,后者含有“父”与“子”的感情色彩。

《新华字典》解释“师傅”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传授技艺的老师,另一种是对有实践经验的工人的尊称。“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榖梁传》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年已8岁的儿童,如果不进学从师,那是父亲的罪过。《三字经》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秦汉以后,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史记》中9处11次出现的“师傅”,都是这个意思。

“师傅”作为尊称,当然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内,而“师父”将“师”作“父”一般地敬重,感情显然更加深挚。《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师”的称谓最早是指宫廷的瞽(gǔ)目乐师。《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这里的“师”,即是指瞽目乐师。孔门弟子三千,当中有七十二贤人,又以十大弟子最有名。孔子的学生称孔子多用“夫子”或“子”。“夫子”在古代原本是对男子的尊称,后来就用其尊称教师。《论语·子张》云:“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古时对文人有三种称谓,君子、夫子、才子,意思分别是:有德之士、饱学之士、多才多艺之士。因孔子年长、学问好被人尊称为孔夫子。夫子就是先生,一直到民国时期,学人书面称呼其师仍多用“夫子”“先生”。

“师傅”可随处使用,没有特定的泛指对象,而“师父”的用途相对窄一些,特定指代某些人。“师父”之称,是在唐代出现的。姚思廉的《梁书》中,说高祖德皇后郗徽的祖父郗绍,曾任“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父”。唐代以后,“师父”开始用来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由于古代为师者一般为男性,故将“师”比作“父”,但久而久之“师父”已成固定用词,实际用法并不限于男性。

我们现在口中叫的“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荀卿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宋以后才把教授学生者称为老师。从前,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尊称为“山长”。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制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被废止。

另外,西宾,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老师的尊称。科举时代,举子、生员对主试的座主、考官,也称为“老师”。明代王世贞《觚不觚录》:“京师称谓极尊者曰老先生,自内阁以至大小九卿皆如之。门生称座主,亦不过曰老先生而已。至分宜(严嵩)当国,而谀者称老(师),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皆曰老师。”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像弟子的父亲一样,弟子拜入门下师父便视弟子为亲人,教授弟子自身所學,将自己继承的手艺继续口耳相传地传承下去,经久不衰。

从南宋开始,“师傅”的所指逐渐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师也可以蒙受此称。如朱熹既用师傅来称呼帝王之师,也用师傅来称呼一般的授业者。至于用师傅来称呼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则是清代中后期的事情。

在古代,许多手艺都是秘密,各家各派都会遵循“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的师训。正因为这样不成文的“规定”,导致了一些手艺失传,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在武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都是师徒口耳相传的,虽说有理论可行,但是多数时间还是由师傅(父)直接教授的。所以,武术师傅(父),更应该以“师父”相称,如父母一般,教会自己一门“吃饭”和“行走江湖”的技能,也算是有亲情般的关系存在了。

B:学生该怎么称呼直接教过自己的老师呢?

A:传统称呼应该叫“业师”。《说文》训“业”:“大版也。”《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请出一位先生来,是华士今年请的业师。”《红楼梦》第七回:“家父之意,亦欲暂送我去温习旧书,待明年业师上来,再各自在家里读。”“业师”,就是老师把传授的内容写在一块板上,相当于现在的黑板。所以说,“业师”就是给你写过板书的老师。至于“师爷”“师叔”“师伯”等,则是江湖上的称谓。老师的老师,可称“太老师”。

至于同学之间的称呼,一起学习的多称“同窗”;科举时代,同届科考录取的,则称“同榜”或“同年”。互相之间则称“兄”,并无“师兄”“师弟”之类的称呼。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年龄不应成为序尊卑的标准。同样以“道”为传承内容的佛教也有“序腊不序齿”的传统。“腊”就是僧人剃度的年限,代表其修行的资历。

现代汉语则承袭了古代汉语典雅、得体的特征。尤其和人打交道,一张嘴就是谦辞、敬语,自然要讲究长幼尊卑。谦称和敬称都涉及对人的称谓,这些语汇有固定的说法。过去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家”“大”,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家母”或“家兄”等等。“舍”“小”,则完全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舍妹”等等。“令”“外”“人”:令,美好的意思。凡称呼别人的家人,无论辈分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妻子为“令阃”、哥哥为“令兄”、妹妹为“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嫒”等。

兄,本意指哥哥,在文化人的交往中,则超出了这个意义,朋友互相尊称便启用这个词儿,书面体中尤为常见,比如,仁兄、学兄、大兄……甚至干脆称为“某某兄”。

有人说,你讲这个,简直是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其实不然,有个女作者,采访过冰心。冰心热情地赠书题款,写道:某某兄指教。那位女作者居然把这段经历作为笑话,逢人便说:冰心分不清男女,白纸黑字的题赠不得体。殊不知,这位女士还未弄清“兄”的另一種含义。“兄”的称呼,有严格的规则,乱用就会闹笑话。下列情况可以称“兄”:一、同学或同辈朋友之间;二、对年龄相若、辈分不明的陌生人;三、老师对学生,只有对亲授的弟子才称“弟”;四、年龄较长、地位较高的人对比自己年轻、地位也低于自己的朋友。因此,“兄”的称呼有时是不能对等的。同辈、同学之间,固然可以互称,但对师长就不能这样。对方称你为“兄”,你不能称对方为“兄”。按长幼排序是江湖上的规则。同门师兄弟有时按入门先后排序。“兄”是一种礼仪的称谓,与年龄不是一个概念。古代同科进士,年龄相差悬殊,甚至奶油小生和糟老头子们同出一门。没办法,肩膀齐为弟兄,即便相隔60岁,也只能以“年兄、年弟”相称。“兄”,甚至与性别也没有关系,男人也可以这样恭敬地尊称女士,如鲁迅写信称“广平兄”。鲁迅先生和学生许广平恋爱,他们的情书被编辑成著名的《两地书》,两人之间,便是以“兄”相称。

当然,汉语的含义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意思相差不大的“师父”和“师傅”的使用对象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就像互联网时代出现的许多新词汇,时代正在赋予二者一些新含义。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是看不见古人的。但今人可以通过考证,想象古人的生活。穿越7000年的云烟,仰韶的先民为了生活,必须在耕种土地的附近住下来,营建挡风遮雨的住房,因此半地穴房屋的出现,成为先民生活的居住地,同时聚落也随之出现。

聚落以先民的住房为主,包括储藏物品的窖穴(或灰坑)、烧陶窑、墓葬、祭祀遗址、防御壕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墓葬逐渐远离住房,在聚落内营建氏族公共墓地,最后墓地从聚落中彻底分离出去,也许直到现在,人们也是如此。

远古气息,究竟什么样呢?

“仰韶文化遗址所透露的远古气息是非常强烈的。一个人站在古遗址上,感觉并不是凄凉的。因为古村落没有了,废墟还在;人没了,文化还在。古人留下的每一块陶片,都成为我们打开时光隧道的按钮,使我们能够开启文明源头的大门。

“凶猛的野兽来了,洪水旱魃来了,大家依靠集体的力量共渡难关。男人和女人拿着棍棒,攥紧石块,挽起弓箭,结伙到韶山上、沟壑里打猎。生存的危机,激励着每一个部落成员奋力劳作,母亲们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烧制生活必需的陶器。

“这时候,人类已经有意识地选择居所和生产方式,他们从山地来到平原,从自然洞穴转入茅屋草舍,用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开始烧制陶器作为生活用具,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生活,逐渐定居并形成村落——此等生产方式和生活场景,就是仰韶文化的典型特征。仰韶文化遗址,就是这一时期人们居住的典型村落。

“在无数个晨曦初露的清晨,一群女子来到水边的窑场,手拉着手踩着红色的胶泥。在脚掌与泥水之间,诞生了陶器,产生了音乐,产生了舞蹈。‘艺术起源于劳动’之推断,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蓝本。

“5000多年前的大自然,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洁净的,那些劳动着的人们,捧起一团泥,对着阳光,搓成泥条,盘成泥筒,然后放在转盘上,用手蘸着水向上拉伸,历史便这样被伸展开来,文明便这样盘旋上升了。” [11]

B:当时的空“气”,不知道有多么清新!回到文章开头,和上官聊到的“气”。什么叫“气”?“气”就是精气神的气,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有两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概念——“天气、地气”,“阴气、阳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和“阴阳”该怎么理解?

“气”是中国人宇宙观里最微细、却又能流动的一个存在。“气”和“阴阳”属于中国哲学宇宙观最基本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说文解字》里讲,气是云气。古人认为云是一种气团,气来源于对云气的观察。当然,不只是云气,还有烟气、蒸汽、雾气。我们直观就可以看到自然世界这种气态的存在,古人把这些存在进一步抽象化、一般化,就得出“气”的概念。

有固定形体的“质”,由“气”构成,构成的方式是“聚”或者“散”,“聚”了就成为一个有形的东西,但这个有形的东西还可以消散,又回到气的状态。

气的思想,在哲学上叫作“气论”,是一个以气为核心的体系。中国哲学讨论宇宙的结构和构成,用的基本元素就是“气”。我们说“气”是一个根源性的、物质性的元素。西方的物理学、自然哲学里没有气论,而是原子论,原子论是西方讨论宇宙世界构成的一个基本形态。在原子论里,原子以外一定要有虚空,如果没有虚空,原子就没有运动的空间和运动的可能性,这个虚空在原子之外,里面没有原子。但在中国哲学里,不认为气以外还有虚空、虚空里没有气,中国哲学认为任何虚空都充满了气,虚空就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虚空和气是统一的。

天地境界有点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和宇宙大化,跟天地万物能够合成一体。所以,冯友兰先生说,天地境界是超道德的境界,比其他的境界要更高、更不容易达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里有三个概念:道、法、自然。“法”是动词,效法的意思;“道”是宇宙里最终极的原理;“自然”跟我们今天讲的nature(自然界)不一樣,古代道家讲的自然,就是自己而然,意思是:自己就是那个样子,或者说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天地之间那个气,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气跟原子一样,都是一个文明的哲学体系中关于存在、运动、宇宙观的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气”的英文翻译为vital material force,即“有生命力的物质力量”。为什么要强调“有生命力的”?因为“气”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有惰性的物质,而是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

古人认为,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两者交通成和,有一种和同的状态,这是最理想的。因为在这样的状态下,气候才能调和。六气调和,四时有节。若不是这样,就不调不和了。《庄子》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这阴阳就是气,而且是最大的气。云气、雾气都不是最普遍的,阴阳才是最有普遍性的气。《黄帝内经》强调说,人要法天地阴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什么说久视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而“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血;为什么说久坐伤肉?因为,长时间久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为什么说久立伤骨?因为久立伤腰肾,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养骨,故久立会损伤人体骨骼的功能;为什么说久行伤筋?因为久行能使膝关节过度疲倦,而膝为筋之府,所以说久行伤筋;为什么久卧伤气?因为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机能不强健,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气”由此受伤。

人的思 、虑 、智 、志 、急、魂等,均由精神所主。上古知道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安排生活,养生之法就是让自身的阴阳保持平衡(人体内的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就会产生疾病),饮食上要有节制(不能饮食单一、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酒足饭饱等),在起居作息上同样要有规律(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造成人体内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不能过于让身体疲劳透支。如此,人的外形和体内的元气就得到了养颐,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活到百岁。正如《灵枢·本神》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而如今的人,对养生不以为然,饮酒无度,以消耗和糟蹋自己的身体为正常,经常醉酒行房,为所欲为,无节制地耗散先天之精气(性欲无度就是在消耗生命的本源),当今的人也不顾身体的状况,过分使用精力,寻欢作乐、满足一时之快,这都是有悖于养生之道的,所以到了五十岁便提前衰老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该让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清心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以保持神气清静,促进健康。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静则可对抗衰老、延年益寿。把握住“精气神”的养生,是最本质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养生。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路径,养神是养生的关键;只有精气神一起养,用“气”来连通“精”和“神”,我们的身体才能“阴平阳秘”,我们的健康才能持久。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往往被赋予崇高的精神意象。可我在吃竹笋的时候,也没觉得有啥崇高。

B:那说明你的胃比思想顽固、比思想深刻。动物实验发现:当猫面对着咆哮的狗时,胃肠道的运动就停止了,胃酸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情绪变化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非常大。长期如此,胃肠道就会发生很多疾病。肠胃也是有记忆的。有些人吃饭无辣不欢,有些人吃什么菜都爱放点糖,这是因为胃肠道会记住那些给它留下“美好记忆”的食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某种饮食习惯。肠胃也能够记住病痛:一旦经历过一次上吐下泻的肠胃炎,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留下胃肠不适的“后遗症”,或者容易再度发作。另外,过饥、过饱、进食不定时也会给肠胃留下“不良记忆”,破坏其正常的工作规律。

从饮食健康和胃肠道功能维护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建立起良好的“胃肠记忆”,同时也应该接受胃肠“痛苦记忆”的警示,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程度上减少某些“不愉快的记忆”。

具体来说,吃什么、怎样吃能让自己的胃肠舒服,以后就可适当保持这种习惯;反之,吃什么、怎么吃会让胃肠不适,以后就要尽量避免。中医自古有云,“胃以喜为补”,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生命是什么?是一堆蛋白质、脂肪、水等营养成分,还是一团阳气?现代医学从解剖和营养的角度来论述生命,认为生命重在形体;而中医从气化的角度来认识生命,认为生命重在阳气。我们谈饮食与健康,不但要重视成分,更要重视气化。应该是以气化为本,以成分为标。若忽弃阳气而只重视成分,是治标不治本。中医的思维是多维的,中医认为,养阳才是减肥的关键。阳气健旺则气化增强,痰湿水饮排出,自然不会肥胖。

以形体为主的,重视补充营养;以气化为主的,重视加强气化。中庸的观点是,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生命以阳气为主,形体为辅。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较以前有着明显提高,但饮食中往往过于高油、高盐、高糖。长期如此,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引起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失衡。调节饮食,应当学习中医的理念。一方面,食饮有节,即使是美食,也要食之有度;另一方面,平常饮食尽量清淡,少油少盐少糖。

古代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以气的概念为基础,强调连续的、动态的、关联的、整体的观点。中医认为:以气化为本,食物再有营养,若不能气化,则无益健康。饮食以气化为先。气化为本,营养为标。若阳气健旺,气化功能正常,吃什么都健康。反之,若阳气不足,气化功能下降,吃大鱼大肉等有营养的食物,也会碍滞脾胃,导致越吃越瘦弱。为什么怀孕后吃得多,营养足,却仍然贫血?从中医来分析,贫血属于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由此可见,吃什么不重要,养好脾胃才是关键。我们重视饮食,重视补充营养,却忽视了气化。殊不知,营养补得越多,越易耗损脾胃,反而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

在中医看来,饮食要调和五味。因为五味各入五脏,五味不调,则五脏不调。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健康源于饮食调和。用不同食物的食性相互组合,或用烹饪方式带来的食性趋向与原食物食性趋向配成格局,以有利于人体精气神格局。比如,茶寒热饮;榴莲性热配冷食;杏仁配桔梗,一降一开;煲汤加陈皮,通补中佐开散等等,这些都属于四气五味的调和。

A:最近看了一则新闻:考古学家在对马王堆古墓的开掘中,在长眠地下的“辛追夫人”的胃里发现了138粒未消化的甜瓜子。当时,还没有今天流行的消闲零食——炒瓜子(包括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这说明,“辛追夫人”胃中残留的瓜子只是她吃甜瓜时误咽进胃里去的。

B:由此可见,至少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吞咽几粒瓜子,于人并无害处。

如今的消闲零食——瓜子,其文化内涵,只在一个“嗑”上,无论什么瓜子,到了消费者手中,一“嗑”,就成了文化现象。

只说平常百姓人家,保健医生劝告,老年人每天要嗑些瓜子,可预防腭骨老化。

如此,嗑瓜子和老年保健整合到一起了,嗑瓜子成了保健文化。一些家风肃正的家庭,除了老人嗑瓜子之外,其他一般人等,在家里都不许嗑瓜子。此中也自有道理。

学生们读书,嗑瓜子分散注意力,同学间也有的同学一边写作业、一边嗑瓜子,虽然未必影响成绩,但专心读书、写作业的时候,还是不嗑瓜子为好。

至于家里的女孩子那就更不允许嗑瓜子了,读书的时候不能嗑瓜子,学习女红、绣花的时候也顾不得嗑瓜子,女孩子一起游戏,闲坐,也不允许嗑瓜子。中国旧式家庭,嗑瓜子不是高雅的行为。

至于商家,无论先生、伙计,都不允许在营业时间嗑瓜子。账房先生可以吸烟,那时候吸水烟袋,但不能嗑瓜子。商业上的谈判,可以吃饭,可以喝茶,只在闲谈时,以嗑瓜子消释心理隔阂。

瓜子是一种休闲小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剂润滑剂。嗑瓜子的時候是不会吵架的,商业谈判讨价还价,难免有谈不拢的时候,甚至吵到面红耳赤,一起嗑几颗瓜子,总不至于挥拳动脚。

我小时候一般人家常备的休闲小食,以糖豆居多,只有在大年夜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话时,才会随便嗑瓜子,而且瓜子壳要吐在地上,直到天明,也不许扫地,说是不能把家里的财气扫走,如此说来,嗑瓜子不仅是一道阖家团圆的风景,连瓜子壳都成了吉祥象征。

A:不说吃了,说得我都有点饿了。咱们接着说渑池县仰韶村吧。历史上,有三个成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都和渑池有关。

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渑池之会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说的是,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知晓后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B:渑池县有个南村乡。“南村乡地处渑池县最北端,与山西垣曲隔黄河相望。如果说这里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

“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相信一个观点,就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因为非洲有世界上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距今3500万年。

“不过,随着渑池上河曙猿遗址的发现,这个观点已被动摇。近些年来,科学家在南村乡任村的上河组发现了曙猿化石,它距今已有4500万年,这也将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了1000万年。

“所谓曙猿,即最古老的猿。其复原图为一只曙猿背着一只幼猿,曙猿双目圆瞪,盯着一只螳螂,幼猿眼神温和,仿佛带着笑意。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拴朝介绍,曙猿以水果、昆虫为食,其体重及大小跟老鼠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