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01-09刘晓燕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家属

刘晓燕

(凌源市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慢性进行性疾病中强直性脊柱炎是常见病症,该疾病多是以脊柱骨突等部位受到侵害引起,临床多以患者出现腰、背疼痛及外周关节肿痛等表现为主,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疾病发作时因累及患者的中轴关节,加之该疾病治疗难度较大,加重对患者和家人心理伤害,让家庭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状态下[1]。不过该疾病虽然治疗难度大,但是并未不治之症,故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变及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故本研究以收治的患者为对象,在普通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详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72例于2018年3月-2019年2月接受本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6±4.36)岁,男女患者分别占据20例、16例;观察组36例,年龄21-65岁,平均(43.02±4.39)岁,男女患者分别占据21例、15例。基础资料经过临床数据差异对比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根据临床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确诊;家属与病人全部对研究内容知情,并于知情书上签字确认。排除标准:伴有重度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心脏、肝肾损伤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者;家属与患者本人不愿参与研究者。

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2组患者均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等药物指导,治疗前分析药物作用,指导饮食、运动康复锻炼,同时开展健康宣导,详细讲解疾病及治疗后并发症预防措施,使他们提高配合度[2]。观察组在普通护理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因患者自身文水平不一,加之它们对医学接触少等原因,导致他们对疾病和治疗措施存在较多的错误认知。故责任护士先分析患者的认知偏差,逐渐引导他们认识疾病和治疗手段,让他们知道自身理解的错误,转变自我角色,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病情有所好转后,召开病友交流会,让患者相互交流鼓励,增强它们的治愈信心,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期间[3]。(2)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病情后,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定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做好各指标检测记录,并细心耐心回答患者或者家属提出的问题,拉近双方的关系,减少家属与患者的心理压力[4]。(3)对家属与患者分析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明确告知他们保持坚强、乐观的心理、克服各种困难,才可以争取到人生的主动权,同时为他们提供饮食健康、运动健康指导,分析饮食与运动的优势,促使与他们的免疫力增强,协助他们调节身心状态[5]。(4)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同,故责任护士按照心理护理灵活应变和科学化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定期指导,通过多媒体专题分享、投影仪、宣传手册,图文并茂等方式的指导,使他们对疾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消除;另外每周1-2次心理指导课程,过犹不及[6]。(5)护理期间注意家属的状况,家属的行为举止对患者影响大,责任护士对家属开展心理辅导,积极了解家属的难处,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鼓励他们多鼓励帮助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同时将临床治疗成功案例进行经验和喜悦分享,使他们相互辅助、进步。(6)出院时,留取患者和家属联系方式,并组建微信病友群,告诉他们有不解或者疑难问题均可以通过微信群提出;定期责任护士在群里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用药情况,对表现好的患者提出表扬,让患者努力得到肯定[7]。

3 观察指标:经过不同护理措施的干预,分析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变化,其中心理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自评量表共20条,每项分值1-4分,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生存质量选用生存质量量表,共31条,每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8]。

5 结果

5.1 2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干预前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不明显,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低,资料数据经过差异比较,P<0.05,见表1。

表1 2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

5.2 2组生存质量变化对比:干预前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资料数据经过差异对比检验,P<0.05,见表2。

表2 2组生存质量变化对比分)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常发生在青壮年群体,特别是事业或者学业发展阶段的人群,患病率更高。一般情况下,强直性脊柱炎多是以患者出现关节疼痛表现为主,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反反复复疼痛,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进而影响到家庭幸福感。目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多采用药物或者临床治疗,但是良好的治疗措施需要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干预,方可以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9]。因此,本研究以收治的患者为对象,给予普通护理加上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实践结果显示:相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水平提高,数据经过差异对比检验,P<0.05。原因分析:(1)普通护理实施期间,责任护士比较重视护理流程走向,基础性护理服务工作是否到位,机械性强,无法满足患者真正的临床需求,致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不降反增。另普通护理实施期间,患者比较敏感,不愿与他人交往,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保障[10]。(2)心理护理干预,在以往普通护理干预上实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周全、精细化的护理服务,提高他们对护理服务的重视度;另外心理护理按照患者的日常行为举止,提供帮助,既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又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为他们正面面对疾病提供条件。(3)相对比普通护理,心理护理干预还比较重视家属对患者的影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的同时,多与家属沟通交流,让他们减少恐惧心理,鼓励他们监督患者日常健康行为,并开导他们,拉近双方关系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干扰。(4)通过心理疏导,病友会患者之间的相互鼓励,健康知识的宣导,患者对疾病、治疗措施的错误认知减少,提高治愈信心的同时,为他们自身神经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改善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免疫功能调节的目的,增强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普通护理加上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水平,为患者早期康复奠定良好的条件,适合临床大范围内推广。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家属
晨僵、腰痛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