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2021-01-09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理疗

张 奔

(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骨病科,山东 临清 252600)

强直性脊柱炎是指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为炎症的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发展可累及中轴骨骼,病情发展至晚期时甚至会导致髋关节与膝关节严重强直,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临床上分别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方法,保守治疗中以理疗为主,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活动,但因其无法根治该疾病,易复发故而不符合临床理想疗效[2]。而近年来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获得较好疗效,故而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3]。鉴于此,本文就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中我院门诊收治的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和理疗组,每组各31例,2组中有男性患者41例(91髋)、女性患者21例(40髋),年龄最大为58岁,年龄最小为25岁,平均年龄(35.25±1.29)岁;左髋31例、右髋36例,双髋32例;病程为1-23年,平均病程为(12.02±1.02)年;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6-58分,平均(24.58±4.25)分;术前髋关节活动度0°-30°,术前平均髋关节活动度18.62°±2.30°。上述所有研究样本经术前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如:髋关节僵直与屈曲畸形)被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患者与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患有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病变及精神疾病者;随访不足6个月者。

2 方法:给予理疗组进行理疗治疗,使用热水浴、淋浴及水盆浴等方法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放松患侧肌肉,缓解其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维持正常活动功能以防出现畸形;实施热疗、音频治疗及磁疗等方案治疗3个月。给予手术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行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生效后,髋关节屈曲畸形者从髋关节后外侧作切口入路,依次松解关节皮肤组织,在切断骨内收肌后继续松解股四头肌、缝匠肌,如若必要还可切断髂腰肌;无屈曲畸形者髋关节前外侧作切口入路。为髋关节纤维或骨性融合者,行大转子截骨术,暴露髋关节,在股骨小转子1cm处行股骨颈截骨术,将股骨头切碎后取出。保持髋臼缘的前倾角在15°,截除股骨颈后将股骨头磨锉至真臼,选取相应的骨水泥型或者非骨水泥型假体植入,然后根据假体稳定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髋臼固定。术后常规留置引流,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5天,在术后2周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理疗组和手术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6 个月时的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1)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0°为大腿轴线可与硬板床平行;若大腿不能平放,提示存在屈曲畸形,其程度为轴线与硬板床夹角的度数[4]。(2)测定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并进行比较。(3)髋关节Harris评分:对2组髋关节的活动度、穿袜子、疼痛、行走时辅助、畸形、坐椅子、系鞋带等10个项目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提示髋关节功能越佳[5]。(4)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5 结果

5.1 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情况对比:对比2组治疗前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理疗组和手术组的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手术组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的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情况明显优于理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情况对比

5.2 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情况对比:对比2组治疗前的髋关节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理疗组和手术组的髋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手术组治疗、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的髋关节活动度情况明显优于理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情况对比

5.3 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对比:对比2组治疗前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理疗组和手术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手术组治疗、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理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对比分)

5.4 2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理疗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手术组无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2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临床上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腰骶部僵直和疼痛,晚期时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已累及至脊柱和多处关节,对患者的关节功能及活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6]。以往临床上常采用理疗或者药物治疗的方式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避免髋关节疼痛和僵直加重,但因其无法根治疾病,因而未达到临床理想疗效[7]。

随着近年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在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的不错的疗效,如本文结果中,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理疗组和手术组的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均有明显降低;且手术组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的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情况明显优于理疗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周海兵[8]等人的研究报道一致。因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较长,相较于晚期而言,在疾病早期时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获益更大,因髋关节功能退化越严重其恢复越差。理疗虽能展示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但长期来看,其疗效没有手术根治来得好,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难度低,其还可针对患者的年龄和具体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案治疗,可明显从远期疗效等方面为患者考虑[9]。如本文结果中,治疗后理疗组和手术组的髋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提高;且手术组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的髋关节活动度情况明显优于理疗组(P<0.05)。证实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时其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均十分明显。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考虑到有部分年轻患者其活动度大,较容易出现假体磨损等并发症,术后2次翻修是不可避免的。考虑到远期情况,在进行手术时对于截骨方式、假体植入及固定方式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并在术后给予预防性的药物治疗,以此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0]。如结果中,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理疗组和手术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手术组治疗、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理疗组(P<0.05)。证实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率。如结果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手术组无并发症出现情况,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具有明显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其正常活动功能。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理疗
晨僵、腰痛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石墨烯理疗U型枕
理疗鞋垫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