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产业专家齐聚贵阳,共谋新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1-01-08周礼

食药用菌 2021年4期
关键词:食用菌疫情

食用菌产业专家齐聚贵阳,共谋新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加速推进,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区域经济调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等,使得食用菌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出口贸易不稳定等挑战。如何做好食用菌全产业链和市场布局,成为产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在6月23~25日举办的2021中国(贵州)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权威专家、知名企业、采购商等汇聚一堂,共商我国食用菌产业未来发展路径。共有数十位专家学者就各自擅长领域发声交流,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围绕食药用菌在乡村振兴中的先行作用,指出2020—2035年是我国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是现阶段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食用菌人应抓住“小木耳大产业”发展机遇,不懈努力,从解决食用菌精准育种、轻简化和数字化栽培及食药用菌精深加工等短板问题入手,走出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在会上指出,中国食用菌产业面临信息化、工厂化程度低,产业链延伸不够,产能过剩等诸多挑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食用菌的标准化、节能化、智能化生产,提高食用菌品质和生产加工效率、延伸产业链的最有效途径。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指出,我国食用菌种业存在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缺乏完整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商业育种步履维艰、菌种违规生产成常态等问题。她提出除营造政策环境、建立行业共识外,借鉴国外创新经验和机制,建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食用菌种业技术创新主体至关重要。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副秘书长黄亚东围绕“后疫情时代食用菌出口形势与展望”,从贸易金额、产品类型和出口地区等方面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指出疫情对食用菌产业供应端和产品消费端均产生较大影响。就供应端方面,除了使生产成本增加,其影响更表现在疫情使企业的出口物流成本大幅增加、邻国疫情反复增加边境贸易的不稳定性等。消费端方面,疫情严重打击全球餐饮和旅游业,直接影响珍稀食用菌的需求,而经济下行,削弱了整体购买力;疫情导致消费习惯发生改变,增加了对耐储藏加工产品(如罐头)的需求,购买频次降低使得大包装产品需求量增加;疫情引发学术界和消费者更加关注食用菌的免疫功效,间接助推消费增长。他提醒出口企业关注汇率变化,以及疫情后很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可能会更重视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从而改直接进口食用菌产品为整体输入食用菌设施设备、技术、人才等实现自身生产等问题。

(《食药用菌》编辑部 周礼)

猜你喜欢

食用菌疫情
战疫情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秋季食用菌 农事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