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生态链之馆际布局

2021-01-08孔庆祝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馆布局图书馆

孔庆祝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1 图书馆馆际布局发展历程

1.1 高校合并大潮引发图书馆馆际布局重新洗牌

2000年左右,国内掀起高校合并大潮。其时理念是高等教育做大做强,通过合并整合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水平高校。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都是极具代表的学校。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各高校图书馆布局也重新洗牌。原本相对独立的单位图书馆成为合并后新学校的分部图书馆。我国图书馆馆际布局以2000年为分水岭,之前的高校图书馆主要为本单位服务,各教学分院和系部建立资料室;公共馆则为本地区服务,辖区内的单位可通过建立单位部门图书室为本单位职工服务,馆际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络。而公共馆对行政区域内并无管理权限,只是通过业务指导来获得一定存在感,但这种指导很乏力,导致在管理和服务上各单位馆基本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效和统一的管理体系,馆际布局只是一种被动无意识的散乱行为。

1.2 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进入图书馆服务领域

200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发起了全国范围的全民阅读活动。单位本身的需求加上社会效益的驱动,各种非公的图书馆(室)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原则,以上海图书馆为中心构建了松散的联盟式馆际布局,与之相似的还有CALIS和JALIS等图书馆联盟式,这种松散的馆际布局模式,在参与图书馆行政关系、人事管理、财务资产归属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上海图书馆为中心,其他公共馆、高校和科研机构图书馆为分馆,建立起涵盖整个上海地区的文献服务体系,用扁平化管理代替层级化管理,上海图书馆统一协调资源配置。在这个组织架构中,各分馆之间地位是平行的,由此对总馆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并且各分馆功能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

1.3 图书馆馆际布局新篇章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由此,加大了政府投入,掀开馆际布局新篇章。2016年全民阅读更是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八项“文化重大工程”之一。随之,长三角的苏州和嘉兴产生了联合制总分馆布局,在珠三角地区的东莞、深圳福田和佛山禅城等地则出现了协同制馆际布局。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苏州模式中的总分馆制,借助城市建设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机遇,突破体制壁垒,实现了人财物统一管理。财务上各总分馆统一编制经费预算和会计核算,所有购书经费集中划拨到总馆使用;人事上所有员工都与总馆签订聘任合同,在人员归属上都属于工作人员,按需配置;并建立起一整套评估和考核制度;业务上统一标准,各种活动由总馆布置并协调人员和物资。这种紧密型馆际布局充分发挥出总分馆制的服务效能,有着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2]。

2 图书馆生态链催化了馆际布局

图书馆生态链属于整个互联网生态链中的子系统,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中,由参与信息生产、信息收集、信息组织、信息传输、信息提供、信息利用等活动的信息服务生态主体组成了具有信息流转功能的链式依存关系。在这个生态链中有线上线下两个模块,线上为数字图书馆、云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线下就是各图书馆的馆际实体布局。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生态链中线上模块天生就是短板,在用户定位,行为分析等方面与搜索引擎、网络文库等成熟的企业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将生态链中的线下服务做精做强才是现代图书馆突围的唯一出路,单一的图书馆哪怕是综合性大图书馆也无法满足各类用户需要,这就更加凸显出馆际布局在图书馆生态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馆际布局,采用各类分馆对定位区域内各单位、小区等网格化管理才是完成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唯一途径[3]。

3 馆际布局中信息服务特点

3.1 内容动态化

采取不同用户不同内容推送,如中小学以科普通识为主;社区以日常养生、美食和美颜为主;科研单位则内容共建以相关专业书籍为主。不同时期进行不同内容的推送,六七月以高考中考为主,节假日以相关民俗为主。特定内容推送,如建国70周年、今年建党100周年内容推送,抗疫内容推送及防震等热门内容推送。

3.2 技术手段智慧化

智慧化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大量智能设备的应用不但减轻了馆员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不间断服务,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信息服务体验。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推出的24小时书店服务,各图书智能机器人的咨询服务都是智慧化集成后的产物[4],未来这一趋势将愈加明显。

3.3 推送网络化

云技术的出现给图书馆馆际布局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和解决方案。通过云技术大数据分析可以很方便地将各分馆与总馆连接在一起。各分馆的借阅数据、入馆人员信息、热门借阅、用户到馆时间等全方位反映图书馆工作的数据给图书馆的信息决策提供了精准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云技术和移动阅读方式在用户与图书馆之间搭起了一座看不见的桥梁,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广、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种类更多样,这种现代网络信息推送方式给图书馆开创了全新的信息服务局面。

4 新型馆际布局对策

4.1 强化中心馆

中心馆作为馆际布局的核心,对区域内分馆资源建设应有统一规划,业务上也应有更强的管理职责,统一制定馆际建设标准和制度。其在区域内应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并在线下服务模式中作为分馆联系的纽带,将不同特色和服务对象的分馆整合在一起,如同联系线上APP(应用程序)的API(应用程序接口)一样在图书馆生态链中,将各类用户连接在一个较大的平台上,简化用户信息选择的流程时间,最终增强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打造成知名的信息服务品牌。

4.2 分馆功能化布局

新型馆际布局立足于一定区域内,所以理论上本区域所有人都是用户或者潜在用户。在馆藏建设和功能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到用户文化素养、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除了保留一定的专业图书和数据库外,还要根据区域用户特点加以调整。如中小学附近,可定位为学生课外阅读基地;科研院所附近,则需在了解单位馆藏后做相关互补资源建设;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则重点打造健康养生馆藏,作为特色养生基地并辅以相关讲座和宣传、数字资源等。也就是说分馆布局一定要依据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用户定位不同功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分馆的辐射作用。

4.3 社会共建

十八大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书香”社会也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的明确要求。很多社会力量涌入了这一领域,除了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外,各地都出现了机关职能部门与文化单位共建的书屋、书吧;另外企业与民营资本也有类似举措,如当当书店、诚品书店、中华书局等通过改进经营模式,采用会员制,将书店改造为借阅购三位一体的书屋,实际也有分馆的功能。未来随着全民阅读层层推进,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的理念将不断深入人心,为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光添彩。

5 结语

馆际布局在图书馆生态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属于图书馆生态中观和宏观的范畴,它是沟通用户和信息服务的唯一纽带。因此在实施前必须做好规划和调研,依据用户需求和层次进行布局,这样才能将布局效益最大化,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猜你喜欢

分馆布局图书馆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Face++:布局刷脸生态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
去图书馆
车展前后 探底爱信息技术布局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