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思考

2021-01-08毛春霞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服务

毛春霞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泰州 225300)

健康是人类一直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健康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中国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1]健康不只是医院的事情,而是全社会所有民众的事情。当今社会已经逐步进入了“大卫生、大健康”时代。在当下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时,人们对健康问题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图书馆是提供资源和信息服务的机构,是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应该走出高校,利用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特色,与社会其它机构如医院、卫生职能部门等联合,为大众提供健康服务。教育部2015年组织制订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2]。

1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现状

国内外图书馆学者对图书馆健康服务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美国健康服务的历史悠久,美国医学图书馆资助相关的健康服务项目,提高公众对健康信息的认识和利用。澳大利亚图书馆员与健康信息专家组成团队,联合开展公共健康服务。英国和加拿大图书馆专家联合政府和医学院,向公众推广健康信息的利用,提高公众信息素养,推进健康服务的发展。Ganshorn Heather和Giustini Dean[3]探讨了加拿大研究卫生科学图书馆在健康服务中的重要发展。在国内,从调查的资料来看,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健康服务较多。徐中阳等[4]结合浙江省四个医学院校的健康信息服务现状分析得出各项服务需求的优先度排序,提出相关健康信息服务的建议。任晓菲等[5]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例,分析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公共卫生科普和健康信息传播领域的重要作用。张鑫[6]等从女性阅读的视角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新思路。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兼顾了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政府以及协会开展的相关健康服务的研究。而国内专家基本以公共图书馆和少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健康信息服务为对象展开研究。相对于国外高校图书馆来说,我国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开展较晚。近几年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图书馆人逐步意识到健康服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高校的健康服务水平现阶段虽然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目前高校图书馆关于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和探索尚缺乏深度。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里以主题词“健康服务+高校图书馆”进行检索,检索出的中文文献仅有36篇,而其中19篇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正关于为大众读者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文章很少,这表明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还比较单一,服务对象没有辐射到全社会全年龄段民众。

2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必要性

2.1 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历来是文化传承、信息传播的使者。健康信息服务离不开图书馆专业人士的指导。当前我国公众虽然很多都在关注健康问题,但是健康素养却不高。这种现实和矛盾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参与。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和科研的重要阵地,必须承担起应有责任和社会义务,积极配合医院及其它部门,进行相应的健康素养的教育,以便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2.2 是大众用户对健康信息的需要

“健康中国”时代,公众对健康问题关注的重心已经从对疾病治疗转移到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及良莠不齐,民众根本无法辨识正确有效的信息。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有用合适的健康信息,需要专业人员的协助。可见,高校图书馆有必要通过信息咨询、信息资源传播、教育培训的服务方式来满足社会大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2.3 是高校图书馆本身发展的需要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与时俱进,承担相应的社会使命,完善自身。健康中国建设是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契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要依赖社会的需要,只有在全民健康时代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体现自身的价值。

3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3.1 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优势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健康信息,人们普遍对这些信息保持谨慎态度。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和科研的信息资源保障,具有非常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及各种类型的电子数据库。馆藏资源具有知识集中性、系统性、专业性特点。为了科研服务,高校图书馆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信息资源,都要保证信息资源的可靠可信。因此社会大众对高校图书馆持有高度的信任感,更愿意相信并接受高校图书馆的健康服务。

3.2 高校图书馆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个具有专业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能力的团队,可以利用专业手段将海量健康信息归纳、整理,然后提供给社会大众。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服务部门,可以借助高校的教师资源,开展适合社会大众需求的健康服务。

4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举措

4.1 优化健康信息资源,开展多途径健康服务

在优化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提供借阅书籍、信息咨询等传统模式的图书馆服务,还可以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具体馆藏,将图书馆部分书籍或期刊以捐赠的方式提供给社会大众。多媒体、手机等的广泛应用,给高校图书馆的健康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形式。利用多媒体制作健康视频,给公众观看并下载;利用手机APP、公众号,及时宣传健康信息,发布健康知识讲座,推荐相关的可信权威的健康链接网站。

4.2 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健康服务

不同的健康信息服务对象,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性别,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及内容需求都有所不同。调查发现,18岁以下低年龄段用户相对缺乏健康保健意识和健康信息素养,对健康信息不敏感,其健康信息需求尚未被激发出来;19~30岁青年群体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形成,健康信息需求和健康信息的关注度明显提高;30~50岁中年群体由于家庭、工作的压力过大,其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职业病、心理健康等方面;50岁及以上群体,由于身体状况和经济原因,其健康信息服务需求旺盛,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度高[7]。老年人比较关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年人关注职业病、抑郁症;而年轻人关注艾滋病、肥胖症。男性和女性关注的健康问题又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不同的健康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信息,开发多种形式的推送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公众健康生活服务[8]。如老人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多,可以提供宣传画,开展系列讲座等健康信息服务。对于妇女进行女性健康护理、婴幼儿护理等教育培训。

4.3 与其它单位合作,开展资源共享健康信息服务

健康信息服务是个多维的综合领域,没有谁是健康服务的唯一提供者[9]。健康服务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也是全社会都参与其中的事情,包括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医疗机构以及卫生职能部门等。高校图书馆可以和当地医院、公共图书馆等合作,整合和利用多个单位的健康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当地的健康信息服务网站以方便公众及时了解疾病医疗问题。

5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尚存问题

(1)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一般都是期刊论文,知识太专业化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有的内容晦涩难懂,很难吸引社会人员,这也是社会公众不习惯利用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的原因之一。

(2)高校图书馆员很多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业的人员,医学健康知识比较缺乏且不够系统,限制了健康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效果。

(3)部分图书馆馆员思想观念陈旧,健康服务意识浅薄,重视程度不够。

(4)目前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如医院、卫生职能部门的健康服务合作很少,没有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面对公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信息需求,要想保障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有效运作,高校图书馆有必要从管理制度、服务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突破[10]。

高校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和研究,大健康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积极地参与,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图书馆应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加强人才培养,丰富信息资源,将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抓住机遇,迎接更大的挑战。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