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学贵名老中医治疗不寐临床经验初探

2021-01-08曹玉新张学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3期
关键词:肾水水火心火

曹玉新,张学贵

(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0 引言

张学贵老中医,系内蒙古自治区名医,临证50余载,尤其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及神志病的诊治,治验颇丰,治法独特。倡导内科杂病宜“脾胃为主,气血为先”,临证强调五脏之间的关系,衷中参西,习读经典,博取各家之长。从脾胃论治不寐病,疗效确切。现将其论治不寐的治验总结如下。

1 情志致病是不寐病的主要病因

张老认为不寐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损伤,而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故情志所伤,都会影响五脏,就会使人不睡觉。尤以过喜、过怒、过思更为常见。五志与五脏间彼此相对应,情志活动把五脏精气当作物质前提,同时,又对五脏的各项生理功能带来影响,情志所伤而引发的不寐,责其脏腑气机失调,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但其核心为脾胃虚弱,脾胃健旺则气机调畅,则安然入睡也。

1.1 过喜致不寐

《素问·举通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喜则气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暴喜伤阳,喜伤心”;“盖心藏神,肺藏气,二阳脏也,故暴喜过盛则伤阳而神气因以耗散”。《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阴”。过喜则伤人,喜之不及则情绪低落,喜伤及心之气血,心神失养,则至不寐。

1.2 过怒致不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暴怒伤阴”,“怒伤肝”。怒为肝志,怒则气上,甚则肝气横逆上冲,气机升降失司,而至不寐。

1.3 过忧致不寐

《灵枢·本神》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三因方》曰:“忧伤肺者,心系,上焦闭,荣卫不通,夜卧不安”。忧伤肺,肺气闭塞不行,不能助心脉行营血,心悸不宁,肃降失司,夜难入寐。

1.4 过思致不寐

《黄帝内经》曰:“思伤脾”,“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所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类证治裁》曰:“思虑伤脾,脾血亏虚,经年不寐”。思属脾志,过度思虑则伤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养于心,而见心烦,失眠。

1.5 过恐致不寐

《黄帝内经》曰:“恐伤肾”,“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灵枢·本神》曰:“恐惧者,神惮散而不收”。恐为肾志,恐则精却,受到惊吓恐惧,则肾精气受损,肾志不宁,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肾气不能蒸腾阴液,故见失眠多梦[1]。

1.6 过悲致不寐

《素问·举痛论》曰:“悲则气消……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景岳全书·火证》:“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过度悲伤则肺气消散而无以宣气,气机郁滞而化火,扰动心神,而见不寐。

1.7 过惊致不寐

《素问·举痛论》曰:“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沈氏尊生书·不寐》:“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详,虚烦不眠”。当突受惊吓时,扰乱心气,心神不宁,可见心悸易惊;惊伤气乱,扰乱心神则失眠多梦。

2 脾胃虚弱是失眠的主要病机

2.1 化生精微,浊气归心,散精于肝

对于脾胃而言,其是仓凛之官,还是一种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一同对饮食进行纳化、对水谷精微进行输布。在《素问·经脉别论》中,指出了:“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脾胃能够化生水谷精微,并营养肝脏,使得肝体得养,肝体阴而使用阳,肝脏得到的营养十分充足,肝脏所具有的生发功能才可以更为正常地被发挥出来。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水谷精微而上奉养心,在具有物质前提后,心主神明这一功能才可以更为正常地被发挥出来[2]。

人的机体是有机且统一的一个整体,五脏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体现在脾胃为后天之本,孤脏以溉四旁,为其他脏器提供营养物质;元气是人机体中各项生命活动十分关键的原动力,其是由先天的精化生而得到的,其后是赖后天之精而持续地进行补充与滋养。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指出了:“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其次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升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脾胃在出现病变后,会对其余脏腑带来影响,进而引发疾病。若脾胃气衰,就会出现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营血大亏,而引发了心病;若脾胃虚弱,无法散精于肝,或是土壅木郁,就会引发肝病;脾胃在五脏中处在十分关键的地位[3]。所以,善治脾胃能够调节五脏。

2.2 升清降浊,交通心肾,和胃安神

脾胃处在中焦,心处在上焦,肾处在下焦,处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肾间彼此相交,心火下降直到肾,肾水上济于心,使人体阴阳平衡。而当心肾不交,肾水无法上济于心而引发了心悸、失眠等许多疾病。在《格致余论》中,指出了:“火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故生意存”。所以,仅有水火既济,阴阳间彼此相对应,才能够让人的机体处在正常的状态下;还指出了,水火阴阳间彼此相济,依赖于气机升降,心火下降直到肾,温煦肾水,肾水上济直到心,使得心热不亢。阴阳、水火间彼此补充、彼此制约。但是,心处在上焦,隔膜之上;肾处在下焦,卧于腰府,间距较远,心肾之间的交通需要一个中枢和纽带。唐容川指出了:“水火两脏,皆系先天,人之授胎,以先天生后天,从之既有,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脏全赖于脾”。其对心肾与脾胃间所具有的关联性进行了阐明,脾是后天之本,其还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其所摄取的水谷能够转换为精微物质,不但能够化生先天之精藏肾,应用后天来滋养先天;同时,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处于心火的作用下,生为血,藏于肝。脾气健运,心火壮,肾水盈,升降充沛。又因为脾气主升,胃主降,脾胃是气机升降十分关键的枢纽,水火运行的一大通道”。在《四圣医源》中,指出了:“脾为己土,以太阴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为降……中气者合济水火之机”。由此证实了,肾水可以借助太阴之升而升,心火可以借助阳明之降而降,使得水火交泰,坎离互流。在《四圣医源》中,指出了:“脾升,肾肝高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由此证实了,仅有中焦脾胃升降更为畅通,才可以水火既济。如果有形之实邪困阻脾胃,转枢失灵,水火无法得到升降,交通受阻,都会引发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以上均证实了中焦脾胃的各项功能对心肾相交所具有的作用。

3 验案举例

李某,女,51岁,宁城县人,主因“睡眠不良3年”,2019年4月18日首次就诊。该患3年前无诱因出现睡眠不良,入睡困难,夜眠3h左右,就诊于当地医院,服用“安眠药”后能入睡5h左右,伴烦躁,手足心凉,面色黄,舌质胖淡色红,舌苔薄荷,脉沉细。外院行血常规、心电图、生化检查未见异常。此为气阴不足所致。诊断:中医,不寐(气阴不足证);西医,睡眠障碍。治宜:益气养阴,清热安神。方药:西洋参10g(先煎),炙黄芪35g,甘草6g,炒枣仁35g,茯神15g,知母15g,当归6g,川芎15g,白芍20g,阿胶10g(溶服),桂枝10g,龙齿35g(先煎),珍珠母35g(先煎),栀子10g,浮小麦35g,大枣10g,神曲10g,香附15g,夜交藤10g,法半夏10g,龙眼肉15g,莲子心3g。7剂,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饭前服。4月27日二诊,服药后每夜睡眠6h,余症好转。继服一诊方药,3剂,煎服法同前。同时用下方药1剂,西洋参40g,炙黄芪45g,甘草25g,炒枣仁45g,茯神35g,知母35g,当归25g,川芎35g,白芍40g,桂枝20g,煅龙齿35g,珍珠母35g,栀子18g,浮小麦45g,神曲30g,香附35g,夜交藤30g,法半夏30g,莲子心12g,磁石25g,阿胶20g。共研细末,每次6g,每日3次,饭前服。6月20日三诊,每夜睡眠7h,余症消失。

4 结语

不寐是中医常见病,张老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而为。心藏神,劳心过度、喜笑无常,激扰心神,火不生土;肝藏魂,数谋不断、暴怒伤肝,肝乘脾;脾藏意,思虑劳伤过度;脾胃主纳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不寐也。治宜:补健脾胃以益气养阴,清热安神以静心充脑。方中用西洋参、炙黄芪、桂枝、半夏、甘草、大枣、神曲,以健脾胃阳气;酸枣仁、知母、当归、白芍、川芎、阿胶、浮小麦,以滋阴养血;龙齿、珍珠母、山栀子、香附、茯神、夜交藤,以清潜安神,兼调五脏。故使不寐而愈。

总之,不寐的产生由于情志而得,其病机无论伤及何脏,都会影响于脾胃,脾胃虚弱,导致心(脑)失荣,神不守舍而不寐。治其补健脾胃、滋养阴血、清热潜阳、安神定志之药,以达心荣脑充,神安潜藏,故而睡觉正常也。

猜你喜欢

肾水水火心火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辨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水火大比拼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虎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Analogies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s in the Mencius
水火人生
【消暑需从“心”开始】
水火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