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家园共育策略探析

2021-01-07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二幼儿园张晓琴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心理健康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二幼儿园 张晓琴

幼儿教育的目的旨在通过体智、德美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促进幼儿在成长期生理、心理、智力、性格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随着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幼儿健康心理培养的问题。然而对幼儿的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幼儿园,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家园共育的现状

在现实中家园共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家长与教师的地位存在不对等的现象,很多情况下很少有家长能够提出客观、中肯、有意义的想法和建议,过于重视教师的想法;教师家长的育儿观念不一致,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学校教育理念难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延续和巩固,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上述问题均因家长与教师之间未能实现有效配合,使家园共育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家园共育新模式,为顺利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助力。

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在展开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把握好幼儿教育的有效性非常重要,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需要幼儿教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展开更加高效的教育活动。幼儿园里教师都是经过专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明白科学育儿以及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幼儿的家长却不是都会懂得这个道理,有的家长认为将幼儿送到幼儿园以后教育、生活便是教师和幼儿园方面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家长只要负责幼儿在家期间的起居饮食便可,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想以家园共育的形式展开教育工作便非常困难。因此,幼儿园和教师便应当促使幼儿家长切实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以高效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进行良好的衔接和配合,以此才能真正地为幼儿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家园合作长效机制

随着儿童心理特征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幼儿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会出现异于从前的显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根据幼儿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育方法,并关注幼儿持续性的特征。首先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文化素养,加强幼儿心理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使自己在面对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干预,从而将幼儿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在萌芽状态中。其次,综合考虑幼儿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积极组织亲子互动主题教育活动以促进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良好沟通,进而激发家长配合教师教育的内驱力,为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打好基础。

(二)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及时开展家园共育教育活动

一般有四种方式:一是有选择地约见家长,以解决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以家长开放日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各种活动,了解幼儿一日在幼儿园的各种动态;三是积极组织园外活动。比如,组织幼儿慰问公交车司机环卫工人等,以丰富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四是积极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咨询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管理与教育中。

(三)全面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需要有耐心,要认识到对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点滴做起,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也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体现在家庭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中。首先,教师应根据幼儿教育内容,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内涵,明确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各个活动目标。例如,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告诉幼儿游戏的规则,然后让他们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要让幼儿指导做事是有规则的,不是随心所欲,还要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又比如,在公共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以此培养儿童社交能力。其次,发挥家庭教育的主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培养幼儿宽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还要给家长不定期展示幼儿在园内的日常学习状况,借助新媒体技术如微信群、QQ群等有效直接地促进家长与学校沟通与交流,使家长能及时获取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四)创设幼儿心理咨询室发挥教育作用

在以家园共育模式展开幼儿心理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来探究有效的教育模式,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以及幼儿家长在执行家庭教育工作时的诸多特点,应当创设幼儿心理咨询室,以此针对每一名幼儿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展档案,将每一名幼儿在接受心理健康辅导时的心理状况变化情况都登记备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整理幼儿的心理健康相关信息。并且,针对幼儿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幼儿教师也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总的来说,幼儿心理咨询室会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环境过程中起到宝贵的枢纽作用,这更利于培养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

(五)以亲子活动增强教育针对性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后发现,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类亲子拓展活动非常有必要,在亲子拓展活动当中也更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并且,经过观察和分析笔者也发现,在很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当中都是因为幼儿家长对幼儿并未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比方说,忽视幼儿的想法、以成年人的判断来界定幼儿的对错,这样的方式缺乏客观性,并且不是十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在对幼儿展开教育活动时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幼儿家长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而通过亲子活动则能有效改变这样的情况,亲子活动能够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空间,这样也更利于教师与家长配合、对幼儿的健康心理进行培养。

例如,在实际展开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一些亲子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比方说,设计活动“你是我的眼”,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幼儿和家长的肢体语言来促进彼此情感上的沟通,帮助幼儿和家长建立起一个信任机制,引导家长和幼儿能够站在彼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活动的主要步骤为:幼儿用手绢蒙上双眼扮演盲人,而家长则作为向导为幼儿指路,看看哪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在活动结束之后幼儿和家长还要讲一讲自己对活动的看法,是否能够发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以此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进一步实现高效的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心理健康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