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21-01-07甘肃省镇原县中原乡姜白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阅读教学语文

■甘肃省镇原县中原乡姜白小学 刘 晖

随着新课改内容的推进,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变为了素质教育。现阶段,小学教学中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单单是提高成绩。在小学语文中,语文阅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板块,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产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进入严肃的课堂,很容易在接触文字时丧失兴趣,从而不愿意学习语文。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能够对课程学习保持热情,应当将趣味教育融入教学中,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生在趣味课堂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将趣味性和教育性有机融合,能够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拥有不断探索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教师在应用小学教材授课时,要提前在备课时就将富有趣味性的“点”融入课程教学的“面”中,这样才能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在小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一)创造积极的阅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不宜将课堂氛围营造得过于严肃,相反,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良好的阅读环境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中每节课只有40分钟,而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这几十分钟,帮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学会自主阅读,培养其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学校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已经阅读过的书籍放置在图书角中,然后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再互换读物。这样一来,读书成了同学们互相交流的话题,在课外他们会自主阅读,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

(二)传授文章的阅读技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选择合适的读物以及拥有正确的阅读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阅读材料和课本课文,通过对课内知识的解读来传授相应的阅读技巧。在语文课本上,每个单元结束后都会有相应的阅读部分,教师需要传授学生关于诗词、文言文、小说、散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的阅读技巧,这样才能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讲讲对于这篇寓言故事情节的理解,并自主讨论从中获得的启发;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也可以先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书,最后集中讨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最后也要对学生不同的想法做出总结,找到他们具有特色的地方,采取鼓励或奖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信。

(三)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列举身边的例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主融入课文所描写的环境中。例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熟知的名篇《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用十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少年刺猹的场景,其中还有关于雪地、沙地、瓜田等场景的描写。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将课文中的场景与学生所经历过的场景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进行合理想象,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带入情感,进行主动阅读。还有一些经典诗词,例如,李白的《赠汪伦》等,来时可以利用这些有多个人物的诗词,让学生合理展开想象,带入内容场景中,设身处地地体会所处人物的思想感情。另外,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扮演文中人物角色,在声情并茂的场景还原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适当加入动作进行延伸。这种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在阅读中的理解。

(四)尊重学生的不同认知

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具有活跃的想象力和积极性,教师就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趣味阅读教学,尊重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理解。语文中的阅读不仅仅是“读”,更重要的是“品”。所以学生在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时,教师要做的是找到他们不同的切入点进行点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同样,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观点,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另一依据。所有语文的阅读理解都不是单一的,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善于发掘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对于不同文章的不同认知,并与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也可以更好地保留学生自身的想法,丰富语文阅读。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现阶段的小学教室中基本上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一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化设备,辅助自己的阅读教学。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小学教师通常会采用纸质资料,对阅读理解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讲解。这种教学方式通常会限制学生的想象能力,只是告诉了学生应当怎样阅读,未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随着新课改模式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料等,在学习到相应部分时便将这些动态化的资料同步放映出来,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营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例如,小学课文中的名篇《丰碑》,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源自真实事件。小学阶段的孩子通常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没有那么丰富,他们无法理解到上个年代革命的艰辛。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与红军长征有关的记录视频,让学生提前了解到文章发生的背景,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结语

语文教育是每个人接触的启蒙教育,语文的学习可以让人学会与人交流,而学会阅读又可以让一个人提升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材,创新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要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展开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更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会阅读真正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