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7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金山小学马爱琴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读后感想象力课文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金山小学 马爱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内容,并且开阔其身视野、提高其道德品质等,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奠定语文综合素养。写作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教师能把读写教学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更为良好的学习基础,吸纳更多语文知识内容,并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获得综合性的提高。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学都采用了相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与背诵,促使学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接触到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这种小范围的阅读教学,加上教学模式传统且单一,学生自然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起到更多作用,包括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目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采用,该方法之所以能够起到出色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巩固学到的知识内容,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强化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与表达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看出该方法仍然是以阅读为基础条件,不过在其中加入了写作训练,从而形成了读写结合的模式,相比以往单方面的阅读,更容易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内化知识,从而感受到文章中的真正情感。另外,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并不枯燥,无论在教学前还是教学后,都有相应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掌握更多读写技巧,包括词语、成语以及句子的使用与表达方法。

二、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深入阅读与课堂写作

读写结合也就是先阅读再写作,教师需要严格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较为深入的阅读,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大概含义,尤其要把我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与主体思想,为后续的写作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包括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其中又有哪些令人深刻的情节?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待学生深入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首先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再根据课文内容拟出一个题目,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像词语运用、语法错误等,还有很多学生出现造句、成语乱用的情况,教师都要及时帮助学生修改,并及时指正,优化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经历了深入阅读,并深刻了解了原作者的情感,所以在独立写作文时也会迸发出同样的情绪,自觉利用学到的知识开展简短的写作练习,最终发挥出读写结合教学的作用,实现长足进步。

(二)利用阅读与摘抄积累文学素材

由于很多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写作时磕磕绊绊,使用的词语、成语也不够恰当,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素材,以便在开展写作训练时能够使用更丰富的词汇,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阅读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所以这个过程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摘抄。例如,待学生学习完某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其中较为优美、有内涵的段落与句子进行摘抄,在整个过程中分析词句中的含义,并掌握整体结构,最终为后续的写作打下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摘抄就是积累经验,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合理地应用在写作中,最终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又如,在学习有关景色的课文时,阅读是首先要进行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摘抄课文中比较重要的句子,尤其是描绘景色的词语,即时背诵,运用在今后的作文中。

(三)课文仿写促进情感体会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都有较为深刻的含义,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理解、领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给予一定指导,也要利用好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有效的推进。对于学生来说,课文仿写可以促进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也能加强其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或课文片段,开展有关仿写与续写的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挖掘课文情感,增强学生理解能力,促使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课文中的表象内容,也能感受到表象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

(四)重视读后感写作教学

读后感是教师最常用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也是最能体现原文写作精髓的方法。读后感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学生深入阅读一篇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后通过写作的形式将这些情绪与想法进行记录,最终形成一篇较为完整的读后感。读后感写作本质上并不难,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让他们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内容,把握阅读中心,然后再开展读后感写作,从而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五)利用读写结合激发学生想象力

很多学生之所以写不出精彩的内容,就是因为缺乏想象力,写作内容整体趋于平淡,无论词语的应用,还是想要表达出的主体含义,都没有那么精彩、鲜活,甚至可以说缺少“灵魂”。因此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促使学生的写作变得灵活。其实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过程中,想象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依靠文字的描述进行联想,这就是一种想象力,包括人物的描述、景物的描述等,只有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就像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学生若缺乏想象力,就无法理解荷花的优美之处,也难以实现良好的学习的效果,这就是想象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六)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写作手法训练

不少小学课文都采用了小说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要深入思考人物特点,这也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为学生后续的写作训练提供基础。阅读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量,而写作手法与表现手法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合理思考课文的人物特点,并进行后续的写作,从而起到一定的写作训练效果。

(七)品读经典语句,写出喜欢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颇为经典的文章、语句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语句,同时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上,紧接着让学生写出喜欢该语句的原因,通过这个简单的过程,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无论课文还是短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选择最喜爱的句子,并写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虽然表达得可能不够充分,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促使学生的表达能力获得提升。

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将读与写的教学融合在一起,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读写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读后感写作、课文仿写或续写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探索更多的读写技巧,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科目,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并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促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进步。

猜你喜欢

读后感想象力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看见你的想象力
背课文的小偷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打开新的想象力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