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7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朱绪海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本课学习效果德育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 朱绪海

历史课程的教学起到了丰富学生认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历史变更过程中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历史课程教学以新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率,是非常科学且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的积极性是强化学习效果的主要动力。在新课标的发展模式驱动下,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运用新颖、科学的教学手段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感受历史学习乐趣的同时,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将相关知识吸收与理解。创新教学形式中情景教学法的发展和运用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并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科学性的设备,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深入历史课程学习内容中,以此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教学中,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其兴趣较弱。教师即可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下,对本课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主动进入学习内容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及其生动性等综合优势,是丰富学生认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结合夏、商、西周青铜业制造的基本史实及其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进入课程学习中,进而初步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并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渊源。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能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开发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常常局限在教材范围内,导致学生的学习途径与学习范围过于狭窄。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作用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搜集更加全面且有效的历史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原有历史学习基础上将学习范围与学习内容有效拓展,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初中历史“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教材内容以《红楼梦》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思想内容与创作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学艺术是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为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性的特点,搜集更多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除此之外,为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结合学习目标自行搜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同时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分享各自搜集的学习资源,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扩大学生认知范围的教育目标。

三、巧用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微课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应运而生的创新形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短小精悍的视频或课件等形式,为学生展示部分学习内容,以细致的讲解与综合性教学形式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现代教育技术中极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将微课教学形式运用至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广泛,教师可以将其运用至历史教学的多个环节中,使学生在微课这种创新形式的学习途径中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同时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初中历史“北宋的政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利用微课的优势作用,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措施及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以微课的形式为学生设计课件。其中不仅要包含教学重点中的关键问题,还要注重以丰富的资料辅助微课教学形式的开展,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德育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教育目标,教师将德育元素渗透至初中教学的多项学科以及教学方式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中,以引导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指导红军长征的原因以及遵义会议的内容为主要教学目标。针对本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将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爱国责任感及使命感等核心素养教育元素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元素,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中国红军长征路线等内容为学生展示出来,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与感受。因此,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工作,是强化德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五、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难点,由于时间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符等综合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对很多难点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对此,历史教师即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感兴趣且接受能力较强的方式,将重点体现在信息技术中,使学生直观地学习历史知识,突破历史难点。例如,在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中,以洋务运动的概况为教学重点,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为教学难点。在针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教学中,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在评价期间无法根据其重点进行分析。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以及内容等进行突出体现,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内容确定评价方向,从而提升运用辩证发展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总之,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历史知识,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本课学习效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莲心宝宝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