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探究有效策略研究

2021-01-07厦门市第三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芹菜电池科学

■厦门市第三幼儿园 梁 婷

一、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操作与思考,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

在以往的幼儿科学教育中,很多时候幼儿都是以聆听者的身份出现,教师则针对特定的教育内容以灌输式的方式教授幼儿。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缺乏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充分参与,这样不仅无法促使幼儿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难以形成持续的科学探究热情,而且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幼儿理解与掌握起来也存在极大的难度。这样的科学教育质量如何自然不难想象。基于此,我认为幼儿教师应当做出改变,积极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改为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以此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心,如此,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才能得到充分提升。

例如,在某次的“浮沉实验”中,我不是立刻告诉幼儿什么是浮沉现象,而是为他们提前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像积木、卫生纸、瓶盖、石头、弹珠、煮熟了的鸡蛋、米粒等,与此同时,还为其提供了一盆清澈的水,然后便鼓励幼儿率先预想这些已经有的材料放在水中哪些能浮起来,哪些又会沉下去。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不少幼儿纷纷猜测积木、卫生纸、瓶盖、米粒等材料放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上,而一些比较重的材料,像石头、弹珠、鸡蛋等则会沉到水里。待到他们有了猜想之后,我又鼓励他们尝试着进行操作,即将上述材料一一置入水中,看看之前所猜想的是否正确。幼儿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积极主动地操作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之前的猜想很多都是正确的,有的材料确实是漂浮在了水面上,而有的材料则沉到了水里。以此为基础,我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着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同的材料在水里会发生不同的沉浮情况呢?”有的幼儿猜测是材料大小的因素,但面积较大的卫生纸和较小的米粒都漂在水面上,显然这一猜测不成立,有的幼儿猜测是材料重量的因素,加以实验与对比分析,很快便证明了这一猜测的正确性。如此,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分析与思考,便对“浮沉现象”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刻的认知,而这显然要比我们教师直接灌输与讲解更能使其产生深刻印象。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探究之于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二、加强教师的科学性指导,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

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幼儿去自主探索与发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就要被忽视。须知,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可以自主思考与开展科学探究,但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原本预期与设想的科学探究活动难以有效开展下去。试想,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如何能够获得科学意识及其素养的有效提升与发展呢?为此,我认为幼儿教师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还应当科学合理地介入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给予幼儿恰当的指导,以让他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并切实从中有所获、有所得、有所进步与成长。

例如,在某次“变色的芹菜”科学探究实验中,我提前为幼儿准备好了常见的芹菜,还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用颜料制作自己喜欢颜色的彩色水,并将其放置于细长的瓶子中。之后,将之前准备好的芹菜放置于瓶子之中。对于科学探究实验,本意是引导幼儿发现芹菜也变了颜色,让大家了解植物中也有像吸水管似的小管子能把水分送到植物的叶子中的科学知识。但是,在将芹菜放置于瓶子之后没多长时间,生性活泼好动的幼儿便待不住了,一个个迫不及待地问“为什么芹菜还没有变颜色”“是不是这个芹菜不新鲜了,所以不变颜色”,有的幼儿甚至将已经放置于瓶子中的芹菜拿出想换一根新的芹菜。针对这种无序的局面,对于他们迫切想要看到结果的心理,我及时介入,抚慰幼儿焦急的心理,告诉他们芹菜想要施展魔法变成其他颜色得有一个充足的“准备”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可以先耐心等待,不急躁。就这样,幼儿焦急的心理得到了很好的抚慰,随着时间的逐渐推进,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发现原来鲜绿的芹菜果然变成了自己之前所调配颜料的颜色。以此为基础,我再顺势告诉幼儿关于植物中也有像吸水管似的小管子能把水分送到植物叶子中的科学知识,幼儿理解起来自然也便更加容易接受。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教师的适时介入与科学引导,能够让科学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下去,这是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的重要助推力量。

三、借助家园合作统一力量,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

幼儿园是幼儿系统接受知识的场所,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只需要重视幼儿园教学工作就可以了。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家庭及其家长在引导与教育孩子方面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此,幼儿园教师若想切实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素养,让幼儿能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并能对其进行科学探究与积极思考,离不开家庭及其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可以说,家园合作,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是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某次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积极同幼儿家长取得沟通与联系,由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家里需要使用电池的物品,像手机、手电筒、钟表、遥控器等,并尝试着拆装这些物品中的电池。这个时候,幼儿会发现原来电池型号竟然有那么多,而也正是在认真观察与拆装电池的基础上,大家会发现电池有“+”“-”两极,若是能根据电池的“+”“-”两极正确安装,那么电池就能发挥出作用,若是安错了方向,手机、手电筒、钟表、遥控器等物品都无法正常使用。以此为前提,家长还会提醒孩子废弃电池应放到指定位置的原因所在,并在实际生活中对该行为进行执行与落实。如此,家长充分参与到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融洽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对电池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

科学是带着幼儿接触与了解外界事物的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幼儿才能获得蓬勃发展,拥有持续向上的生长力。为此,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探索优化幼儿科学探究教育质量的方式,以让幼儿切实从中获得良好的科学启蒙,在建构起科学探究世界认知的同时,能对日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猜你喜欢

芹菜电池科学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芹菜也会“变脸”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亦食亦药话 芹菜
芹菜百合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