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2021-01-07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林则徐教师应历史

■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 郝 霞

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文化教育的氛围并不浓厚,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科的文化教育功能受到了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应从传统文化渗透这一角度入手,打造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在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获得健康发展。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历史学科的文化知识。而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历史教师开始关注自身学科的文化教育功能,也愈发关注传统文化在自身课堂中的渗透与运用。在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中,不少教师加大了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力度,突出了两个方面的教学意义。

一方面,历史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让学生在获取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寄托。尤其是初中生处于非常关键的成长阶段,他们的精神世界容易遭到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历史教师应承担起武装学生精神世界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最终获得个体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历史教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可让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发展。历史教师本身就承担着加强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教育任务,而历史课堂则是教师完成这一教育任务的重要平台。初中历史教师应全面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站在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历史学习,让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成绩。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承载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师应依托教材,加大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新时期历史教学的健康、创新发展。

(一)从历史人物身上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杰出历史人物,学生可从他们身上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因此,历史教师可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向杰出的历史人物学习。教师也可选择从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挖掘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渗透到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引领他们形成高尚的品质。比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剖析,了解他的人物本质、性格特点,建构起一个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然后使其在历史杰出人物的楷模作用下,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与道德品质。

在这一课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中,教师要同时实现历史知识教学目标与文化教育目标,则可指导学生围绕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对林则徐进行人物分析,领悟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家国精神和民族情怀。学生可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与“林则徐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资料,深入剖析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为了增强这一教学活动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教师可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林则徐受命禁烟后,又投入奋力抗英的行动中,最终成了名臣和民族英雄,但也正因为他这样的举动,他成了朝廷眼中的罪臣,经历了五年的流放生活,你们认为林则徐身上体现了什么传统文化精神?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这些问题可让学生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既可深刻理解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又可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有利于学生从知识层面、文化层面获得健康发展。所以,教师从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可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开展。

(二)在文化差异视角下渗透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为学生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教师站在文化差异的角度,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注重将西方的优秀文化引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差异意识,塑造他们优质的文化品格。例如,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当时唐朝繁荣的文化,初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并使其形成一定的文化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唐朝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针对性地了解当时传入了中国的西方文化。比如玄奘将佛教文化带回了长安,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可对这方面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体会当时唐朝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旨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当时传入了其他国家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日本带回了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优秀典籍、建筑技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生可在学习这些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当时的中西方文化进行有效对比,使其逐渐形成比较鲜明的中西文化意识,并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

又如,在“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站在文化差异的角度,对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西方的科技文化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在这一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传播观念,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弘扬与发展这一重要的文化传播措施产生认同感,使其自觉地承担起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三)在信息化背景下灵活渗透传统文化

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师提高自身学科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为了实现历史学科的文化教育目标,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历史教学,并在相应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巧妙地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明朝科技文化、建筑文化、文学艺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明朝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围绕“明朝文化”这一中心词建立起思维导图,将明朝当时的优秀文化内容填充到思维导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可系统地展现明朝传统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明朝文化繁荣发展的局面,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升其综合文化素养。又如,在“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到搜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自主地从网络上搜集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包括传统节日的起源、文化习俗等。学生在搜集完毕之后,可对其进行系统的整合,建构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系统地认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接受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长此以往,学生的历史素养、文化素养都可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综上可知,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目前历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初中历史教师应遵循这一趋势,对现有的历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即教师应通过不同的途径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既可以学好课堂上的历史知识,又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实践证明,初中历史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来,改善了历史教学现状,让历史教学突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焕发了较强的发展活力。

猜你喜欢

林则徐教师应历史
《林则徐》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林则徐禁烟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历史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