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住培医师如何做好科普活动的几点心得

2021-01-06李俊雄周丽娜刘桂珍闫翠娜胡凡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住院医师听众

李俊雄,周丽娜,刘桂珍,闫翠娜,胡凡*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 200062)

0 引言

笔者作为上海市的一名住培医师,深感荣幸。上海市自2020 年率先实行了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且一直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前端,拥有较完善的各项制度和政策,以及人才培养方案[1]。使得住培医师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而普陀区中心医院作为上海市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单位,也是一所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单位,为住培医师提供了众多渠道,完善自我。如上海市住培医师科普月月讲活动、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文、公益活动进社区等,这些都为打造更加合格的住培医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住培医师参与科普活动提供了众多机会。以下仅是笔者在参与众多科普活动的同时,做出的几点心得。

1 线上线下总有一款适合你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自媒体平台或者公益课堂等方式向患者传递医学健康知识,科普也逐渐发展成为年轻住培医师展现个人魅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形式。但是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及教育背景造成了不同性格的住培医师。有的住培医师平时比较害羞,面对很多人的情况下大脑一片空白,明明肚子里面有很多墨水但是十分怯场,私下交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当被“围观”的时候就局促不安。其实这种人并不占少数,因为大多数住培医师都是大学刚刚毕业,对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此时可以选择在公众号等自媒体发送科普文的方式进行科普活动,把自己想说的,自己想要介绍的东西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公众号进行医学科普具有普及性、时效性、可连续性、可交互性等优势;当然在医学科普公众号创作,对住培医师网络技术、构思创新、美学方面都有要求,文字创作需以内容为本,要求专业和准确,并叙述手法上加入故事性,同时要做好后期服务[2]。

当然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备在公众面前说话的勇气,而且这个是可以通过长期锻炼获得的,从配角做起,鞍前马后,慢慢锻炼,总有一天能够自信地站在群众面前进行科普。与此相反,有些人觉得自己文笔不好,不能够好好的坐下来好好写一篇科普文,反而喜欢与人交流接触,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参与医院的各种公益组织,为公众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不过有些人认为这些都不适合自己,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科普可做,没有活动可参加呢?当然也不是,毕竟奥斯卡也有最佳配角奖,不管是从事科普活动的那个环节,我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2 将心比心生动主题打动你

万事开头难,对于主题的选择就更加难上加难。科普主题千千万,到底哪个才好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一次科普,主题首先要适合自己。就笔者而言,讲自己熟悉的领域会更适合自己。笔者是刚刚完成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住培之初就加入了医院住培医师科普讲团,也很代表医院多次前往社区进行科普活动。因为本专业是针灸推拿,所以第一次就选择了针灸推拿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主题。但是通过讲解后发现,自以为得的时候听众并没有很满意,因为针灸中那些经络穴位理论、那些配伍原则对老百姓来说有点深奥,部分内容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加上自己生涩的讲说,这样一来他们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科普预期的效果。

所以除了适合自己,将心比心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因此适合听众这一点也很重要。于是在第二次进社区的时候笔者选择了中医体质与健康这个主题。首先作为一名中医医师,对于中医比较擅长,对于老百姓来说中医也比较接地气。其次关于中医体质这个话题,大家都很感兴趣,一感兴趣就比较能够用心听你讲了。其实对于听众这个主体,主题的选择就要看听众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普陀区中心医院除了在社区进行科普活动外还有病房、门诊、地铁站等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我们一般会根据听众需要,事前张贴海报,告诉时间、地点、主讲内容等主要信息。如夏季手足口病高发期,我们会在儿科门急诊进行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预防调护等知识的科普;神经内科门诊会有许多因为脑梗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但是对于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很多患者都有疑惑,因此我们准备了阿司匹林的相关知识在神经内科门诊外进行科普,并通过公众号微信推送的形式将主要内容整理为图文形式,方便学习。

3 博采众长多种形式配合你

做科普不管是公益课堂还是科普文章都要使用浑身解数来配合自己的“表演”,听众喜欢、受众爱听爱看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兴师动众,耗资不菲,结果问津者无几,这就失去了我们活动的初心。因此,我们要博采众长,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取长补短。

就拿公众号推送来说,我们刚刚起步的时候,内容很单调,排版也很单一,可想而知阅读量很少,但是通过学习其他兄弟单位以及其他非医学公众号,我们逐渐丰富了我们的内容,汇通中西,与时俱进。排版也变得多样了,图文并茂,从视觉上吸引读者,从内容上俘获读者,正如那句: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对于科普讲堂,我们可以不拘泥于一个人说的形式,采取表演式、相声式、访谈式等多种表达方式[3]。在现场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问题让听众主动参与,现场问卷的方式让听众主动问你问题,以生活中真实事例或场景讲述等方式调动现场氛围。如我在中医体质与健康的科普活动中以两个胖子一起体检的故事(有一天,胖子A 拿着体检单碰到了胖子B,两人一看,发现两个人的化验结果竟然如此雷同,他们罹患同样的疾病,难道仅仅是缘分吗?不不不,当然不是,胖子啊,这都是痰湿质惹的祸啊)引入痰湿体质。中途让听众们自行填写事先准备好的体质自评问卷,填完问卷后听众们就会带着自己的疑惑认真听你关于中医体质归类以及调护等内容的讲解了。

4 齐心协力住院医师支持你

做好科普,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因此做好这件事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发挥每位住培医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科普工作的队伍中来。

当然做好科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应该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功底,因为我们不仅仅是科学的扬声器也是谣言的粉碎机。对于科普路上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拿出来跟我们的团队一起探讨。之前有一个学姐要做一个针对中年教师的科普,苦于没有合适主题的时候就在微信群里发愁,此时一名小伙伴就针对中年教师的职业特点给出建议讲“肩周炎”,主要内容想好了又有一名小伙伴还给取了一个很时髦的名字《预防教师职业病,从肩(jin"er)做起》。通过小伙伴们的配合,学姐这次关于肩周炎的科普讲座获得了一致好评。中国早有古话:人心齐,泰山移。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会把科普这件事做好。

5 结论

当前,我国市场上共有超过100 种医学科普期刊,种类众多,竞争激烈,而且,从20 世纪末开始,包括微博、微信、社交网站、播客、电子书、电子报、网络杂志等在内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对传统大众健康传播媒介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满足大众对医学科普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在健康传播工作中发挥优势,提供普通群众喜闻乐见又有社会需求的医学科普内容,是医学科普需要解决的问题[4]。作为医务工作者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重要责任,也是一项神圣使命[5]。实践证明医学科普不仅仅可以帮助更多的普通群众,对于医务人员自身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也大有帮助[6]。当下科普人员太多,普通群众并非专业人士对于医学科普的甄别能力有限,同时一些医学生科普技能也不足是当今医学科普的一大问题现状[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普之路,道阻且长,但是有医院作为坚强的后盾,众多前辈的指引,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的更好,把科普做得更接地气,更大众化,做到: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会就做、一做就灵。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住院医师听众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我是天文演说家——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科普活动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