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致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1-06毛庆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五味子性肺炎阿奇

毛庆东

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具有病程长、病情重等特点[1]。西医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重症或难治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疗程10~14 d[2]。但是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及激素使用过多会导致患儿体质下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随着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与相互渗透,中草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逐步显现出独特作用尤其是在早期干预、改善预后等方面。人参五味子汤出自《幼幼集成》卷三,具有益气健脾、益气补中的功效,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3]。本研究对经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证的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患儿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症特点采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干预,旨在探讨中西医药结合该病治疗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芜湖市中医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经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证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11个月至13岁,平均(6.59±1.34)岁;病程3~12 d,平均(4.35±1.88)d。观察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1个月至12岁,平均(6.71±1.29)岁;病程4~11 d,平均(6.51±1.76)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中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4]。

1.2.2 中医辨证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中肺脾气虚证,咳嗽无力,食少纳呆,动则汗出,气短懒言,久咳不止,痰稀薄或白,神疲乏力,面色淡白,便溏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5]。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1个月至13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排除标准 (1)非肺脾气虚证者;(2)气胸、肺不张及中度胸腔积液者;(3)先天性心脏病等器官疾病;(4)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重症者;(5)口服中药困难者;(6)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阿奇霉素注射液(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10 mg/kg,每日1次,连续滴注5 d,停药3 d。根据症状与体温变化调整用药方式,若无明显变化,则再继续相同剂量静脉滴注3~5 d;若体温正常,则改为口服阿奇霉素颗粒(湖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10 mg/kg,每日1次,连续3 d。有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他啶或头孢曲松等联合抗感染,根据病症给予糖皮质激素、吸氧、退热、化痰、止咳及补液等综合治疗。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药方组成:人参、五味子各6 g,白术9 g,生甘草3 g。有发热者加连翘、金银花、大青叶各5 g;咳嗽者加桔梗5 g;痰多者加川贝5 g,半夏6 g;喘息者加紫苏子5 g等,加水煎煮。根据年龄酌情减少药量,其中3岁及以下取汁100 mL,4~6岁取汁150 mL,6~8岁取汁200 mL,8~14岁以上取汁250 mL,每日1剂,分两次早晚饭后温服。

以上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统计疗效。

1.6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治疗时间。(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统计两组治疗前后1周中医肺脾气虚证评分。主症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喘息,次症包括神疲、纳差、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按无、轻度、中度、重度评分为0分、1分、2分、4分。(3)统计两组治疗前后1周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处理(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使用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4)不良反应:统计两组在治疗期间恶心、呕吐、上腹部等不适发生情况。(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1.7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肺脾气虚证减分率下降>95%;(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肺脾气虚证减分率降低70%~95%;(3)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肺脾气虚证减分率降低30%~70%;(4)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有恶化趋势,肺脾气虚证减分率下降<30%[6]。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体温平稳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肺脾气虚证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肺脾气虚证评分改善比较分)

表2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肺脾气虚证评分中主症与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主症与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表3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3例,呕吐2例,腹泻2例,其他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4例,呕吐2例,腹泻2例,其他2例。两组不良反应患儿均未给予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另检查肝肾功等未见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10/45),对照组为17.8%(8/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表4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儿童肺炎常见致病原,由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难治性或重症肺炎,不利于患儿预后[7]。发病机制除上皮细胞吸附、直接损伤外,还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8]。阿奇霉素属于第2代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抗生素,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对其耐药性逐渐增加,因而联合中药治疗成为此类疾病治疗的趋势[9]。

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中医学“外感热病”“肺炎喘嗽”范畴。病因病机为“热邪入里,炼津成痰,痰热壅肺”[10]。治疗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宣肺祛痰为治则[11]。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主症与次症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采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治疗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患儿,可明显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所选用人参五味子汤是由生脉饮和四君子汤加减而来,方剂中人参补脾益肺、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益气,白云苓健脾安神,五味子益气生津、敛肺止汗,麦冬养阴清热、生津润肺,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理气化痰功效[12]。另根据临床具体症状如发热加连翘、金银花及大青叶以清热解毒[13],咳嗽加桔梗以开宣肺气止咳,痰多加川贝以润肺化痰、半夏以燥湿化痰,喘息加紫苏子以降气平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白术内酯Ⅰ具有健脾、抗炎作用,五味子多糖具有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作用[14-16];另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连翘、大青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金银花提取物具有解热抗炎抑菌作用,川贝、半夏提取物具有祛痰作用,紫苏子提取物具有平喘作用等[17-19]。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另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升高[20]。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对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患儿给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治疗,可明显促进炎症指标改善,且安全性较好,表明该方剂组成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与刘霞等[21]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对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患儿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给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药物相互作用,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加快发热、咳嗽等症状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且安全性较好。本研究中的西医诊疗与中医个体化辨证施治相结合,或将可能为其合理诊疗提供新的临床思维,值得临床借鉴。但本研究样本量小,在收集数据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进一步寻找循证依据加以完善,以获得精确的结论。

猜你喜欢

五味子性肺炎阿奇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阿奇,出发
我家秘方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五味子浆果酚类成分提取与分离鉴定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