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与分析

2021-01-06张凌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肾衰肾功能静脉

张凌芳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 引言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无尿、少尿、脏器损伤,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当前临床首选血液透析疗法,旨在排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报告显示,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满意度。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指肾功能急剧下降至正常的10%或以下,伴氮质代谢产物排泄障碍和水、电解质酸碱失调的临床综合征。狭义的ARF仅指急性肾小管坏死。目前认为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每日分别剧增1~2 g/L及10~30 g/L以上,可以确定ARF的诊断[1]。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4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6~73岁,平均52岁;病程3~70 d,平均15 d。均符合ARF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有少尿,无尿,尿毒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1.2 治疗

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摄入量应严格控制,采取“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避免因液体量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高血钾是急性肾衰竭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故防治高血钾极其重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者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易消化食物。在抢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插管,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几率。若已有感染,应选用高效或对肾脏损害较小的抗生素,其用量也应减少,一般应根据血肌酐值及药物半衰期而定。

1.3 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36例,好转例3,迁延为慢性肾衰3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休息与卧位

急性肾功能衰竭应严格卧床休息,以增加肾脏的血流量。卧位以能够进行最大换气及舒适为基准,可采取半卧位及坐姿,使身体前倾;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以去除呼吸道分泌物;抬高水肿的下肢,避免体液滞留。

2.1.2 营养与饮食

高热量饮食[35~50 kcal/(kg·d)],供给足够的蛋白质[0.5 g/(kg·d)],最好选用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牛乳、鱼肉等,以维持负氮平衡;鼓励经口进食,并限制液体、钠与钾的摄取;如果不能经口进食,可用鼻饲法间歇性灌注,也可用泵持续滴入要素饮食;全静脉高营养法(TPN),经中心静脉导管或动静脉外瘘管输入静脉营养液,宜注意插管时无菌操作及液体负荷过量;严格记录饮食种类及所含脂肪、蛋白、糖的热卡量。

2.1.3 维持出入量平衡

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包括尿液、引流液、呕吐物、出汗等,评估有无容量过多的症状;观察每天的体重变化,测体重1次/d;以尿液排出做依据,密切观察补液量是否合适,可参考以下指标:每日体重下降0.2~0.5 kg。血钠保持在130 mmol/L。如血钠明显降低,则提示可能水过多。中心静脉压>1 kPa(10 cmH2O)、颈静脉怒张、水肿急剧加重、血压增高、脉压增宽、心搏增强等表现,提示体液过多。指导病人维持出入量平衡,预防因呕吐、腹泻、大量出汗所造成的体液过度丧失。

2.2 症状护理

常规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体重,有条件可予24 h心电监护仪监护。危重征象的观察,高血钾是急性肾衰病人常见的致死原因,应密切监测心电变化。一旦出现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心电图显示高尖P波和QRS波增宽等高血钾症状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急救药品,并根据医嘱准备透析物品。水中毒是急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发现病人有血压增高、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脑水肿表现,或肺部听诊肺底部啰音、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等肺水肿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

2.3 血液透析的护理

透析室内必须严格执行定期清洁与消毒制度。透析前向患者说明透析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以避免病人紧张、焦虑。嘱患者排尿,并测体重和生命体征。透析过程中应观察:(1)有无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热原反应、头痛、呕吐、肌痉挛和过敏反应等现象;(2)血液和透析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血液分层或凝血现象;(3)生命体征有无变化;(4)透析装置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5)及时采集血标本检验。透析后2~4 h内避免各种注射、穿刺、侵入性检查。24 h内复查血液生化并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血压、脉搏,注意有无出血倾向、低血压、心力衰竭、动静脉通路的血流量以及局部有无渗血。做好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和各种急救用物及药品的准备。

2.4 预见性观察

2.4.1 预防褥疮的护理

协助病人翻身,2 h翻身1次。每日用50%酒精按摩骨突处及受压部位,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

2.4.2 水中毒

是急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发现病人有血压增高、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脑水肿表现,或肺部听诊闻及肺底部啰音伴有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样痰等肺水肿表现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2]。

2.4.3 高血钾

是急性肾衰竭常见的致死原因。应密切监测心电变化,一旦出现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高血钾症状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急救药品,并根据医嘱准备透析物品。

2.5 预防感染

患者最好住单人病房,对病室进行消毒隔离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严格施行床边隔离和无菌操作,以防交叉感染;加强各种留置导管护理,留置导尿期间,会阴护理2次/d,定期尿培养,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拔管后做血培养;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保持皮肤清洁、无破损,防止压疮发生。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指的是肾脏功能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其中因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引起的肾衰,表现为尿路梗阻、少尿、血尿素氮升高,属于肾后性氮质血症的范畴。该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扩容,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并尽早开展透析疗法,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肾功能。实践证实,治疗期间做好护理配合工作,能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护理路径是新型的护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除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外,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临床护理更加具备前瞻性和计划性。该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但能优化诊疗行为,提升服务质量,还能减少医疗成本,改善护患和医患关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高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危险并发症[3-4],可以减少病死率.早期充分透析可以降低死亡率;早期内科治疗,适当补液,缩短少尿期,可以降低死亡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感染,可以降低死亡率[5]。

早期透析的指征:①少尿或无尿2 d;②尿毒症症状;③血肌酐≥442 μmol/L;④血钾≥6.5 mmol/L;⑤代谢性酸中毒,CO2CP≤13 mmol/L;⑥有脑水肿/肺水肿病因治疗是急性肾衰治疗的首要环节。全部肾前性肾衰及部分肾后性肾衰(3例)病因治疗后治愈。主要内容包括:补足血容量,抗感染,抗休克,抗过敏,解除梗阻[6]。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紊乱增加急性肾衰患者死亡率。所有死亡病例都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明显的氮质血症和持续的电解质紊乱[7]。大多数药物的效果在临床上得不到证实,也不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但在急性肾衰的不同时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预防ARF,减轻ARF严重性,缩短ARF病程[8]。加强病人自我认知,以减轻其焦虑;鼓励病人说出其感受及顾虑;讲解使用监护仪器及经常评估的重要意义;进行所有的实验及操作前先给病人做解释;讲解限制液体及饮食的目的[9-10]。讲解透析的必要性及预期效果;适当时尽可能让家属参与护理,有助家属出院后实施护理计划;随时评估病人情绪状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给予精神及心理支持;提高自我保健知识。

猜你喜欢

肾衰肾功能静脉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