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研究现状

2021-01-06王一妃陈亚楠林翠霞利越萍姜孟涵

护理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护士

王一妃,陈亚楠,林翠霞,利越萍,姜孟涵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250355

护理的本质是关怀[1],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2],也是重要的护理软技能之一[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4]中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也指出,全面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和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能力建设,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临床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6],他们不仅是人文关怀护理的直接提供者,也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其对病人的关怀护理质量,影响病人满意度与护患关系[7],也会对实习护生产生深远的影响[8]。目前,国内外关于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主要针对临床护士、护生等群体,本研究主要阐述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现状,探讨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措施,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

1 相关概念

1.1 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护理教师是兼具护士和教师的双重身份的护理人员,即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9],他们接受教学委托,根据教学大纲,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对护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并通过示范教学活动向护生传授知识,增强护生情感和临床技能[10-11]。

1.2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最早由美国护理学家Leinineg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将人文关怀定义为为协助、支持、尊重他人或组织,以满足其需求,从而提高其生存条件的活动或行为[12]。Watson[13]认为,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或责任,是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其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爱的互动。范宇莹等[2]提出人文关怀是通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及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即以人的发展为本。

1.3 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升的人的内在素质,是护士秉承人性、德性,融合体力、智力、知识、意志等为一体的内在素养,其外在表现形式为自觉、创造性地服务于病人的实际工作本领和才能[14-16]。人文关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一名护士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2 人文关怀测评工具

目前,用于测评护士人文关怀的测评工具多由国外学者研制,而我国学者主要对国外成熟的测评工具进行翻译、修订,自行研制的测评工具较少。研究者们可以根据所需测评的人文关怀的行为、能力或品质选择相应的量表,目前较为常用的量表主要有关怀评估问卷(Caring Assessment Report Evaluation Q-sort,CARE-Q)、关怀行为评价表(Caring Behaviors Assessment Tool,CBA)、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ssessment Scale,HCANU)和人文关怀品质量表(Nursing Caring Characters Assessment Tool,NCCAT)等。CARE-Q是国外首个测评关怀的测评工具,由Larson[17]于1984年研制而成,共6个维度、50个条目,可自评或他评,主要用于评价护士的关怀行为;2006年,Lee等[18]翻译修订,形成了该问卷的中文版本,该量表最初用于癌症病人,用以测评护士或病人对护理人文关怀行为重要性的评价,目前已被用于多科室病人与相应护士对护理人文关怀行为的认识等[19-20]。CBA是Cronin等[21]根据华生的人文关怀理论及其十大关怀因素研制的测评护理人文关怀行为的他评量表,也可以用于评价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质量,包括7个维度、63个条目;中文版CBA由我国学者刘义兰等[22]翻译修订,并将量表简化为6个维度、53个条目。以上两个量表均可用于慢性病病人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测评[23]。CAI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关怀能力测评工具之一,是由Nkongho[24]编制的,用来评价护士关怀他人的能力的自评量表,包括认知、勇气、耐心3个维度,共37个条目;我国多位研究人员[25-27]对CAI进行汉化和改良,其中许娟[26]翻译修订的中文版CAI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2007年,黄弋冰[28]以Watson的人文关怀理论及操作性理论模型为基础,并根据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自行研制了HCANU,量表包括8个维度、45个条目,主要研究对象为护生,旨在评价其人文关怀能力水平。NCCAT是我国首个用于评价护理人员关怀品质的测评工具,由学者刘于皛[29]自行研制而成,主要用于评价护士及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3 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人文关怀能力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国内研究大多数为横断面调查,未涉及针对性的、具体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性研究。

3.1 国外研究 教师的关怀行为包括尊重学生、富有同理心、能够运用关怀沟通技巧,其人文关怀能力对学生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0]。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临床护理教师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文关怀能力是其最重要的能力[31],而且其示范作用是关怀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32]。许多学者也意识到了临床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以及其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探讨。首先,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有助于帮助护生获得关怀行为[33],而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学可能会导致护生产生冷漠、焦虑、沮丧等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不利于护生的学习能力与护理技能的培养[34-35]。其次,Alpers等[36-38]研究也证明了临床护理教师的关怀行为会对护生的关怀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关怀行为会影响护生关怀病人、同事及同学的能力。此外,护生的临床学习体验会对其日后的工作态度及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临床护理教师传授知识、展示专业精神、热情和人文关怀的能力正是影响护生临床学习体验的关键[37]。Factor等[39]在其研究中阐述了与临床护理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相适应的是建立以关怀行为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将其临床教学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人文关怀行为三者结合可以优化护生的临床学习体验。

3.2 国内研究 临床护理教师作为护生的角色模范,其在教学中表达人文关怀可为护生创造良好关怀教学氛围,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能够激发护生发挥个人的人文关怀潜能。徐丽华[40]认为,临床护理教师的关怀言行与其所展现出的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生最为欣赏的,这种关心能力的展现是价值观的融入及体现,而往往也是这种行为及情感上的触动,能够帮助护生领悟护理的艺术和价值。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工作及带教过程中展示人文关怀行为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护生形成并加深其对关怀的体验与感悟,从而将其自身对护理专业的价值观和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为自觉的人文关怀行为与能力。

人文关怀能力是临床护理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41],临床护理教师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对病人的关怀、对护生的支持与爱护,都会加强护生的专业态度和关怀行为,必须要注重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2]。巩莹等[42-44]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生感知临床护理教师的关怀行为越多,其人文关怀能力就越高,临床护理教师必须要有关怀意识及关怀行为才能为护生所感知,从而提高护生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提高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来,也有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或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或品质处于良好水平,高于一般护士;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及是否接受过相关人文关怀教育等[44-48]。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的高低对实习护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注重展现其关怀行为等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优化护生临床体验以及促进其自身及护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4 提高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建议

国内关于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首先,人文关怀测评工具的对象主要以护士、护生两大群体为主,缺乏针对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测评工具,因而无法准确、全面地对其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估;其次,国内关于临床护理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断面调查研究上,分析其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或是研究者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师资培训时穿插部分人文关怀的内容,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性研究或质性研究。针对以上局限性,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4.1 研制相应测评工具 研究者可根据人文关怀的内涵、理论以及临床护理教师的特征研制信效度高、针对临床护理教师的特异性量表,以便准确了解临床护理教师这一群体的人文关怀能力情况,为日后准确客观地评价干预工作的有效性提供支撑。

4.2 加强人文关怀培训 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培养及实践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研究者们可以通过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人文关怀的特点、培训学习需求等,制定基于人文关怀能力的系统化培训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培训,如行动学习法[49]、体验式教学法[50]、数字故事法[51]等,从而加深临床护理教师对关怀的理解、感受,进而主动实施关怀,最终有效落实人文关怀护理,提高其自身人文关怀能力。

4.3 构建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受个人、环境与行为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52]。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会对护士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护士在无形中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从而自觉学习他人实施关怀行为,提升自身人文底蕴[53-54]。例如,科室病区走廊可设立人文关怀展板,展示关怀感悟;临床护理教师在实习护生新入科时热情介绍自己及科室情况,带教期间动态评估实习护生情况,出科时进行出科教育并提出个性化建议,构建一种以人为本,关心护士、病人、护生的人文环境。

4.4 强化教学能力 临床护理教师既是护士,也是教师,人文关怀能力与教学能力都是其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带教的核心就是临床护理教师满足护生的学习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带教[55],面对不同护生的需求,临床护理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临床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以及同理心、换位思考、沟通表达能力等,才能为护生提供更好的临床学习体验及关怀体验,强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

5 小结

强化临床教学师资力量,提升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是顺应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融合大趋势的要求。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且需要学校、医院、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医院应重视培养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开展基于人文关怀能力的系统化培训,不断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从而为医院、社会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