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下介入导管室的感染防控策略

2021-01-06陈凤荣岳志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手术室导管消毒

陈凤荣,岳志丽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新冠肺炎是从2019年末于我国武汉地区爆发的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已经蔓延至全球各地,并出现突变,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目前,虽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偶有疫情反复现象。介入导管室是治疗肿瘤、心、脑、周围血管等疾病的关键场所,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多种心、脑、周围血管疾病及良恶性肿瘤患病率逐年增长,科室内来往人员较多,对科室的感染防控措施增加了一定的困难[1]。因此,为在新冠疫情期间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强介入导管室内感染防控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十分关键[2]。

1 集中人员、资源以及救治,加强介入导管室管理

(1)在新冠肺炎期间,医院介入导管室应根据科室内自身情况制定疫情时期快速反应的工作预案,其需要配合院感以及多个医务部门加强沟通,根据科室以及医院情况建立合理的手术防护执行单,将设计的多个部门的工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执行并监督,加强防控工作。

(2)对于负责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等的介入导管室在每次安排患者前需提前做好预案,对于疑似或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需在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必须采取隔离措施,如需必要可在隔离的介入导管室内进行手术治疗[3]。

(3)医院需加强对科室内患者进行管理措施,计算介入导管室内患者手术需求调整医疗资源,保证自愿合理分配,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保证患者治疗;可分批次逐层开放介入导管室,但需尽可能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4]。

2 科学防控,加强在疫情期间介入导管室的使用和维护

2.1 非新冠肺炎急诊患者的介入手术治疗

对于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手术前需注意给予患者、技师、医师以及护理人员采取二级防护措施,患者需采用医用外科口罩,也可使用不带呼吸阀的N95口罩;手术前准备完成后,如需使用C臂机或平板探测器时需注意应将其套入一次性无纺布套或者塑料薄膜套,注意治疗过程中避免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被患者体液、血液、呕吐物等污染;血管机床需铺设两层一次性床单;手术治疗中,除必要的手术治疗人员外,其余人员非必要应禁止进出手术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及时清理患者手术中的分泌物和呕吐物。手术治疗后,一次性物品应将其收集并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封口并注明放入时间,并及时送往污物通道;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清洗,并及时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手术室应在手术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并在消毒后进行空气净化半小时方可再次使用;待患者手术结束后回到病房时应对患者的分泌物、咽拭子等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患者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待患者检查结果出来后将其结果及时向介入导管室内反应,如检测结果为阳性,需立即按照确诊或疑似患者对介入导管室进行消毒,并隔离患者及其接触人员,包括相关手术、护理等工作人员,并采取核酸检测[5]。

2.2 非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择期手术患者治疗

手术前询问患者近期病史及旅行史,检查并核实患者的肺部CT检查结果,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方可进行手术。在患者进入导管室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类似的不适症状,如患者入室后无异常,可采取二级防护措施,患者需采用医用外科口罩,也可使用不带呼吸阀的N95口罩,医师、技师、护理人员更换手术专用鞋或鞋套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但如患者进入导管室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应将其纳入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类进行处理;手术开始后,所有患者、手术医师、护理人员均需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严格遵守外科手卫生要求,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核对、生命体征检测、医疗器械物品检查以及介入操作前准备;手术过程中应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及时清理患者手术中的分泌物和呕吐物;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将其收集并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封口并注明放入时间,并及时送往污物通道;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清洗,并及时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在工作期间,应每4 h对机房空气进行消毒,如科室内出现感染病例应随时对机房进行消毒[6]。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介入手术治疗

在导管室内设置缓冲间,方便手术人员能够穿脱隔离服,隔离衣脱离禁止在导管室门口,避免对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手术人员造成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应按照国家相关转运方案使用专用手术床进行转运管理,在转运途中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转运,转运中应避免停留;患者陪同家属在转运过程中应始终佩戴一次性口罩和帽子等;在手术完成后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消毒1 h,手术过程中也可采用循环空气消毒机直至手术完成;操作室内严禁放置非手术物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所需的器械和手术材料,并将其准备完全后放入机房内,手术所需物品只能由外向手术间内单向传递,避免感染[7]。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外应悬挂“感染手术,无关人员不得进出”等相关警示牌;手术所用材料应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后需立即将其丢弃在医疗废桶内,派专人单独处理;血管造影机、C臂机、平板探测器等手术器械需严格套置一次性无纺布套;手术床铺应铺设双层一次性床单;其余手术使用物品应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套治疗;转运车需留在手术室内,手术完毕后需利用该转运车推出手术室;如患者需要使用高压注射器,需将其套入一次性塑料薄膜套中,并一次性备满150 mL对比剂,连接一次性无菌压力连接管并排气,避免手术中添加对比剂;手术治疗应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并在手术开始前严格进行个人消毒和防护,隔离手术室内应关闭空调,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隔离手术室只能开设一个进出口;在疫情感染高发期间,介入治疗医师应选择经验丰富人员,减少患者血液、体液飞溅等现象;手术室内外均需配备1名护理人员,2名护理人员均需严格控制隔离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手术中所需的一次性器材应尽量在手术室内取用,室内应设有传递物品的窗口,能够方便医疗器械的传输,减少手术门开放次数;手术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离开手术室后先脱离外层无菌手套、防护服等,并在手术门口脱离护目镜以及面屏,将手套、防护衣等物品丢弃在规定垃圾桶内;待消毒完全后即可出手术间外的缓冲区后进入清洁区[8]。

3 小结

目前随着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介入导管室工作量逐渐增长,但医院仍不可忽略介入导管室内的感染防控管理。医院应建立相应应急机制,对介入导管室内相关人员加强管理和培训,明确分工,限制人员来往,培养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以长远的目光看待介入导管室内的发展,并及时改正在介入导管室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严格控制患者的治疗管理措施,以此降低介入导管室内感染发生率。而在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针对介入导管室内感染防控措施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找出安全性更高的感染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手术室导管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