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城区3~5岁儿童龋活跃性指数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06宋玉梦蒋子晨周红艳梅予锋

口腔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龋病母乳喂养口腔

宋玉梦,刘 茜,王 珏,蒋子晨,贡 敏,张 芮,周红艳,梅予锋

龋病是儿童口腔常见疾病,对口腔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并且早期病变不易被患者察觉。如果能够早期对龋活跃性进行检测,将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有效预防龋病发生。龋活跃性检测技术用于评估儿童的龋活跃性[1-2],通过检测儿童口腔内菌斑和软垢中致龋菌的产酸能力间接反映龋活动性,具有操作安全性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的优点。然而目前在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龋活跃性指数的影响因素并未明确。本研究对3~5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测定龋活跃性指数,评估儿童龋活跃性,并对影响龋活跃性指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预测儿童患龋活跃程度,设置个性化保健措施,节约医疗资源,降低龋病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城区某幼儿园3~5岁儿童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3岁≤年龄≤5岁;②无系统性疾病;③研究对象及家长同意配合调查。共纳入343例儿童,年龄(4.68±0.50)岁,女童148例,男童195例。使用PASS软件进行样本量计算,容许误差为6.25%,置信度为0.95。

1.2 研究方法

1.2.1 口腔检查 由2名儿童口腔专科医生进行口腔检查。检查者以手电筒作为光源,用口镜和探针进行检查。采用WTO推荐的流行病学调查标准[3]进行诊断和记录,记录被检查者牙列及牙周状况。检查者均经过专业培训,通过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

1.2.2 龋易感性检测 用消毒棉签在受检儿童口内上颌磨牙颊面和下颌前牙唇面[4]擦拭5次,收集牙面菌斑和软垢。采集完成后将棉签放入增菌培养基(滁州瑞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内震荡5次,拧紧瓶盖,放入37 ℃恒温箱内培养48 h后测龋活跃性指数。

1.2.3 龋病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患儿基本信息、儿童出生时情况、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口腔保健行为、父母口腔保健意识等信息。调查员经过培训,调查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问卷进行解释说明,所有问卷现场发放,当场收回,调查员对问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确保问卷有效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龋活跃性指数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问卷数据采用EpiData 3.1双轨录入。

2 结 果

2.1 3~5岁儿童患龋状况

343例儿童患龋率为64.43%,龋均(decayed-missing-filled tooth,DMFT)为3.71±4.42;龋面均(decayed- missing-filled surface,DMFS)为6.72±10.44。患龋儿童龋、补牙数为1 246,充填率为11.16%。男童、女童患龋率分别为64.10%、64.86%,不同性别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4);3~5岁不同年龄组患龋情况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9,P=0.008)。两两比较发现,3岁、4岁、5岁儿童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年龄组儿童患龋情况

3岁与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3岁与5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4岁与5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8<0.05)

2.2 龋活跃性指数分析

2.2.1 龋活跃性指数与龋病的关系 龋活跃性指数按0~3分为4个等级,其中0、1为低龋态组,2、3为高龋态组[5]。龋活跃性指数分布情况及患龋情况见表2。是否患龋与龋活跃性指数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统计分析可知,有龋儿童龋活跃性指数主要为2、3,而无龋儿童龋活跃性指数主要为1、2,两组儿童龋活跃性指数的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78,P<0.001)。低龋态组与高龋态组龋均和龋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态值高的儿童患龋更多(P<0.05)。

此外,通过统计结果可知,低龋态组虽然患龋率较高龋态组低,但仍有部分儿童患龋(12.8%)。因此提示我们低龋态儿童不能完全避免龋病的发生,并且有文章指出,低龋风险儿童患龋与血液中的总蛋白、血清钾、二氧化碳及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密切相关[6]。

2.2.2 龋活跃性指数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龋活跃性指数将人群分为高龋态组和低龋态组,设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有无龋齿、龋均、龋面均、简化软垢指数、简化牙结石指数、菌斑指数、唾液pH值、是否充填和问卷调查项目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入概率为0.05,删除概率为0.1。经分析,仅有母亲是否吸烟和简化软垢指数满足纳入标准。

2.2.3 龋活跃性指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龋活跃性指数设为应变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设为自变量,由于自变量较少,因此扩大P范围,将P<0.2的因素(母亲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的频率、母亲每天刷牙次数、出生6个月内的喂养方式、现在是否使用奶瓶、是否曾经有不良喂养习惯、睡前是否进食、是否使用牙线、釉质缺损、龋失补牙数、龋失补牙面数)和已有文献报道与患龋相关的因素(儿童刷牙次数、家长是否辅助刷牙[1])纳入自变量。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好,χ2=88.975,P=1.00。

表2 龋活跃性指数分布情况及患龋情况

统计结果见表3,儿童龋活跃性指数与出生6个月内的喂养方式、母亲是否吸烟或被动吸烟、奶瓶使用时间、简化软垢指数、唾液pH值、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密切相关。

表3 龋活跃性指数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共调查343例3~5岁儿童,患龋率为64.43%,DMFT为3.71±4.42,高于2015年全国3~5岁儿童流调结果(患龋率62.5%,DMFT 3.35)[7]。患龋率与性别无关[8],但受年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增高[9]。被调查儿童龋齿充填率为11.1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其原因可能是调查幼儿园在南京市区,经济水平和医疗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更好。

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儿童中21.28%为低龋态,78.72%为高龋态,其中19.91%的患龋儿童为低龋态,80.09%为高龋态。即3~5岁儿童中高龋态儿童较多,若不加强龋病预防,预计未来患龋率将呈现增长趋势。患龋率高会对儿童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10],为改善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需增加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效率[11]。研究证实龋活跃性指数可以作为龋预测值,用来筛选龋齿易感儿童,龋活跃性指数与患龋率和患龋程度密切相关[2,8,12-13]。目前对龋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多[9,14-15],研究证实儿童患龋与儿童年龄、饮食习惯、进食甜食频率、口腔卫生习惯和家长学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然而国内外并没有关于龋活跃性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对龋活跃性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寻找龋预测值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更早地发现儿童患龋的致病因素,从而更早地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提高龋病预防效果。

龋活跃性指数与多种因素相关。林晓华等[16]提出,龋活跃性指数受年龄的影响,0~2岁儿童龋活跃性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本研究发现,3~5岁儿童龋活跃性指数与年龄无关。原因可能是3~5岁儿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混杂因素和未知的干扰因素增多,年龄因素被削弱。这也说明龋病预防应从3岁之前就开始,早开展,早预防[2]。

儿童龋活跃性指数受母亲的影响较大,与母亲龋活跃性指数呈正相关[17]。本研究发现,母亲吸烟或被动吸烟是影响孩子龋活跃性指数的重要因素。母亲吸烟会显著增加儿童患龋率[18-19],胎儿时期或出生后暴露于香烟烟雾中会造成萌出牙齿脱矿,唾液流速、缓冲能力和IgA水平降低,致龋菌在口腔内的定植增加[20]。有文献指出行为不健康的母亲难以很好地照顾孩子的口腔健康,增加患龋风险[18]。因此,母亲戒烟和远离二手烟可降低儿童患龋概率。

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影响龋活跃性指数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16],完全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儿童。可能是因为母乳喂养比其他喂养方式频率更高,时间更长,导致母乳在牙面大量堆积而引起牙齿表面脱矿,引发龋齿。但Ribeiro等[21]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有些研究者将按需母乳喂养和夜间喂养混为一谈,并指出母乳喂养的生物力学与奶瓶喂养不同,母乳会集中在软腭并被吞下,不会积聚在孩子口中。Branger等[22]也指出,母乳喂养到1岁并不会增加儿童患龋率,与配方奶粉相比,母乳喂养甚至会提供保护。但超过12个月母乳喂养的婴儿患龋齿风险增高,然而该结果也可能是受到了混杂或未知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准确。法国儿童牙科教师学院建议:“鼓励母乳喂养,清洁牙齿,减少含糖食物摄入量,杜绝哺乳入睡”。此外Nishide等[23]认为增加奶瓶喂养时间也会增加儿童患龋概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因此,降低儿童龋活跃性应掌握科学的喂养方式,鼓励母乳喂养,但要注意维护儿童口腔卫生,减少夜间哺乳和奶瓶喂养时间。

此外,龋活跃性指数与简化软垢指数、唾液pH值、乳牙龋面均呈正相关。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差,致龋菌数量多,龋齿多会增加龋活跃性,导致口腔状况恶化,造成多数龋病集中在少数人群口腔中的现象。因此对于儿童已有的龋病应积极治疗,改善口腔环境,降低新龋发生概率。

综上,3~5岁儿童患龋率较高,高龋态儿童所占比例大。在治疗已有龋病的同时应更加关注龋病预防,做到出生6个月内科学喂养,减少奶瓶使用时间,两岁后尽量不使用奶瓶,母亲要做到不吸烟,避免吸二手烟,并积极治疗儿童已有龋病。但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本研究采用了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样本量相对较少,缺乏代表性,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扩大研究人群。

猜你喜欢

龋病母乳喂养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