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研究进展

2021-01-05林敏张泽渊尤燕栾玉泉贺启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6期
关键词:素养大学生信息

林敏,张泽渊,尤燕,栾玉泉,贺启莲

(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99)

0 引言

健康信息是指通过数据、文本、声音或图像形式展现,有利于用户身体、心理、社会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信息素养的概念于1974年首次提出:信息素养是指使用者借助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一项技能[1],而健康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术界对健康信息素养的定义各有不同,代磊[2]学者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生产素养、信息传递素养、信息消费素养和信息分解素养,但黄晓斌[3]学者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本文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具有对某一信息需求的认知并主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实践中懂得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健康信息素养(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HIL)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对健康信息素养的认知度,知识应用技能水平以及道德涵养。它实际上是指用户存在健康信息的需求,从而主动寻找信息的动态过程。该过程需要用户对所获健康信息进行分析与理解,判断与应用的能力。健康信息素养是21世纪提升并维系民众健康的关键性因素,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也是大众健康程度评估的重要内容以及评判标准。由此可见,在如今“信息疫情”的时代下促进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的提升显得较为迫切。

1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

国内学者对健康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理论探讨健康信息素养的涵义、有关图书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研究主要从性别、城乡区别等人口统计学角度对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其次主要集中在相关测评量表的译制以及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探究,另外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的模式以及信息素养框架的研究还有待学者进一步学习发现。

2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2.1 自身因素

2.1.1 认知水平:健康信息意识能准确反映出个人对健康信息知识的渴望度、查找健康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对健康信息知识的重视程度,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两方面。贾卓琳在2016级大学新生的调查中发现,在掌握个人健康信息前提下,57.1%的新生会主动寻求健康信息,30.4%的新生能准确阐述健康信息。另外,其他调查也发现,没有访问过正式的健康网站的新生占比44.0%。仅有41.9%的学生能对医疗机构的正规性进行正确区分。在健康信息的实践应用方面,能够将指定的健康信息有效应用到生活中的比例为56.7%。因此,个人积极主动增强健康信息意识对提高HIL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2.1.2 文化程度:健康信息素养与用户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有关,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用户其对信息的阅读以及理解程度较高。也有相关研究表明研究生同高中生、大学生对比,从网络媒体获取健康信息的主动性以及理解性较深刻。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与健康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及辨别水平呈现正相关。较文化程度较低者,文化程度较高者会有效的借助新媒体来获取健康科学信息。另外,自我经验的积累,自我防护意识的增强为健康信息的辨别以及健康信息的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自我HIL素养的提升[4]。

2.1.3 年龄:在相关研究中指出,通过前、后测量实验能够得出健康信息辨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弱;老年人的认知甄别能力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出现误导的现象。而青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和中老年人相比较强,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伴随我们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另外,青年一代对未知的事物呈现出较高的兴趣,乐于通过网络手段比如微博、B站、微信等平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但随着岁月的增长以及知识的积累,中青年的预防保健意识会相应的增强。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

2.2 环境因素

2.2.1 媒体因素:得益于现代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获取医疗健康信息等资源有丰富的渠道,但目前网络上健康信息多且鱼龙混杂,并且其信任度较低。大多数学生对媒体信息持怀疑的态度,但还有部分生存于网络线上的学生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2.2.2 社会因素:个人所从事的职业,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也会对健康信息资源的获取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相关调查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公众较好的提升个人健康信息素养。一方面社会积极倡导有关增强自我HIL能力提升方面的学习氛围,对有关健康信息宣传做出积极贡献的社会人士以及媒体作出表扬;另一方面社会为公众学习健康信息知识提供合适的平台,促进公众形成健康信念以及积极实践健康行为。

2.2.3 家庭因素:生源地在城市相对接受的信息面广,健康普及的可能性较大;知识层次高的父母其本身的综合素质较高,传授给子女的技能知识也可能更加全面;除此之外,生活费为大学生信息消费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方面的学习。因此得出,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会随着个体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一系列家庭软实力的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3 健康信息素养测量工具

目前,健康信息素养有关其能力评价缺乏确切的标准,同时一体化评估工具的开发设计在国内也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现有量表主要以自评量表和问卷的形式,有关检测用户实践能力分析类量表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王辅之等研究人员绘制的自评量表认可度较高,在我国得以大规模使用。通过此量表,可以有效反映出用户获得知识的能力、评判实践能力,其评判准确度较高。测评分数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出用户健康信息素养水平[5]。

4 大学生健康信息的教育现状

在如今社交媒体泛滥成灾的虚假新闻“信息疫情”下,加强对国民信息素养教育显得迫切。作为社交媒体的主流—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担任关键的角色:信息接受者、信息分享者和信息的发布者,因此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使其正确辨别虚假信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全面培养学生健康信息的需求。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专业岗位胜任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大学生适应21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需要。

5 大健康背景下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策略应对

5.1 加强思想引领,针对强化健康教育工作

5.1.1 开展健康培训:信息认知是信息素养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定期开展健康培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有学者对图书馆培训讲座展开的形式以及内容等展开了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大概有68%的高校已开设了现场讲座,并且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年的讲座都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培训采用班级授课制结合线上培训的教学方式。此研究为图书馆健康培训的开展提供了学习的理论依据。

5.1.2 提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信息素养是伴随所有学习始末集其他科目及目标融合成一体的思想实践健康信息素养不同学科课程之间嵌入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认知,进而更好地培养信息素养正确思维视角。

5.1.3 强调信息道德的培养: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培养每个公民的信息道德素质将是发挥信息有利作用以及促进人类发展的关键。我国大学图书馆应该及时了解信息道德发展的现状,密切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相互学习、借鉴逐步完善信息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道德修养教育,理智面对网络信息的发布与分享以及网络信息不蹲守道德的行为,增强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素养。

5.2 积极建设公益性网络健康信息平台

5.2.1 发挥图书馆中坚力量:有研究表明,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的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技能的丰富与发展。其有效科学的持续培训和支持为学生取得积极成果提供渠道。图书馆一方面是更新理念、传播新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通过改进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的完善,促进知识的传播是很有必要的。图书馆在公众健康信息素养促进中的重要影响已得到国外实践证明。

5.2.2 借助微信在线教育平台:学校应借助微信在线教育平台,结合学生健康信息素养认知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发布相关健康素养知识。通过微信教育平台及时收取学生反馈,对症下药,不断整改,线上线下教育结合,促进学生对健康信息的认识度,提高其行为意识和道德意识。

5.2.3 积极运用大数据信息统计:大数据信息统计的投入使用可以使教育者有效掌握学生有关健康信息感兴趣的方向、拟解决的问题、学习的意愿以及学习的现状,为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大数据分析工具不仅节约了探寻用户的需求的时间,而且能更加直观的、拟人化以及准确的效果。

5.3 提升健康信息可用性及科普性。新媒体网络有关健康方面的信息更易被学生接受,但有关养生方面知识却存在信任度较低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新媒体经营门槛低,经营者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造成的。另外,高校在各平台传播教育信息时应该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技能与素养、人文素养类等方面知识的普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健康信息的实用性与科普性,重视学生对学习健康信息的反馈,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健康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学生健康信息教育的有效性[6]。

6 结论

虽然近年来我国健康信息素养研究有明显的进展,但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比如目前我国还未有统一的大学生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标准,这就要求大学生对于健康信息质量的甄别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信息知识;另外,现有健康信息质量评价的认可度也有待学者进一步探寻。未来该主题方面的研究,可能朝着干预性实验研究方向发展,将会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主观评价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伪健康信息列表应用的学习可以被积极的推广于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干预,从实践应用角度激发学生对信息的自主整合、评判能力。因此,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推动“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国家、家庭、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猜你喜欢

素养大学生信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订阅信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