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双侧丘脑病变为影像学表现的神经梅毒一例

2021-01-04胡健许文花杨嘉欣窦曼曼曹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丘脑双侧梅毒

胡健 许文花 杨嘉欣 窦曼曼 曹杰

患者 男性,52岁。因发作性抽搐10小时,于2019年2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发作时双眼向右凝视,牙关紧闭,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伴舌咬伤、小便失禁,约持续10分钟后自行缓解,但意识未恢复,就诊途中再次发作,表现同前,持续约20分钟,当地医院予地西泮10 mg/次静脉注射,每间隔10分钟推注1次,共给药3次,抽搐停止,但意识仍未恢复常态。急诊头部CT检查提示脑萎缩,拟诊抽搐待查。由于患者意识始终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断与治疗,遂转至我院就诊,以“癫持续状态”收入院。既往脑萎缩病史3年。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家属否认不洁性生活史及输血史,否认癫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诊断与治疗过程 (1)体格检查:体温38.2℃,呼吸29次/min,心率129次/min,血压104/81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腹均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不清,呈浅昏迷状态,无自发言语或有目的活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引出,双侧Babinski、Chaddock征阴性,无颈项强直,Kernig征阴性,其余神经系统查体不配合。(2)实验室检查:入院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72×109/L[(3.50~9.5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9(0.40~0.75),C反应蛋白为135 mg/L(0~3.50 mg/L)。肝肾功能指标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维生素B12、非妇科脱落细胞学(痰)未见明显异常。血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呈阳性,RPR试验滴度1∶16。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外观无色、透明,压力为205 mm H2O(80~180 mm H2O,1 mm H2O=9.81×10⁃3kPa),白细胞计数为51×106/L[(0~8)×106/L],蛋白定量为 430 mg/L(150~450 mg/L),葡萄糖为4.10 mmol/L(2.30~4.10 mmol/L),以及氯化物为122.80 mmol/L(119~129 mmol/L)。脑脊液细菌、真菌、结核杆菌、隐球菌等微生物培养,以及TORCH病毒抗体检测均呈阴性;TPPA、RPR呈阳性反应,RPR试验滴度1∶8;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血清和脑脊液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测均呈阴性。(3)脑电图检查:入院次日脑电图显示发作间期双侧枕⁃后颞区大量尖波发放,并双侧额区、右侧颞区稍多量尖波发放;未监测到临床下脑电发作(局灶起始)。(4)影像学检查:入院后4天MRI显示,双侧丘脑、颞叶及岛叶T2WI、FLAIR成像高信号,DWI呈稍高或等信号(图1a,1b);MRI增强扫描病灶无异常强化;入院后8天MRV、MRA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神经梅毒,癫持续状态。给予水剂青霉素4.80×106U/次、4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天;以及左乙拉西坦口服液2.50 ml/次、2次/d鼻饲,苯巴比妥0.10 g/次、2次/d肌肉注射,丙戊酸钠首次静脉注射800 mg,然后予1200 mg持续静脉泵入(速度3 ml/h),1周后症状好转,癫发作停止,但遗留反应迟钝等。治疗14天后(2019年3月12日)再次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TPPA、RPR仍呈阳性、RPR试验滴度1∶4;脑脊液压力145 mm H2O,白细胞计数2×106/L,蛋白定量400 mg/L。头部MRI检查显示(2019年3月12日),双侧丘脑、海马、颞叶及岛叶T2WI、FLAIR成像高信号,DWI丘脑信号较入院时明显减低(图1c,1d)。脑电图检查(2019年3月13日)可见双侧后头部尖波同步或不同步发放;未监测到临床及脑电发作。出院时(2019年3月14日)意识明显改善,但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反应差。出院后转至当地传染病医院继续予以苄星青霉素2.40×106U/次,每周肌肉注射1次,疗程3周。出院1个月后随访,四肢活动较出院时好转,但反应仍迟钝,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差;2个月后因再度癫发作,喉肌痉挛窒息死亡。

图1 头部MRI检查所见 1a 发病4天时,横断面DWI显示双侧丘脑呈稍高或等信号(箭头所示) 1b 发病4天时,病变对应区域ADC未见明显异常 1c 发病14天时,横断面DWI显示双侧丘脑信号略增高,较入院时信号明显减低 1d 发病14天时,病变对应区域ADC未见明显异常Figure 1 Cranial MRI findings.Axial DWI at 4 d of onset showed slightly high⁃intensity equisignal masses in some of bilateral thalamus(arrows indicate,Panel 1a).No obvious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on ADC imag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 at 4 d of onset(Panel 1b).Axial DWI at 14 d ater onset showed slightly high⁃intensity masses in bilateral thalamu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Panel 1c).No obvious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on ADC imag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 at 14 d ater onset(Panel 1d).

讨 论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一侧或双侧丘脑病变,MRI⁃DWI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双侧丘脑急性期损害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能极为相似,但病因复杂,常见于血管性、遗传代谢性、感染性、中毒或肿瘤性疾病[1]。本文神经梅毒患者以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MRI表现为双侧丘脑损害,较为罕见[2]。

神经梅毒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侵犯脑膜、脑实质、脊髓、血管等,导致神经、心血管、骨骼等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视觉或听觉受损等[3],被称为“伟大的模仿者”[4]。神经梅毒依据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不同可以分为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血管型梅毒、实质性神经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和树胶肿性神经梅毒。神经梅毒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5⁃6],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脑炎、精神异常等[7⁃8]。神经梅毒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和脑脊液分析,需满足以下条件:(1)血清学检查非螺旋体试验和螺旋体试验阳性。(2)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3)脑脊液细胞计数或蛋白定量异常,及RPR 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反应阳性[9]。目前针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主要依赖血清学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10],本文患者为中年男性,以癫发作为首发症状,既往无脑血管病及肝病病史,头部MRI仅提示双侧丘脑急性病变,通过血清学及脑脊液TPPA、RPR检测,确诊为神经梅毒。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脑脊液、影像学、脑电图等各项指标均较入院时明显好转,支持神经梅毒诊断。

双侧丘脑病变可见于多种疾病:(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常以脑卒中样发病,当血栓形成或血管畸形累及基底动脉顶端位置时,影像学表现为双侧丘脑损害,但通常伴枕叶、颞叶和中脑等损害[11]。(2)Percheron动脉血栓。研究表明,双侧旁正中动脉单独或以单一主干形式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P1段变异类型时,易发生双侧丘脑病变[12]。(3)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发作等,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炎症反应等所导致的高凝状态可诱发此病,头部MRV及腰椎穿刺检查常可见异常改变[13]。(4)Wernicke脑病。典型表现为精神及意识障碍、共济失调、眼肌麻痹“三联征”,可采用大剂量维生素 B1进行诊断性治疗[14]。(5)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肌张力障碍、震颤、共济失调等,患者大多有肝病病史[15]。上述疾病累及双侧丘脑时均可表现出类似的临床症状,此外,一些少见病因也可以导致双侧丘脑病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6]。结合本文病例无长期饮酒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无肝病病史,而且头部MRA和MRV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故可排除上述疾病。

神经梅毒不仅能够模仿各种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还可以模仿其他各种疾病过程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常见改变包括皮质萎缩、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等[17⁃18]。神经梅毒患者是否出现癫发作、意识改变和局灶性症状与病变部位相关[19]。2006年,Fadil等[20]曾报告1例类似单纯疱疹脑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的神经梅毒,该作者推测患者T2WI、FLAIR成像异常信号与水肿和胶质增生有关,其机制包括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伴有实质缺氧的炎症反应,感染相关的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等。本文病例累及双侧丘脑,其病理改变及机制与Fadil等[20]所报告的病例相似。

利益冲突 无

猜你喜欢

丘脑双侧梅毒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