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021-01-03王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学生主体

王江

摘要:体育运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小学体育课堂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树立健康体育的观念,强健他们的体魄,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经济的进步,体育教学也要避免墨守成规,要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营造氛围;多元活动;学生主体

引言

当前体育学科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而体育是一门需要运动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运动能力。随着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结合当下最新形势,进行相应的创新。在小学体育的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相关理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浓厚课堂氛围,为兴趣养成做成做铺垫

小学体育课堂主要分为几个教学环节:热身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自主活动环节和课程结束环节。兴趣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可以在学期前几节课着重营造体育活动氛围。准备热身环节,尽量避免枯燥的热身方法(直接跑圈),采用一些有趣的运动来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比如集体喊口令做操,跟着音乐扭一扭。现在互联网发达,还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体质的动画人物锻炼视频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做到课前准备就已经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课堂教学环节,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细致耐心,多请同学上前示范,或者集体跟练的时候,到每个同学身边指导。老师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语言切忌死板枯燥,要幽默风趣一些。课堂给学生留下了好印象的话,那么学生不会太抗拒教学。自主活动时为了减少学生不守纪律的状况,要规定好时间和地点,明确纪律,帮助孩子形成“体育课不是玩乐”的印象。最后整理环节,有的教师会直接略过,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如果运动过度,四肢很酸痛,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整理阶段可以由教师带领孩子们做拉伸运动,帮助肌肉舒缓,避免运动创伤的出现。同时,这个阶段也是一节课的总结阶段,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最后再进行复习,巩固印象。

二、开展多元游戏活动,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成熟,天性喜好游戏。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将教学内容变得更有趣更具有互动性。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游戏的外衣来包裹,达到实质教学的目的。体育游戏不只锻炼了学生身体,又可以帮助他们感知体育的乐趣。比如,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不会教授太难的动作,旨在让孩子活动开手脚,培养肢体协调性,主要锻炼跑跳和反应能力。那么有很多游戏可以在课堂上玩起来。常见的“老鹰捉小鸡”“兔子操”“两人三足”,尽量每堂课用不同的游戏唤起孩子的玩耍天性。除了游戏,体育小竞赛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通过比拼,帮助孩子们形成合作、竞争的意识,学会融入集体活动。教师不妨在进行跑步教学时用100米接力障碍赛、1分钟跳绳个数比赛,1分钟仰卧起坐比赛等激发学生好胜心,挥洒汗水投入体育竞技。我班同学就很喜欢障碍接力赛,我鼓励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设置什么障碍物。椅子、球、接力棒、大象鼻子转圈等都能使比赛更有趣。多元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也为他们带来了寓教于乐的运动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体育兴趣。

三、以学生为兴趣主体,发挥能动性

以往的教學中,学生毫无例外的会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一直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会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也会觉得课程很枯燥无趣。事实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当发挥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参与课题才能做到学好体育。尤其,体育教学和其他脑力活动科目不一样的是,了解了理论知识后,实际应用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感受的。所以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像高年级的同学,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和锻炼动作,就可以开创微型翻转课堂。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之间经常会讨论流行、喜爱的事物。教师可以多做了解,然后针对每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环节。比如,要学习竞技球类运动了,班上有很多男生对足球已经很熟悉,我就会请他们提前准备一下给其他不熟悉的同学讲解,为了给同学们把足球规则讲得清楚易懂,他们就会开始自主研究,甚至开始实体演示,而观看的同学反馈也很好。一是,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能获得成就感,进而有更多的热情投入体育活动;二是,也给其他没有尝试的同学树立了好的榜样,促使他们积极尝试发挥能动性。

四、改革体育课程现有教学模式

对于目前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思想落后等问题,学校以及相关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体育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等方式,从不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首先,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通过结合当下热点以及最新的教育大纲来随时调整,只有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与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而在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一,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自己在当前课堂中的地位,由目前课堂中的小学体育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改变为与学生平等沟通与交流的地位。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使得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体育这门课程的魅力,再通过一定的引导后,学生将大大地提升对小学体育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对小学体育的自主探索能力,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第二,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前备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以及最新教育大纲,做好课堂引入的工作。如果有良好的课堂引入,那么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第三,由于班上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基础与个人接受能力不同,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只是笼统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那么极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变大,造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现象出现。所以,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对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制出一套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以防止一些学生出现学习不适应的情况,而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不仅可以结合当下热点与最新的教学大纲,还可以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结合,使其适合所有的学生。同时,这种方式也更加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极大地加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最后,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于现行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着重提高趣味性。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对于体育这样一门需要较高运动能力的学科来说,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就会造成对于体育的理解不够深刻,甚至在体育中出现一些危险的情况。而如果小学体育教师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大幅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体验体育的魅力,同时为今后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

总之,一切教学方式都是为了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对体育教学不抵触不排斥,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感。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锻炼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许志刚.浅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6):103-104.

[2]柯青红.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1(10):85-86.

猜你喜欢

营造氛围学生主体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