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研究

2021-01-03郝杰李依彤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历史建筑文旅融合杭州市

郝杰 李依彤

摘 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以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为载体,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建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科技、文化、艺术的结合,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通过分析历史建筑的重要作用和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成果,针对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文旅融合;杭州市;历史建筑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2020XJZD05)研究成果。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8年,党中央作出了重大部署,重塑了文化和旅游工作格局,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政策法规环境逐步优化,融合发展迎来了黄金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复苏回暖的政策措施,有利于催生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倒逼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加速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文旅产业升级步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振兴提供新动能。

一、历史建筑的重要作用

城市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提到:“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随着城市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拓展和加深,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由庞大的文化遗存延伸到小型文化遗存上,时间尺度从重视古代文物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当代遗产保护方面转化,空间尺度上也从名城保护精确到单体建筑保护。在着力保护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同时,政府尤其重视发掘和保存其蕴含的精神价值、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可以推动历史建筑保护成果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不仅是一次推进文物保护的实践,更是一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

杭州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共进、优势互补,对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成果

从2004年至今,杭州市已发布了7批市级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总数达365处。保护名单中的历史建筑可以代表一定时期杭州的建筑风格,在建筑类型、空间、形式上独具特色。在这些建筑中,有些是在杭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如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中的杭丝联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时期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中的长河火车站建筑群是重要的工业遗产;有些是杭州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如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中的永泰百货店旧址曾是寅丰参号对外经营的店铺,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中的杭州长征化工厂建筑群是解放后浙江省工业厅重点组建的第一批国营企业;有些是反映杭州传统文化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如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中的小八千卷楼,曾是西泠印社创办人之一丁仁的书屋“鹤庐”。总体来看,这365处历史建筑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杭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杭州市立足于都市、城镇和乡村的不同特色,共推出了28处类型多样、影响广泛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其中,围绕“老杭州”四大历史文化脉络推出湖边邨建筑群、杭丝联建筑等15处;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推出建德市浙江横山铁合金厂旧址工业遗产等7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推出桐庐县深澳古村“怀荆堂”等6处。这些项目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文明,在推动当地优秀文化传承、复兴的同时,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交流与发展。

三、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建议

2006年以来,杭州市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定》《关于加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管理规定,并于2013年颁布实施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逐步建立、完善了包含普查认定、规划设计、修缮、保护利用、搬迁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有序稳步推进。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因素影响,旧城区原有的历史风貌日渐消失,房地产开发对历史建筑毫不留情地“建设”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许多地方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研究显得尤为紧迫。2017年12月,杭州市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首批10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以此为新契机,杭州进一步探索,走出了一条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的杭州路子。根据现状,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可从四方面做起。

第一,夯实基础,高质量提升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水平。相关部门要持续开展历史建筑普查认定,挖掘潜在资源。从时间、空间维度扩大保护对象范围,探索历史建筑和与历史建筑相关的建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保护对象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完善建立各级各类保护名录,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体系“都市—城镇—农村”全域覆盖;规范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成果,完成杭州市各批次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和保护图则编制,为每幢建筑“量身定做”保护、整修、使用的技术指南;总结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经验,加强保护方式和方法的创新研究,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不同模式开展研究。

第二,文化引领,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建筑文化内涵,塑造杭州地域特色风貌,将文化传承、展示与特色塑造融入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全过程,积极推动历史建筑向符合其文化形象的利用模式转型;加快杭州主城区内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加强对以南宋御街·二十三坊为代表的南宋文化,以思鑫坊、湖边邨为代表的西湖文化,以西兴老街、桥西街区、小河直街为代表的运河文化,以南山路、北山路为代表的民國商业文化脉络的发掘、整合,支持与历史建筑相适应的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研学旅行等创新创意特色经营活动,形成一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成果,讲好“杭州故事”;将历史建筑与杭州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包整合,形成集约效应,如相关部门可以将代表杭州传统文化的丝绸、扇子、剪刀、茶叶等有形产品,以及传统戏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搬到历史建筑中。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挖掘乡村历史建筑的特色和价值,将针对宗祠、民居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与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一批乡村历史建筑活态利用成果,助推传统村落乡土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第三,数字化助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构建全民参与的数字化、信息化平台,运用“互联网+”和VR全景导览等新兴技术,构建历史建筑二维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微”宣传平台,实现历史建筑基础资讯对全民开放,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关注和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同时,打造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智慧管理平台,以主城区为重点,建设基于GIS地理信息图、信息系统网络、历史建筑数据库的信息平台,强化贯穿“普查推荐—预备名录—基础管理—建筑修缮—再生利用”各环节的历史建筑全寿命动态管理体系。

第四,加强宣传,营造多方参与、互动共享历史建筑保护新局面。2019年,国家级短视频基地落户杭州,这会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借此机遇,杭州市可以制作一系列关于杭州历史建筑的短视频,充分发挥短视频在年轻群体中的宣传优势,让短视频激活历史建筑的传统文化魅力,为总结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经验、展示“美丽中国”杭州范例搭建宣传交流平台。宣传内容方面,应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鼓励和吸引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向社会化、公益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杭州的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的“根”和“魂”,是杭州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独特韵味。历史建筑与城市文化紧密联系。在城市化高速推进的今天,历史建筑的保护正面临着一场危机,相关部门更应积极保护利用好杭州历史建筑,通过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形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人居环境,为杭州未来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杭州历史建筑集萃[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赵洁生.武林遗珍:杭州市下城区历史建筑影像集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3]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杭州市历史建筑构造实录:公共篇[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

[4]周卫.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朱光亚,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0(2):18-22.

作者单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建筑文旅融合杭州市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新形势下对加强重庆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百年建筑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和
浅谈恩阳古镇历史建筑的现状与保护构想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