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精神视角下公共艺术价值研究

2021-01-03吴书言黄小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公共艺术宁波

吴书言 黄小华

摘 要:针对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而产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问题、市民归属感缺失问题,以场所精神为理论指导,以宁波公共艺术为研究载体展开调研和分析,旨在使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被重新重视,使其成为城市的特色,为市民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公共艺术;场所精神;宁波

近年来,各大城市公共空间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诸多公共空间塑造仍缺乏人文因素的介入,忽视了人与场所之间存在的联系。王澍在著作《造房子》中以个人作品为案例,多次强调空间被赋予精神内涵的重要性。诺伯舒兹先生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通过分析场所结构,提出城市公共空间内人为活动和人在场所内的需求及感受应同时被重视。城市发展带动公共空间内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面向社会的艺术,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并给予其精神享受,已成为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展现城市特色的责任。

一、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精神

(一)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面向整个城市,注重参与空间内活动的人群。活动内容按性质可划分为必要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必要性活动的发生几乎不受外界因素影响,适用于任何环境场所;选择性活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只适用于环境场所状况良好的情况,可分为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两大类[1]。必要性活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公共空间环境趋于理想状态时,选择性活动才加入其中。然而,必要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共同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加强了内部人群的联系。当人与人产生接触交流,听觉和视觉成为最重要的途径,二者将听到、看到的信息传给大脑,使人获得场所感知。扬·盖尔团队在《人性化的城市》提到,城市公共空间中感官体验是评判公共空间品质的准则之一,城市公共空间内的建筑应从场所和人类活动出发以塑造好的感官体验[2]。

(二)城市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一词最早源自古罗马,即神灵赋予了人或场所生命,决定着他们的性质。场所精神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曾脱离实际生活。后现代主义时期,因为人们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生态场所、人文资源遭到破坏,从而产生了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他指出,场所精神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此时的场所精神不再只停留于物质层面而更注重精神层面[3]。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迈向建筑》中指出,在遵循人类活动的客观条件下,场所精神以物质现象创造出精神享受,给社会群体带来高质量的生活体验。

场所精神产生于当地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当一个场所与场所内发生的人类活动相匹配且相互联系,场所便有了生命。场所精神的特征可归结为两点。

1.方向感

方向感使人清晰把握自己在场所中的位置、與场所的关系,当人具有方向感时能适应、融入场所,并产生认同感,反之会因处于陌生场所而焦虑,甚至迷失。美国城市规划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将“道路”“边界”“节点”“区域”“标志物”五要素归结为空间内人形成方向感的形体环境要素[4]。如宁波的天一阁,整体严谨的规划、坐北朝南的布局无形中形成场所的特性给人带来方向感。

2.认同感

认同感在方向感的基础上,加深了人与场所的关系,成为人对场所的接纳。人对场所产生认同,才能引发群体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认同,反之,脱离整体环境构建的空间只以框架形式呈现,会导致人群归属感缺失,从而失去存在意义。

二、公共艺术的类型和特征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区别于“展馆内艺术”,即走出美术馆、展览馆的艺术,必须面向广大市民而非只体现艺术家个人意识。公共艺术是矛盾的,既要“生活化”以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也要“艺术化”以传达作者的思想精神。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创作一直在现实与艺术之间权衡。优秀的公共艺术必须从大众出发兼具艺术审美,为城市公共空间创造文化价值。随着城市日益走向现代化,原有的美术馆、博物馆已不能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公共艺术的介入在无形中推动了公共环境从注重功能实用向体现人文精神、城市文化转变,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5]。

(二)公共艺术的特性

公共艺术处于公共空间的大背景之下,面向大众,反映社会问题,承载空间内特有文化,以各类形式、风格、材料展现。因此,可将公共艺术特征归纳为公众性与审美性两大点。

1.公共艺术的公众性

评论家鲁虹在《空间就是权力——关于公共艺术的思考》中提出,公共艺术应围绕公众诉求展开,恰当使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市民们带来亲切感和归属感,拉近作品与观者的距离,形成一个艺术与生活并存的空间,而并非严格划分二者界限[6]。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市民活动占据大量比例,此群体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创作者应该把如何将本人的精神价值转化为文化价值传达给社会各群体纳入考虑范畴,即同时考虑公共性的设置空间和服务对象双重因素。在当代大众文化日益崛起的背景下,公共艺术致力于发展公共性,融合各阶层文化,促成最大限度的认同。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公园的公共艺术“文化小道”,分别描述了三组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公园娱乐的场面,概括了公园里人们的行为活动内容,不少市民表示仿佛看到了自己平日生活的样子,受到了感动。

2.公共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性可细分为形式美与意象美。形式美的构建注重利用特定符号或形式语言达到理想效果,将色彩、肌理、材料、造型等要素纳入考虑范畴,通过外部形象传达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氛围。公共艺术的审美性区别于生活中的自然美,经艺术家打磨而形成的特定风格成为外在的形式美,使观者获得感官享受的同时达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提到,艺术的呈现都遵循由内到外的规律。公共艺术不纯粹是艺术,其存在不能脱离社会,承载着文化传承任务,因而内涵丰富[7]。意象美通过空间传递产生,创作者以实体形式为载体抒发心境,在观者体验、感受下引发共鸣。公共艺术审美性的形式美与意象美缺一不可。

三、宁波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

(一)宁波公共艺术调研分析

笔者将调研过程分为制作问卷、发放问卷、分析总结三个步骤,问卷内容包括受访市民背景、公众认知、公众建议三个方面,以此对宁波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展开调研。

1.受访市民背景

本次受访市民共500人,每隔20岁为一年龄段分别发放问卷。调研结果如图1、图2所示。

2.公众主观舆论评价

舆论是公众对某一事物基本趋于一致的看法或态度,是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笔者以线下随机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研,以获取市民对公共艺术最直观的反馈。

3.调研结果总结

整理问卷数据,对宁波城市公共艺术现状总结如下:宁波公共艺术普及率偏低,过半数人不了解且不会留意公共艺术,公园成为市民活动的首选公共场所;宁波市民对公共艺术的审美性最为重视,实用性、抽象性较少被认可;缺少创意性、标志性是宁波公共艺术现存的较大问题,数量和体量过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市民对宁波公共艺术评价总体满意并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二)宁波场所认同感分析

基于上文对场所精神评判标准的研究,将场所认同感的调研分析细分为场所边界、材料运用、造型表现三部分,结合公共艺术,以宁波月湖公园为例,展开场所认同感分析。

1.场所边界

场所边界可划分为三级边界[8]。在公园场所中,一级边界指公园围墙等最大范畴,二级边界指台阶、人工后期对地形的塑造等场所内部范畴,三级边界指公园内组成活动空间的小范畴。

笔者将月湖公园一级边界分为北侧、东侧、南侧三部分。北侧边界为公园正入口,如图3所示,具有古典感的大門前设小桥缓冲视线,将公园与马路做了较好分离,边界感知强,有助于场所认同感产生。东侧边界与北侧边界氛围感相似,出于内部建筑需要筑起砖石高墙,边界感知整体良好。南侧边界靠近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处,以绿化为手段设半开放边界,削弱边界感,拉近与访客的距离。

二级边界以雕塑为中心而建起的台阶过渡小平台为例,北侧为月湖,有湖中仙子之寓意。整个平台面积不大,开小口设台阶,不削减公共艺术氛围感的同时建起与观者互动的路线,使公园中逗留的人群能充分感受湖之美因而产生认同感,实现观赏性的同时使访客能较好适应场所。调研对比整个公园场所,二级边界整体良好,不足是在边界形式上略显单一,只有划分空间区域的护栏,缺少与主题相呼应的景观。

三级边界为公园内的亭台和沿湖排列有序的行道树。亭台在月湖公园内数量众多,舍去复杂建筑群,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如图4所示。人穿梭于回廊之间可实现多角度观景,场所体验感好,认同感强,所以亭台成为公园内人群活动、休憩的较好选择,是公园内场所氛围营造较好的空间之一。不足之处是缺少供人短暂休憩的长椅,在功能性上仍有所匮乏,忽略了人的心理。

2.材料运用

场所内的材质运用可分为设施材质和铺装材质。通过调研发现,公园内的材质主要为公共艺术“月湖仙子”的汉白玉、公园铺装材料的鹅卵石、砖石等,设施材料有亭台和座椅座面使用的木质材料,以及路灯、垃圾桶的铁质材料。

3.造型表现

“月湖仙子”位于月湖公园中心,如图5所示。“月湖仙子”雕塑亭亭玉立,高高耸立正中,双手举起于头顶交融,身形纤细优美。雕塑线条整体呈弧形,日、月、龙、凤雕塑石柱分立月坛的四周,与整体水景相融合并形成协调的韵律感,赋予了公园活力和亲近感。宁波市在河湖边发展兴起,水作为城市的基本生态元素对宁波市民有着重要意义。“月湖仙子”承担着展现月湖的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整体场所认同感强。

四、场所精神下公共

艺术的价值

(一)归属感的产生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场所精神视角下,场所的方向感赋予场所内的人们安全感,方向感的产生带来了认同感,使人与环境进行更深层次对话,从而有了场所归属感。公共艺术承担着撑起场所及其精神的很大一部分责任。公共艺术在场所内以其材料、造型、符号语言等独特的审美性和公众性向人群传递特定场所文化、风土民俗,建立起人与场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公共艺术的风格呈现从大众群体活动出发并与之密切相关,能为之提供艺术性的休闲娱乐场所。公共艺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使用群体的偏好和感情倾向为构建参考,挖掘场所故事以建立起环境与人的情感联系,深化人们对场所的情感,促进场所内人群归属感的产生。

(二)城市文化的体现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发增强。基于场所精神视角,公共艺术承载场所的历史,反映场所内特有的人文精神,成为城市风格特色的写照,增强了当地市民的自豪感,也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无形的介绍。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开放、自由、包容的艺术,近年来越发以多种文化元素交流碰撞的形式体现。

五、结语

本文基于场所精神视角以宁波公共艺术与特定场所月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场所精神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场所内公共艺术的特性,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宁波市民对公共艺术的认知进行调研,收集相关建议形成反馈。笔者基于调研结果从场所边界、材料运用、造型表现三方面展开宁波公园场所认同感、归属感的分析,配合图表呈现观点,最终得出结论:基于场所精神视角,公共艺术的价值体现在承载城市文化、呈现城市特色等方面,因此面对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而产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市民归属感缺失等问题,公共艺术的介入越发值得被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妹.城市品牌视域下佛山特色符号提炼与分析研究[J].设计,2020(17):46-49.

[2]赵春丽.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3]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22.

[4]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36.

[5]肖杨.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与应用[C]//彭贵军.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8-2019论文集.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0:207-210.

[6]董盼盼,兰超.日常审美背景下的城市生活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探究[J].设计,2021(9):54-56.

[7]蔡登攀.艺术的“公共性”:对公共艺术观念的阐释[J].艺术教育,2009(3):139.

[8]马库斯,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孙鹏,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5-78.

作者单位: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公共艺术宁波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