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瀚剧的音乐创作风格与文化认同研究

2021-01-03许欣格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文化认同

摘要:漫瀚剧是我国现今为止诞生时间最晚且发展时间最短的地方剧种,在该剧的表现中,饱含对蒙汉文化交融共生的场景描述,因此漫瀚剧获得较多国家级剧目表彰殊荣,并在多地广为流传。本文以漫瀚剧作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代表案例,根据音乐创作和剧目风格的讨论,分析漫瀚剧的内在文化认同,通过民族艺术在生活中的表达感受,研究文化认同观念将给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带来何种未来发展启示。

关键词:漫瀚剧;音乐创作;文化认同

漫瀚剧作为一个内蒙古自治区的新兴剧种,今年来学者对其研究也主要体现在对漫瀚剧具体剧目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不同研究方法对漫瀚剧进行研究,以及对漫瀚剧进校园的教育传承研究等。笔者认为促成漫瀚剧形成及发展的内涵就是它的文化,立足于音乐形态分析更能将蒙汉文化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漫瀚剧的发展

漫瀚剧发源于内蒙古包头,属于全新的创作剧种,从1982年开展了实验剧目《丰州滩传奇》后,漫瀚剧秉持着二人台的创作基础,并广泛吸收各地的剧作发展优势,将漫瀚剧发展路径更加合理的制定。

漫瀚剧发展之初,吸收了内蒙古周边的诸多优秀艺术表达方式,比如山西晋剧、北京京剧等,漫瀚剧还充分发挥出蒙汉民族特点,将剧目内容中保留地方特色,发扬地方个性。漫瀚剧现阶段仍在追求艺术美学的道路上前进,不懈为新剧种建设提供新思路,而市场对漫瀚剧的评价也肯定了幕后创作人员的付出,新世纪下,漫瀚剧将继续以创作出更多时代性作品为目标,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串联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作品的发展线路。

二、漫瀚剧的音乐创作与风格分析

(一)音乐创作

漫瀚剧的剧目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到源于地方民间特色的音乐形式,比如较常使用到音乐表达中的蒙族民歌、汉族民歌、爬山调等因素,其中对漫瀚剧影响较大的音乐形式,当属二人台和漫瀚调。漫瀚调在其应用中,因广泛吸纳了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元素,使得内蒙古起源的漫瀚調民歌有其丰富的表达内容,它的旋律中常会出现较多民族风格形态,体现出较多漫瀚调色彩,将民族鲜明个性加以展示。比如在漫瀚剧经典剧目《契丹女》中,便在四场部分的音乐创作中蕴含了漫瀚调剧目《刮野鬼》的旋律形态,使得漫瀚剧在表达剧情推进时,能完成相对良好的场景切换[1]。

而二人台旋律节奏对漫瀚剧的音乐创作影响中,其一是因为漫瀚剧在主体剧情中采用的便是二人台的表达方式,所以漫瀚剧能较好表现内蒙古的少数民族风情,更符合当地人的音乐剧目审美接受能力;其二是二人台中的“声腔”、“板式”等旋律特点,较好诠释出戏曲精髓,不仅体现出当地风情,更是融合进了我国的传统音乐属性,将漫瀚剧的内涵做以升华。

(二)风格分析

漫瀚剧因其剧目中融合了众多当地旋律特性,所以在进行漫瀚剧表达时,可展现出浓郁地域风情,且在包容的音乐创作环境下,漫瀚剧能将各地方特色进行有机融合,使得传统音乐的表达范围变广,比如陕北地区、京津冀地区等区域的剧目特色便能从漫瀚剧中得到体现。漫瀚剧的总体风格是在体现内蒙古地区实事基础上,加以一定剧目艺术加工,令故事情节和走向勾动观众的心弦,由此便形成了多元化局面下的漫瀚剧。漫瀚剧起源位置于内蒙古西部,在其发展中结合了蒙古族和汉族两族的观赏要素,将戏曲戏剧的各项组成进行个性表达,由此构成了漫瀚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三、以漫瀚剧为例研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认同

(一)少数民族音乐下的文化认同概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最深厚底蕴体现,文化所包含概念很广,经济、教育、宗教、政治等都是广义文化的一部分,本文着重分析由少数民族音乐带来的文化感受。全球化进展趋势已趋向平稳,但不同民族发生的文化共融现象已然具备了全球化变革,比如甩手舞、折手舞等起源于黑人斗舞中的文化形式已经在韩国发展的较为成熟,这便是一类民族作品中的文化认同现象,“和而不同”将是不同文化形式在全球化趋势中发展的最高境界。以漫瀚剧为例,其作品中的认同观念体现在对作品内核的自我文化身份找寻,并广泛吸收异质文化的优势项目,以此达成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使得漫瀚剧能在演绎中更加流畅、高效展现出民族特色。

(二)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文化认同源头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中,因具备了独属于我国特色文化认同,便使音乐的内涵具备一定文化高度,更容易打动观众,这其中需要探究音乐文化认同的源头。思维乃文化系统之先导,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所谓思维方式,即“在民族的文化行为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美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它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文化实践活动的一种抽象和宏观的把握,它体现于民族的科学、伦理、宗教、哲学和艺术等精神领域,并规定着各自的形态和特质[2]。当漫瀚剧作为一类少数民族艺术出现在我国艺术历史中时,其必然会为音乐文化系统带来启示,漫瀚剧中将民族文化思维加以反映,并建立在审美心理与传统文化传统上,使剧目完整统一了理性与感性。

(三)文化认同在少数民族音乐中体现

文化认同是每一个作品中独有的,但作品带来的体会却是世人通感的。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每次听完中国的二胡协奏曲《二泉映月》都会激动地泪流满面,他认为《二泉映月》是需要跪着听的音乐,这便是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使得作品具备了新的灵魂[3]。以漫瀚剧《丰州滩传奇》为例,当作品中流露出的“神”、“气”、“情”、“韵”、“势”、“态”等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参照,相信具备正常情感感知的人大多会被其内在文化认同所打动,这也是这部漫瀚剧能成为该剧种中的优秀作品原因。参照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带给世人巨大的、永恒的震撼,唯有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本体美学特质也必然经历一个变化转折的过程。但这种转化过程不存在非此即被的对立关系,而是在中西文化艺术的互融中建构一个二维双向互补的,对世界艺术掌握方式的自我认知整合系统。

(四)文化认同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音乐形式促进该地的民族文化表达,进而影响至教育、经济的发展轨迹。相应情况下,本土的、民族的文化(包括音乐)似乎面对着一场全球的饕餮大餐,丰盛到令人迷茫,怎样通过文化认同观念使少数民族音乐能有进一步发展,需要针对性提出对策。

漫瀚剧中的文化认同,通过剧团不断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剧目作品,能影响到区域内的更多居民,漫瀚剧作为新兴剧目,不应好高骛远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应相信民族文化的巨大发展潜力。所以漫瀚剧可常与乡村本土文化进行交流,讨论还未发掘出的漫瀚调或是作品内容,切实将艺术回馈给观众。

通过对漫瀚剧的发展、创作等因素的分析,发现漫瀚剧在其内容表达中展示出浓厚文化认同,将民族特色融入到小剧中,体现出漫瀚剧从建立之初到如今不断发展下的实际音乐素养。创作人员将剧目中的文化认同内容进一步深化,将为我国地方艺术、民族音乐提供较大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晓静.浅谈新时期漫瀚剧的创作[J].黄河之声,2020(04):154.

作者简介:许欣格,(1995.7-),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大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文化认同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浅析德彪西音乐创作精髓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