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1-02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诊断率下颌骨颌面

边 玲

( 辽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 辽宁 辽阳 111000 )

颌面骨折多半是因为暴击或者是炸伤等因素导致,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的因素,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让交通工具和机械仪器不断增加,进而导致颌面骨折人数越来越多,临床高效的诊疗对颌面骨折患者十分重要。当前,主要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颌面骨折,所以准确的诊断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基础。而有研究表明, 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较明显,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选择从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颌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着重应用及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颌面骨折患者86例,纳入患者均符合临床颌面骨折诊断标准。排除哺乳期妇女及孕妇,排除合并有意识障碍、心脑卒中、自身免疫病、精神疾患、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的患者。依据诊疗时间分为CT诊断组与X 线诊断组各43例,前者年纪20-4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6.55±2.24)岁,后者年纪21-4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6.23±2.32)岁,2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X线诊断组应用X线检查,其中包含下颌骨正侧位片、上颌骨华式位片、全面断层片、头颅正侧位片。CT诊断组应用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运用GE64层螺旋CT,由眼眶上方一直扫描到下颌骨下方,保证层距在1.25mm,层厚在1.25mm,电流参数控制在240mA,电压参数控制在120kV,重建算法属于标准重建。基本的扫面工作结束之后把所获得的数据上传到工作站,且进行三维重建。观察2组诊断结果、检查符合率、诊断情况、诊断满意度、诊断效果。

3 评定标准:对比2组诊断结果,其中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采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诊断率人数和诊断率越高表示诊断方式越有效;对比2组检查符合率,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符合人数除以总人数为符合率;对比2组诊断情况,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数高于90表示效果较好,分数在80-90之间的表示效果一般,分数低于80的表示无效;对比2组诊断满意度,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满意率进行评价,分数高于80表示满意,分数低于80的表示不满意;对比2组诊断效果,其中包含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

5 结果

5.1 2组诊断结果对比:CT诊断组的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总符合率的诊出人数41例与诊断率95.35%,大大高于对照组的X 线诊断组的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的诊出人数36例与诊断率83.72%,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检查符合率对比:CT诊断组的符合人数与符合率大大超出了X 线诊断组的符合人数与符合率,而CT诊断组的误诊人数2例与漏诊人数3例,明显少于X 线诊断组的误诊人数7例与漏诊人数8例,通过数据能够看出,2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诊断情况对比:CT诊断组的有效总人数为41例,有效率为95.35%,X 线诊断组的有效总人数为36例,有效率为83.72%,2组数据相比,CT诊断组的有效总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出了X 线诊断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4 2组诊断满意度对比:X线诊断组的满意总人数为36例,满意率为83.72%,CT诊断组的满意总人数为41例,满意率为95.35%,2组数据相比,CT诊断组的满意总人数与满意率大大高出了X 线诊断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5 2组诊断效果对比:X线诊断组的准确性16例、敏感性15例、特异性17例,与CT诊断组的准确性15例、敏感性17例、特异性16例十分接近,2组差异不是很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颌面骨折多半是因为暴击或者是炸伤等因素导致,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的因素,我国交通工具和机械仪器的不断增加,导致颌面骨折人数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颌面畸形,特别是粉碎性和陈旧性,因为复位时欠缺显著的解剖标志,加大复位难度。所以,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手术成功。

对于简单的骨折X 线检查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骨折则不能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并且用时偏长,不便投照到体位上。而常规的CT 只能显示一部分颌面,若想要查看完整的颌面,需要对患者展开多方面扫面,延长了扫描时间,加大了对患者的辐射影响。随着CT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显著的诊断优势让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替代了上述2种诊断方法,其能够准确分析图像模型,快速建立原型,将颌面骨折完整且清楚的展示出来,在检查中患者只需要卧床就能实现多方面检查,有较强的高效性,不用花费太长的检查时间,所受到的辐射也比较小,切实提高了检查质量。在临床治疗颌面骨折患者时,需要明确具体的骨折位置及范围等,在术前准确定位,便于手术操作,降低术后畸形发生率,让患者颌面尽快恢复到正常。本文研究结果:CT诊断组的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的诊出人数与诊断率大大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CT诊断组的符合人数与符合率大大超出了X 线诊断组的符合人数与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CT诊断组的有效总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出了X 线诊断组,具有统计学意义。CT诊断组的满意总人数与满意率大大高出了X 线诊断组,具有统计学意义。CT诊断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X 线诊断组十分接近,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分析, 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更突出,既可以保证患者的颌面骨折准确的诊断出,还能降低漏诊率,保证颌面骨折患者得到针对性治疗,值得临床医护人员积极应用,通过规范的操作,将其存在的价值在颌面骨折临床诊断中发挥出最大化,以期望颌面骨折患者的病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诊断率下颌骨颌面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 年第31 卷1~6 期关键词索引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内生骨疣的临床观察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