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肾藏精”理论试述肾与脑的关系

2020-12-31韩利霞李锦江张晋岳陈改花张潇岩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肾阳肾精督脉

韩利霞,李锦江,张晋岳,陈改花,张潇岩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030619; 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030024; 3.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晋中030619)

中医理论中的“肾”不完全等同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肾脏”概念,而是与中医“肾功能”相关的一系列脏腑,包括了肾及肾周围的器官,如膀胱、卵巢及联系各部分的经络[1]。精是构成人体生命形体和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组成。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中医“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脑主神明”等相关理论对肾-脑疾病的临床诊治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随着现代实验技术的提升,通过分子生物学的视角对其科学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成为“肾-脑相关”理论的依据。本文就肾藏精理论分析肾与脑之间的关系。

1 “肾藏精”理论及肾精的功能

肾脏位于人体腰部脊椎的两侧,左右各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中所藏之精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名词“基因”。后天之精是饮食物由脾胃运化后产生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二者皆为肾精的组成部分。肾精尚可化生肾气,肾精能够封藏在肾中发挥其生理功能,依赖于“肾气”的固摄。“肾藏精”作为一个中医概念,得到了众多的关注,有学者将肾精与神经干细胞、内分泌、免疫等相关联。

肾藏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随着三焦、经络,灌注、濡养于人的形体和官窍,是人体生命活动和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未被利用的精气储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精是化神的物质基础,“精气不散,神守不分”,只有积精才能全神,反之,精亏则神疲,精亡则神散;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下,逐渐形成“天癸”,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肾精中一部分对脏腑器官起推动、温煦的作用,称之为“肾阳”,另一部分起滋润、濡养的作用,称之为“肾阴”,二者对立统一,成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根本;此外肾精还参与血液的构成、抵御外邪的侵袭、化髓充养骨骼等。因此,肾精亏虚会造成全身脏腑机能减退,影响全身脏腑功能。

2 脑的生理功能

人脑是一个结构精密的器官,居颅腔之中,脑的结构和功能基础在于“脑髓”,故脑又名“髓海”。脑髓与脊髓相连,髓的上行汇聚部分为脑,脑髓的下行延伸部分为脊髓,故而脑髓一体。脑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脑为元神之腑”。“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包括神志、神态、精神等,当生命濒危,脏腑气血阴阳衰竭,表现在外的神也会丧失,因此,失神患者多表示脏腑精气已绝。脑主思维、情志,主运动,主记忆。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脑通过分析综合,产生思维,作出情志反映,行动于肢体,并产生记忆,髓海充足则思维行动敏捷、情绪正常、记忆力强。脑髓能够濡养官窍,口、舌、眼、鼻、耳五官位于头面部,髓海充盈,则官窍得其濡养,视、听、感觉等机能正常。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脑髓”指的是颅内神经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当先天不足或者后天髓海失养时神经细胞大量减少,神经营养因子也会丢失,引起认知障碍、情志异常、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

3 肾与脑的关系

3.1 肾精与脑髓的化生关系

头居于上,为“诸阳之会”,脑髓汇聚于其中,为至阴之物;头为阴阳变化之乡,神明源起之处。肾在下焦,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分治法》中谈及:“肾气上通于脑,而脑气下达于肾。上下相殊,气实相通。”[2]因此,神明虽在人脑,却离不开肾精和肾气的作用,先天和后天之精为脑髓的生成提供了基础,肾精化生的肾气是肾精上通于脑的动力条件。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

实验研究发现,长期惊恐伤肾大鼠的脑神经细胞会发生空泡样结构改变,一些智力测试结果明显低于实验前。因此,肾精的盈亏对于脑的功能的影响显而易见。老年肾虚鼠或患神经系统疾病的鼠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处于亢进的状态,补肾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紊乱状态,还能维持颞叶海马中皮质激素的平衡[3]。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应用一些补肾填精的中药(熟地),能够增加神经营养因子、抑制神经毒素的产生[4]。

3.2 脑神以肾精为用

清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言:“神明之体藏于脑。”脑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感情、产生智慧。脑为元神之府,人的精神意识情感活动都是脑的功能。《灵枢·经脉》:“人之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主骨”“骨生髓”“髓充于脑”这一生理过程决定了“脑为元神之府”这一功能的发挥。《医权初编》说:“元气充足,则精神昌盛。若元气微虚,则神微去;若元气衰竭,则神去机息。”肾精化生肾(元)气藏于命门,肾精通过肾气的推动作用循督脉上注于脑髓,化生元神,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过劳、分娩创伤、药物、衰老等因素使得肾精亏虚,脑髓得不到充养,脑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阴阳不能保持平衡,会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甚至抑郁。此外,“肾在志为恐”,如果肾精充足,就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惊吓,而肾精亏虚会导致善惊易恐。

3.3 肾与脑在经络上相互联属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贯脊属肾,上额交巅,入络脑……入循膂络肾。”肾精生髓,髓充于脑,督脉上连脑,下入肾,脑髓得养则脑有所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足太阳膀胱经上通于脑下通于肾,并且与督脉相交于巅顶。说明脑与肾在内通过脊髓相连,在外通过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相连。而脑髓的生成,一方面依赖于肾中精气的供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转运、传输与灌注。

基于经脉联络肾与脑的关系,现代研究通过针刺督脉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穴,可使肾气充,精气足,气血畅,使脑和肢体有所养,促进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5]。研究表明通过针刺督脉腧穴可促进脑缺血后的神经再生、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改善大鼠抑郁症状[6-8]。张俊龙[9]认为脑和肾通过督脉相连,肾-督脉-脑系统恰好构成了人体的子午线,是人体生命之根本。

3.4 肾与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就是说肾精不断生髓养脑,方可使脑始终维持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人体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方可保持正常;若先天不足或后天髓海失充,则脑窍不能得到濡养而表现出智力减退、脑转耳鸣,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听力减退等;肾精亏虚致肾阴肾阳不足,若以肾阴虚为主,水不涵木,导致肝风内动,表现为四肢震颤,若以肾阳虚为主,则肾阳蒸腾气化功能失司,膀胱气化不利,水液输布失常,遂致腰膝酸软、尿频、尿急甚至大小便失禁[10]。有学者认为早期负性经历心理行为损伤的病理基础是肾精不足和(或)耗损[11]。反之,肾精的化生滋养、肾阳的温煦蒸腾说化、肾阴的濡养等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脑的调节。肾气、肾阳、肾精皆需脑的升提和固摄作用,若其失去脑的升提和固摄,会导致大小便失禁、早泄等。现代医学公认,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为保证脑这一重要器官的血供,肾脏血管极度收缩,肾脏血流量减少,可致肾小球及肾小管受损。

4 结 语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肾与脑的关系不尽如此,对其本质还需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通过多方面理解“肾藏精”与脑的关系,能够深刻领悟其内涵,可为老年脑病(如中风、痴呆、颤证等)的治疗提供从肾论治的思路,从而促进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肾阳肾精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最方便的健身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