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相关策略探讨

2020-12-30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林惠娟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门阀创设历史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林惠娟

进行情境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高中生是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一个群体,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如今很多教师对如何创建情境教学课堂感到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借此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知识创设情境

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为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综合信息技术并通过相关视频将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跃气氛。

例如,教师在讲述“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播放《走向共和》,借助相关视频讲解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相关纪录片以及电影片段,还原甲午海战的相关过程。除此以外,还可以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例如使学生知晓在甲午海战之后,伊藤博文和李鸿章之间的谈判细节以及之后的三国干涉还辽。在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可以根据慈禧太后前后态度的转变讲述相关事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

二、设置相关问题引导思考提升能力

只是利用视频以及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便利。

例如,在讲述“汉代儒学”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师问道:“同学们,以前史学界认为,九品中正制导致了门阀政治,而现在人们认为门阀政治的根本原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在百家争鸣的情况下,擅长儒学就去学孔孟之道,擅长兵家就去学孙子兵法等,人们的晋升渠道很多,但是不利于思想控制,那么就只能留儒家思想。当只剩一种的时候,就会有学得好的和学得差的,学得好的去做官。当然,谁都想有好出路,学得差的就会去拜已经做官的为老师,已经做了官的,就会提拔自己看重的学生、家人,慢慢形成一股势力。当皇权衰落,但学阀势力在逐渐增强,漫漫地学阀的势力就足以对抗皇权,形成了门阀政治。门阀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导致皇权衰落,主要原因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提供了条件,根本原因是罢黜百家堵塞了其他的晋升渠道。”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真实感受这种政策带来的弊端,这样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政策的本质。

三、结合有关地图讲述知识活跃气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内涵,传承文化与精神。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还应该探索背后的原因,可以结合地图实行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内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除了要讲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抗战英雄进行讴歌,通过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逐步对历史内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精神,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运用相关的地图,帮助学生理解日军进军路线以及军事部署情况。讲述“大东亚共荣圈”时结合地图讲述国际形势及势力分布,从中理解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以及反抗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此外,还可以播放抗日战争纪录片,使学生直观感受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讲述相关历史事件时,还要结合历史地图,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好地构建教学情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设相关情境进行历史教学,能够降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知识创设情境,使学生对知识大致了解;其次,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资源,如地图,进行地图教学,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深入内涵,活跃气氛。

猜你喜欢

门阀创设历史
门阀政治传统与陈朝的王朝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史学的特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新历史
浅析西晋太康年间门阀势力的兴起
试析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之原因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