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课外积极性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引言

高校体育教育中,需要规范化的课堂教学,同样也离不开课外体育活动。由此,课外体育锻炼成为当前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内容。相对于课堂体育来讲,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学生在业余时间来进行的,学生具备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潜能,对于释放学习压力以及愉悦心情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本文特通过其现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策略。以此能够更好地为当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健身活动提出积极的建议。

1、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1.1、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态度

课外体育锻炼是课堂体育的补充,主要是大学生积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参与和完成的体育活动。近年来相关学者利用问卷调查以及实际访谈等多方面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频率、时间以及形式等都进行了深入了解。根据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的状态较好,具有积极的态度。具体来讲,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部分大学生还表示,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还可以结识到不同的群体,对于自身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合作等都具有积极帮助。总体来讲,当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非常积极的态度。

1.2、大学生参与锻炼的强度不足

作为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形式,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在课外时间相对不充裕的前提下,部分大学生可能会适当放弃相应的课外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大学生虽然具备积极地态度,但是参与锻炼的强度方面,略显不足。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数据,其中关于大学课外体育锻炼的种类、强度的调查中,虽然超过一半的学生具备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参与到其中的学生比例仅仅只有30%左右,而没有落实到行动的学生比例占据到70%。而且在这真正参与的30%的学生群体中,能够每天坚持课外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的仅仅占据到10%,50%以上的学生锻炼时间为30min左右。通过实际调查和报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中,锻炼强度尚且不足,这对大学生实际体育锻炼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针对该问题进行全面优化和解决。

2、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课外体育锻炼是一项自发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以及锻炼强度上都较为自由,大学生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

2.1、课外体育活动较为闲散

作为一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需要大学生具备坚定的毅力。而根据相关学者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的选择中,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单人或者是两人结伴的形式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通过社团组织形式参与的人数比例较少。单人或者是两人结伴的锻炼形式,具有很大的自由性,主要依靠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毅力,在对体育活动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很容易便产生放弃的念头。缺乏组织性的协调,容易受到学习和休息时间的影响。根据实际调查数据,7%左右的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业务时间,自主安排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而且能够每天坚持课外体育锻炼。同时也有90%左右的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而只有3%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社会团组织或者是课外健身场馆等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是通过无组织的形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实际的锻炼中,将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引导。舞蹈保障体育锻炼的时间,锻炼效果较为有限。

2.2、校园体育资源不足

为了满足大学生课堂体育课程的学习,高校往往都具备相应的体育运动器材,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以及舞蹈教室等。但是高校所拥有的校园体育资源,往往只针对体育课堂教学所需而开放,有一部分并不接受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使用。大学生利用学校内的体育资源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较为有限,基本上都是在室外,诸如操场,室外篮球场等公共资源来完成课外体育锻炼的。校园内体育资源的不足,限制了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项目。而且对于当前高校的建设来讲,新校区往往会设置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周围社会性的体育场馆、健身房以及舞蹈教室等都较少,而且出于费用和消费能力方面的考虑,大部分大学生并不会将过多的资金花费在课外体育锻炼当中。校园内体育资源的不足,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

2.3、体育运动项目较为单一

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主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呈现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选择最多的基本上各种球类,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而女生选择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则主要是跑步、跳绳等。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较为有限,基本上都局限于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范围当中,缺乏一些创新项目的选择,例如:健身舞蹈、游泳等其他项目选择都较为有限,均没有列入到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当中来。课外体育运动项目得到单一,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据研究显示,有4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并无根本区别,同样是枯燥无味的。可以看出,活动项目的单一性,限制了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

3、完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策略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施,受到各方面影响较多,存在着诸多不足。针对研究中的不足,特提出以下几点完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策略,以此为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性提供积极的建议。

3.1、加强课外体育健康的宣传

针对当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不足的现状,高校应当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有效性的积极宣传。为了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开设学生体质测试系统,在每年都统一组织基本的体质测试之外,还应当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进行测试,并向大学生群体进行积极的宣传,强化学生体育健康的意识。以此激励大学生为了尽快地通过体育测试,而进行不断的课外体育锻炼。根据每一个阶段的测试结果,学生全面掌握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根据健康需求作出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调整。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增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实现科学合理化发展。在具体的体育健康宣传策略上,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以及海报等形式,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网络传播工具,如校园QQ群、微信群以及校园公众号等,大力宣传体育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体能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氛围,为“终身体育”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3.2、全面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

从前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闲散性,很多大学生难以做到有效的坚持。这就需要一定的组织性,在组织的统一协调下,可以很好地增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组织成员的相互监督、相互鼓励下,能够更好地坚持课外体育锻炼。例如,可以积极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作为自发性的体育社团,社团成员基本上都对体育活动具有浓厚的感兴趣。社团活动也主要围绕体育而展开,具有篮球、足球、田径运动等多种形式,丰富多样,组织灵活,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大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在体育积极分子的带动下,全面融入到各种体育事务管理和竞赛活动的组织当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3、积极开发课外的体育资源

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存在着校园体育资源利用不足的现象,应当全面开发各种体育资源。一方面,高校应当积极面向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放现有的各项体育设施和资源,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尽量免费向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放室内篮球馆、舞蹈教室以及游泳馆等场地设施,在进行正常维护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各种体育活动场馆的开放时间;另一方面,在无法提供校园体育资源的基础上,高校可以与周边健身房、游泳馆或者是具有条件的其他学校达成合作协议。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尽量提供充裕的设施以及场地,积极发挥体育运动设施资源的优势。拓展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各高校还可以全面发挥学校周边的社会体育资源优势,利用建设投资的形式和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建设,高校大学生可以办理具有折扣的优惠卡等。促使大学生能够以较低的费用,来丰富课外体育运动项目,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

3.4、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作为课外体育锻炼,要想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需要培养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在具备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大学生的自觉性、内驱动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才能更加直接地引导大学生群体融入到体育当中,激发大学生自觉锻炼的行为。例如,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大学生运动技能等级制度。以国家所颁布的《我国大中小学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实证研究》为标准,对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健美操、武术、艺术体操、跆拳道、体操、啦啦操、定向越野、冰壶、旱雪、气排球等18个项目的体育锻炼,制定不同级别的体育锻炼水平。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或者是多个项目进行通级。与其他同学就同一个项目和级别进行比赛,大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好胜心,为了获得顺利通级,必然会在课余时间,自觉地加强课外体育的锻炼,掌握相应的体育训练技术。进一步从行为以及内心深处接纳体育运动,进一步提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性。也使得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更加具有目标,更有动力。

4、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均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具体的参与强度不够。而且根据现有学者以及专家的研究数据发现,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尚且存在着课外体育活动较为闲散、校园体育资源不足、体育运动项目较为单一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由此高校需要从不同的方面,积极调动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当强化课外体育健康的宣传、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开发课外的体育资源等,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课外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体育运动
小满课外班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