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服务领域下的体育硕士竞赛素养培养及竞赛实践课程优化研究

2020-12-30王瑶郭炜刘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裁判竞赛

王瑶郭炜刘洋

(1.西安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2.西安经开第一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18)

体育竞赛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中小学对于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逐渐成为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组成内容之一,对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校体育竞赛逐渐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倡导人人参加,刚大学毕业考上研的研究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参与竞赛的机会相对比较少,专项技能得不到有效地提升,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竞赛技能提升成为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后就业提升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体育竞赛与体育竞赛素养

1.1、体育竞赛概念

体育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运动员个体或者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体育竞赛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称。按其规模和性质,可分为:综合性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级赛、联赛、邀请赛、通讯赛、选拔赛、表演赛等。

1.2、体育竞赛素养

通过查找各种资料,素养表达的是自我积累所达到的一个水平,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丰富和提高。体育竞赛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竞赛、观看体育竞赛所体现出来的各种体育能力及行为的表现。

2、体育竞赛机制及体育竞赛素养培养现状

2.1、竞赛机制

(1)全国研究生运动会,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某一个城市的政府承办;各省研究生运动会,由各省教育厅和体育局委托某城市的教育、体育部门或大学承办;(2)全国研究生单项锦标赛,由全国研究生体育单项协会委托某大学承办;(3)企业承办,如中国研究生篮球联赛(CUBA)、“飞利浦”中国研究生足球联赛、新民晚报“可口可乐杯”研究生足球联赛等,具备产业化的色彩;(4)学校组织的校内体育竞赛,指校内各院系、班级之间以丰富研究生体育文化生活为目标的体育竞赛活动;(5)研究生自发组织的校内或校级体育竞赛。

2.2、竞赛素养培养现状

大多数竞赛活动的参与人群都是具有良好的基础和身体素质的选手去参加,而有大部分人没有勇气去参加体育竞赛,也有很大一部分缺乏锻炼的目的性,这种现象往往导致有很大一部分研究生的体育竞赛水平和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资金不断增大,社会对于教育的支持不断加强,许多青年的比赛进入大学校园,例如,CUBA篮球联赛、研究生运动会、全国健美操比赛都进入大学的校园,观看的人数也非常多,这对培养研究生健康意识、丰富他们的体育竞赛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整体来看,我国普遍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还相对比较低,这主要是因大研究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方面还比较薄弱,再加上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文化宣传不够,造成了体育文化精神的欠缺,从而体育竞赛素养方面欠缺。

3、研究生竞赛能力培养方法

3.1、培养组织竞赛的能力

现在研究生毕业时,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只是自己参加过比赛,在学校也只是参加比赛,并没有担任过组织赛事的角色,也没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机会,教授研究生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编排赛事,组织一场简单的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等等,根据竞赛时间、任务和竞赛办法等要求,组成裁判组、场地组、竞赛组、宣传组等办事机构,通过老师的指导,制定工作计划、做好筹备工作,做好竞赛规程和秩序表。裁判组在赛事开始之前组织学习裁判规则,给每位裁判分工并告知注意事项,比赛开始之前开准备会,比赛结束后开总结会;场地组确定好场地,保证比赛时场地可以使用,准备好器材;宣传组做好宣传工作,这样研究生在毕业之际,无论是进入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能够完整地掌握各类体育赛事的承办和组织管理工作,并且熟悉整个赛事流程,能够尽快地适应各类工作需要和各个工作岗位,成为用人单位竞相争夺的对象。

3.2、培养担任裁判的能力

竞赛过程中要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裁判,每一项比赛都需要裁判,在培养研究生运动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培养研究生的执裁能力,通过观看比赛或进行实战的练习都能提高裁判的能力。国内高校当中,上海理工大学可以作为典型代表,在研究生执裁培养过程中,他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研究生执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取得非常好的培养效果。在裁判培养当中,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校内部一些具有较高执裁能力和执裁水平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比赛机会和视频,讲解项目执裁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研究生对裁判的认知能力,研究生对规则的学习除了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竞赛的理解能力,更能从裁判的角度去观看赛事;(2)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裁判证考取的学习班,通过学习裁判规则,教师一对一实地进行裁判站位、手势、哨音的讲解,再进行半场的模拟教学,再一步步地考取相应的裁判证,提高研究生对裁判工作的兴趣,也提高了研究生对裁判工作的信心;(3)学校内的比赛可以选取考取过裁判证和一些感兴趣的研究生担任比赛的裁判,通过实战锻炼他们的能力,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指导,加强研究生对裁判规则的理解;(4)裁判的工作分很多种,不同的比赛需要好几名裁判同时进行,比如,足球比赛需要赛事监督、主裁判、助理裁判两名、纪录裁判一名,像这样一场比赛要担任不同的职务就需要教师根据场次让研究生担任不同职务进行裁判工作,多方位的培养,更全面地掌握裁判工作。在研究生担任比赛裁判的工作中,教师要实行补哨进行帮助教学,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执裁能力,这样全面的担任赛事裁判,研究生的竞赛执裁能力会进步很快。

3.3、培养在比赛过程中运用技术的能力

体育专业研究生要有过硬的技术,并能把技术运用到比赛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技术的教学很重要,在实战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要多组织校级比赛,或者带研究生出去比赛,让研究生会打比赛、会分析比赛、会在比赛过程中运用自己擅长的技术,在比赛过程中总结经验,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竞赛能力,提高研究生团结一致的精神。

3.4、培养竞赛过程中指挥工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通过各种案例分析,教会研究生比赛当中的战术和技巧,要提高全局意识,突发情况时有应变能力;研究生在比赛时,教师应该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开准备会,制定比赛方案和应变措施,邀请专业的老师带着研究生进行临场指挥工作,共同分析场上情况并及时调整战略。以提高研究生临场指挥能力,并提高了研究生的竞赛能力。

4、竞赛课程的设置及作用

竞赛课程的实施以开展竞赛班为主体,根据不同的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成不同的竞赛班级,也可根据考上来的研究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竞赛班开展,根据自己的专项技能组成不同的队伍,每学期进行一次校内比赛,优秀的队伍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或者全国的赛事,研究生成绩的评定可以把研究生的赛事参与度及赛场上的表现作为重要成绩组成部分,竞赛班成绩考核主要看研究生的体能、技术、裁判、指挥能力等能力。竞赛班的教学内容应灵活多变。

4.1、课程设置

(1)资格的认定。

具有专项特长的,有参加运动会经验的运动员;竞赛班人员的认定:研究生具有专项且有兴趣参加竞赛的人员。

(2)成绩评定的方法。

根据学习情况、体能及参加比赛的表现情况进行成绩的评定,研一为必修课程,研二和研三为选修课程。

(3)教学内容设置。

应开展研究生受欢迎的项目,适合竞赛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以及每个项目裁判知识的学习。

(4)课外活动设置。

竞赛班里的研究生应和学校的校队或者社团的人进行比赛,扩大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获胜的给予证书和奖励。

4.2、竞赛课程对竞赛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体育竞赛活动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体育竞赛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型来源,体育竞赛不仅是学校体育素质体现,更成为研究生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课程加强了研究生各项能力,根据分工的不同,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比赛服务,充分发挥了研究生的特长,让研究生的竞赛的知识面更加广泛,通过实践活动,研究生的运动技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身体素质也随之提高了,研究生可以通过自身解决很多问题,提高了研究生的应变能力,也提高了研究生的兴趣,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竞赛当中,也带动身边的人;竞赛课程培养了研究生竞赛的综合能力,能力得提高可以让赛场更加的精彩,自己能力得到提高可以立德树人,可以改善竞赛场上不良的行为。

竞赛课程的设置可以提高研究生的裁判能力,准确的学习裁判知识,合理地运用规则使竞赛变得更加规范。

5、研究生体育竞赛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5.1、教育观念的更新

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受到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影响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限制,传统体育教学单纯地提高研究生的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注意实践的教学,对于竞赛类项目的裁判知识并没有得到实践的练习,研究生并不会运用技术和规则去竞赛;竞赛课程的改革首先就是教育观念要进行更新,多组织比赛进行教学也可以很好地锻炼研究生的体质健康,也促进研究生对体育的热爱。

5.2、教师素质跟不上节奏

竞赛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授为核心、我说你听”的模式,竞赛课程的改革就需要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摸索,这个教学过程就倡导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的教学过程,很大一部分老师很难适应实践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就行新知识的接受和吸纳,需要不断的进行培训,学校的培训机会不多,就会导致专业知识理论更新不到位,导致教师跟不上知识更新的节奏。

5.3、课堂教学难组织

体育竞赛教学过程应该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担任不同的工作,甚至要进行多角色的轮换,教师要让每一位同学在不同的职位上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一场赛事,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和考虑到每一位研究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要合理地安排好裁判组、竞赛组、场地组及宣传组的工作,就导致教师很难指导每一位研究生,给体育竞赛课程的优化带来困难。

6、结论

研究生体育竞赛能力的培养加强了研究生运动健身的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提升,多样化的体育竞赛活动,增强了研究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们坚持锻炼的意识,这样的竞赛活动,让来自全国不同高校,接受过不同本科教育背景的研究生都能够展现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技能更加强硬,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践基础。促进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与此同时,竞赛课程的优化要结合研究生竞赛能力培养的发展需要,逐步推进,促进体育竞赛社会化,改善体育竞赛现存的不良风气,课程的优化可以促进体育竞赛不断的优化,促进研究生体育竞赛能力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裁判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裁判中存在“唯一正解”吗*——对《司法裁判中的道德判断》的批判性研读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育竞赛规则的本质主义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