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加强医学本科生论文撰写能力培养

2020-12-30董瓅瑾陈亚泽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撰写论文医学院校本科生

董瓅瑾,杨 静,陈亚泽

(武警后勤学院,天津 300309)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院校大学教育阶段如何进行科研能力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1]。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论文作为一种存贮和传播医学信息的基本形式、反映科研成就的书面形式、评价医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发挥着巨大作用。医学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对于医学专业本科生而言,撰写毕业论文是培养其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已成为医学院校本科生毕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是学生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和结果,其水平高低已成为检验学习成绩、教学效果、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论文质量的高低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学校、医院所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及科研能力的强弱,必须予以重视。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虽然加强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仍未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给予足够重视。甘可建曾对68名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的住院医师进行医学论文有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科研设计活动”的有17人 ,仅有4人作为第一作者或撰稿人发表过论文。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科研思路不清。(2)选题不当或不够新颖。(3)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基础。(4)有思路或选题但没有科研经费支持。(5)没有时间撰写论文。(6)主观能动性差[3]。天津医科大学对5届885名本科毕业生问卷调查表明,70%的毕业生缺乏创新能力,80%的毕业生科研水平不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很低,甚至错误地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科学研究及论文撰写。

国外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视。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通过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学生学会提出研究问题、分析数据、运用新技术、批判性地阅读文献、撰写科研论文[4]。75%的学生科研期间发表了1篇以上的论文,科研经历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进行科研的动力、兴趣和角色模型。国外的这种医学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5]。

目前,医学本科生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撰写毕业论文,但论文总体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科研思路不够清晰,选题不当或不够新颖。(2)抄袭、造假现象存在。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科研资源,但互联网也提供了拷贝、粘贴、东拼西凑完成毕业论文的途径。学生不再认真选题,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思论文框架,甚至将实验的操作步骤一字不改完全粘贴。(3)学术性不强,论证欠科学性。实验设计不够严谨,指标欠缺,数据不足,缺乏科学性。(4)缺乏创新性。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对课题研究进展了解不够深入,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课题设计缺乏创新性。(5)论文缺乏条理性,语句欠通顺。有的毕业论文条理不清,口语化严重,有病句错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现象。

因此,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更凸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大部分医学院校也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如举办科研讲座,设立科研创新团队,开设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开展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讲堂等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也有不少医学院校开设了论文撰写课。与此同时,各医学院校也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论文撰写能力[6]。

1 改进教学模式

以往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理论课上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上课听讲和记笔记,利用课后时间复习,强化重点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最新进展、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以及目前相关研究运用的方法等。而这些恰好能启发学生的科研思路,并为今后做科研打下良好基础。很多医学生感到在校时申请课题和撰写论文困难。他们对科研感到陌生,甚至觉得遥不可及,撰写论文没有思路。因此,急需改变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其论文撰写能力。

1.1 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

以医学生的必修课药理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阅与下一节理论课相关的知识点(如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配伍禁忌、体内过程等的研究进展)。在每一节理论课重点内容讲完后,留下10分钟时间,选出1~2名课下认真查询资料的学生,由他们讲述所查到的药物相关知识的研究进展或者药物实验研究的设计思路等。教师及时讲评并指出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将如何在互联网医学类数据库中查询资料的方法展示给大家。通过几次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查阅医学文献的方法。学生可以对自己查询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结合国外相关文献报道,从某一角度撰写综述。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并行

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撰写论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让学生平时多看、多想、多问,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纠错。教师将以往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论文进行整理,并选出有代表性的论文制作成幻灯片。在与理论课内容相关教学的章节中,插入相应的幻灯片,引入案例并与学生进行评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案例式教学,学生印象更深刻,不仅了解作者的科研设计思路,而且可以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接触科研、感受科研、走进科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

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共同围绕教学内容相互作用的一整套行为方式[7]。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行为方式,包括教法和学法,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教法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学法是要依靠教法的引导。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教学,形式较单一。可鼓励教师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配合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并融入课堂教学中。配合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看到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分子作用机制、信号传导通路这些讲起来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讲授法虽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知识,但缺少对学生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教学效率较低。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相互组合,优势互补,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依托教学手段进行的。教学手段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设备以及所借助的技术条件。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云课堂、在线资源检索工具、虚拟实验等也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物质支持。通过视觉手段、听觉手段、视听融合手段、交互教学手段,助力教学方法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手段制作好的声、光、色、形并重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吸收率。

3 改进评定方法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是在一定的评价理念下,以课程与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对于整个教学意义重大,其激励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学习成绩。评价方法单一且缺乏全面性。可以在考评中加入论文撰写能力考评内容,比如学生课下是否认真查阅文献、积极思考,课堂是否积极发言,是否勇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科研设计等。通过综合评价,对于成绩突出的学生,尤其是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单独进行辅导,指导其撰写论文。通过组织小型论文汇报会,由论文作者向大家讲述其科研设计思路及实验方法,谈论撰写论文的心得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较高质量的论文,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完善,并在相应级别的刊物上投稿。投稿后的修改和校对,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撰写论文的全过程,而且对学生科研素养培养意义重大。

综上,在教学中加强医学本科生论文撰写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本科生科研素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从而更好地为医学事业服务。

猜你喜欢

撰写论文医学院校本科生
勘误声明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渗透数学史,传播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