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0-12-30冯务群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化学思政

冯务群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做了最好的注解,他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转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承担育人责任,要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促进包括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专业人才[2]。

药学类专业的化学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的第一、二学期开设。如何在整整一学年的课程教学中,充分“种好责任田”,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是化学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1 化学课程思政现状

1.1 教学理念缺失

每门课程都应该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要求,但一段时间以来,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使一些教师包括化学教师错误地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思政教师和学工系统工作人员的责任,忽视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3]。专业课程教学中,往往只把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作为重中之重,而素质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没有真正落在实处,也缺乏考核评价,从而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1.2 课程自信缺失

在职业教育注重技能的背景下,作为药学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化学课程,在“必需、够用”原则的指导下,课时一再缩减。但3门化学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加之学生基础差,导致化学课程教学难度大。另外,学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也没有重视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多年来教师认为化学课程因不是专业技能课程而得不到重视,从而缺失了对课程的自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动性。

1.3 学习兴趣缺失

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缺乏、文化基础薄弱问题,且实用主义学习观念盛行,习惯以“有用”和“无用”作为学习内容取舍的原则,导致重应用型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轻人文素质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积累,也对专业基础课程不感兴趣。加之化学学科理论性、系统性强,知识体系庞大,高职高专学生普遍感到化学难学,缺乏学习兴趣。

1.4 考核方式缺失

化学课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尽管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应用,教师利用学习平台的管理功能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如考勤、课堂互动、课前预习、课程作业等,但这些远远达不到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没有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2 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

2.1 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德育和价值引领能力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发挥德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职能,高职高专教师务必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化学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感化、教育学生,努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兴趣的同时,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2.2 加强课程建设,开发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为解决化学课程课时紧张、学生学习困难问题,化学教研室团队成员研究开发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除常规资源模块外,特别重视课程思政资源模块。根据各章节具体内容及专业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为总原则,以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民族自信以及求真务实、责任担当、好学上进等优良品质为目标,开发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典型性、生动性等特征的思政教育资源。例如,开发化学家的故事、化学与资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安全、化学与食品安全、化学与医药、化学与生活等资源类型,以碎片化方式呈现,根据资源特点,可以是文档、视频、音频、动画、PPT等多种形式,既有利于教师的课程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课程思政资源模块建设既是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同时加强了课程的时代性、通识性、生动性、趣味性等,使学生喜欢上化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

化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不同教师对思政教育资源的认识不同,导致挖掘程度不同,应用程度也不同。为实现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充分进行思政教育,化学教研室教师团队共同开发化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模块非常必要。

2.3 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

化学教研组要组织以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思政教育为目的的教研活动,如授课计划的制订、典型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学竞赛等,并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申报,通过一系列活动推进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应善于在学科知识体系与思政知识体系间寻找平衡点,顺其自然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由于化学课程课时紧张,而且既要实现知识教育目标,又要实现思政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开展教学改革,利用信息化方式与手段,将思政教育整合到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环节之中。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加强过程考核,将思政教育内容纳入课程综合考核之中。

2.4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化学是实验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都安排了一系列实验课,理论与实验课时比基本是3∶1,不管是验证性实验、制备性实验还是基本操作实验等,实验课的思政教育元素都非常丰富,并且能实现从“讲”到“做”的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安全意识、严谨认真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品格、观察现象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能在化学实验中得到培养。化学教师一是要做好宣教,讲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做;二是要做好示范,明确规范和标准;三是要做好指导,严格督促、全面指导。同时加强实验过程考核,在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同时,使其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

3 结语

教书与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育人能力,这不仅需要每一位教师有责任担当,还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体制与机制。如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典型评选、教学竞赛、专项研究立项资助等,以激励教师不懈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情怀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化学思政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