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2020-12-30林广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中职政治

林广婷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成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担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任务,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探索出能够体现新时代思想、落实新时代精神的教育路径和手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培养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新时代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者。至今我们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新时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21世纪的竞争是以人才为关键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青年是未来的希望,中职学生又是青年中的重要群体,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关系到个人未来发展。唯有加强对人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按照既有方针路线走下去。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必要措施。

1.2 贯彻教育部最新方针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历来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方针,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 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

就目前来看,尽管中职学生的构成较为复杂、学习能力不强,但其思想政治素养较高,爱国之情和责任感较强,政治态度也比较端正,拥护并且热爱中国共产党。但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学生出现了一些思想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2.1 价值观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渐繁荣,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式各样新奇的商品和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对中职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由于许多中职学生尚未成年,价值观和人生观尚不成熟,致使其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与享受,严重偏离人生目标,失去人生信仰,甚至有些学生失去了人生追求,将金钱作为人生奋斗的最终目标,处处讲究实用,完全忽视精神追求,最后导致丢失自我、盲目攀比,做出违法乱纪或有损国家、人民利益的事。

2.2 法律意识普遍不强

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中职学生对善恶是非的分辨能力较差,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对一些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信息等的抵御能力较弱,面对诱惑和挑唆时不会拒绝,从而做出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此外,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对行为的约束能力较差,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时,如与他人冲突、争吵,很容易冲动,以致出现打架斗殴的情况,严重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3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

由于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毕业生,因此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认识有限。比如,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不知道这些政治理论是用来干什么的,对自己有何指导意义,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此外,由于知识面窄,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处理问题能力相对较弱,有时甚至会表现出知行矛盾,这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性行为。

3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3.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不断创新教育方式

新时代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贯穿中职学生成长与成才全过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3.1.1 文化思政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明确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营造处处皆育人的校园人文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借助校刊、校内网站、校园广播等平台,利用橱窗、陈列室、黑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采用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接受并且轻松理解,学会实际运用。要发挥学校特色,以特色环境文化培养学生,注重特色环境文化教育;发挥劳动模范、典型人物、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校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结合校史校情形成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理念,即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作用,利用党团日活动、文化节等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自觉担负起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3.1.2 实践思政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离开实践就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实践中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实训、实验、见习、实习中去,用企(事)业单位优秀员工的事迹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敬业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的毅力;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发展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调动学生工作热情,增强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把专业技能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如在艺术类课程中体现红色历史,在实训中体现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实践平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如校内实践场所、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创新实践形式,通过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担当志愿者等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3.1.3 网络思政育人 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提高中职学生网络素养。当代中职学生“生”在网络、“长”在网络,在网络中汲取最多的信息资源。微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重视网络形成和内容建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反映背后的大主题、大社会。用朴实的例子宣传这个伟大的时代。另外,对网络传播手段进行创新,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全方位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及相关文章,还可通过微博、微信、论坛以及博客等各种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以引发学生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简便和高效。

3.2 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路径

新时代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遵循教育管理服务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因材施教,掌握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因时而进,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趋势因势利导。

3.2.1 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党委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领导作用,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规律,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党团组织要深刻分析当下中职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时事政治、职业教育基本规律与学生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将立德树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将党的教育方针及政治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为目的,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导向,突出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思想引领和辐射作用。学校党团组织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促进中职学生了解党团知识,例如,在2017年10月胜利召开的十九大、2018年12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学校党团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学习十九大精神及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学习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强化学生政治立场,从而达到思想引领的目的。学校党团组织还可以通过授课、讲座等方式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只有这样,学校党团组织引领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才能够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保证改革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进行道路探索。

3.2.2 坚守课程教学阵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从思政教师育人向全员育人转变,逐步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让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所有课程当中。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新方式、新理念,创新教育工作载体,将理论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目标,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抓住十九大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与纪念日的契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我国历史、国情和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使其自觉践行“四个新一代”要求,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推动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同时,发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各类课程都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3.2.3 利用朋辈效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朋辈教育是指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朋辈教育有利于增强中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朋辈教育可以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朋辈教育要抓住重点人群,通过对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威信的学生党员、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社团干部等进行培训与座谈,让他们正确认识和了解新时代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进而逐渐影响其他同学。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团日活动和学习,或成立政治理论社团,凝聚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政治热情的学生,让政治理论学习蔚然成风,进而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政治理论学习和讨论中来。通过学习提升他们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2.4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思政教师队伍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完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大任务的根本保证。发挥学生科管理人员、班主任、学生辅导员、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不断提供岗位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机会,让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内在素质,符合立德树人要求,融会业界、学界新思想,结合工作心得创新教学方法,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先进性。非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二者共同担起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此外,要建立师德档案,定期进行道德考核,加强师德师风宣讲和培训,时刻提醒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修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为根本方向,根据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培育更多优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中职政治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