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三层结构看电影《流浪地球》对中国文化的表现

2020-12-29刘倩玲

歌海 2020年6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中国文化

刘倩玲

[摘    要]电影《流浪地球》在文化表现上带给幻想类影视作品一点启示:幻想元素和文化元素的融合,需要在文化的三层结构上进行,既要有表层的物质文化,又要有中层的社会组织和深层的精神生活,越深层的文化越贴近真实,越能引起文化共鸣。幻想类影视作品若要在文化表现上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同,除了展示物质的外在形式,还要表现其上附着的文化,应挖掘深层的人际关系、组织关系、语言文字、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核,并在文化的亲切感和幻想的惊奇感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让文化真正融入影视作品,让其更有文化内涵。

[关键词]科幻影视;中国文化;文化三层结构

《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是中国首部大制作“硬核”科幻电影,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影片在中国大陆收获票房46.56亿元人民币,居中国影史票房亚军,豆瓣评分7.9,淘票票评分9.1,猫眼评分9.3,票房、口碑双丰收。上映期间,线上线下掀起观影和讨论热潮,主流媒体《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都对此作了报道,《流浪地球》迅速成为现象级电影。

《流浪地球》的故事在全球背景下展开,这类科幻故事,对文化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模糊文化界限,从全人类角度进行宏大叙事;另一种是加强文化特色,将之与主题结合。《流浪地球》原著小说是前者,电影则为后者。从观影评价看,给好评的观众一定会谈论到的就是“中国式科幻”,官方媒体的评价也是“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核”,说明《流浪地球》对中国文化的表现是受到大众认可的。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代表作《文化论》中将文化分为三个方面,即物质设备、社会组织、精神文化。①中国文化史家庞朴的观点与马林诺夫斯基一致:“文化结构包含三个层面:外层是物的部分;中层是心物结合的部分,包括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理论、社会组织制度等;核心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这三个层面彼此相关,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②本文运用文化三层结构的理论,分析电影《流浪地球》对中国文化的表现,并总结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物质设备

(一)丰富真实的生活事物

《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2075年,属于“近未来”叙事。上映时间是春节,为了应景,电影里的时间也设定在春节。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影片主要表现的是传统文化,福字、舞狮、饺子,处处充盈着中国年味。片尾三年后的春节,又通过一句“我想死你们了”加入春节联欢晚会这个现代春节元素。“即使在未来人们依旧过春节”的认知,迅速连接起未来与当下、影片与观众。

影片极力在现代文化物品上营造真实感,让它们布满人类使用的痕迹。播放早间新闻的屏幕边缘陈旧,地下城到处张贴着标语,人们搓着表面已不崭新的麻将……学校里,初中生穿着校服,学习课文《春》,黑板上写着板书,窗外阳光明媚。这些中国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似乎与当下现实几无二致,直到显示屏故障,才发现窗外的阳光是屏幕的模拟。科幻风格的运载车外表被风雪侵蚀得斑驳,车内窗前摆着金色佛像,上方挂着佛珠和一大串车挂,手刹边放着水壶,方便取用。空间站上,刘培强的床边挂着鲜红的中国结,墙边挂袋里是杂志、锻炼器材等物,舷窗边堆满纪念小物件,窗上还有用笔标记的各个时期木星大小,以测量与木星的距离。以这样的方式来设计近未来的生存环境、交通工具、武器装备等,是科幻电影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它可以使幻想性概念在展示其影响奇观特性的同时,又能植根于我们熟悉的、已知的环境。{1}

还有一幕通过音乐展示中国流行文化。济宁派出所里,姥爷韩子昂为排解无聊,用对当时来说古老的手机播放同样古老的《海草舞》,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都不禁笑出来,这正是当下网络上大火的“洗腦神曲”。推算韩子昂的年龄,确实是我们这个年代喜欢这种流行文化的年轻人。

(二)呈现奇观的文化地标

文化地标是能够代表一个城市文化精神的标志性建筑,在片中的主要功能是标示地理位置和呈现奇观。刘启兄妹乘电梯升上地表的北京市,能看到央视大楼、中国尊、国贸大厦等建筑在零下84度的严寒中破败不堪,熟悉的文化地标在影片中呈现一种极端状态。接下来故事场景转到上海,由于板块位移,出现更为震撼的奇观:以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为代表的建筑群,全被封在悬崖一般的巨大冰层中。观众对这些文化地标很熟悉,影片中的年轻人却对他们十分陌生。这种为观众营造亲切感,同时为片中人营造陌生感的做法,是末世类科幻作品常用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幕展现了冰冻的2044年上海奥运大厦。上海奥运大厦与其他文化地标不同,现实中并不存在,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这也是科幻的重要特征。虽然上海奥运大厦不是现实建筑,但多少满足了中国人的主观期待,暗示不久的未来,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强大到足以举办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届奥运会,激起观众对未来祖国强大的自豪感。这饱含信息的镜头,是中国文化与科幻元素融合的优秀示范。

二、社会组织

(一)亲代缺席的家庭关系

在主角的家庭中,父亲外出工作,母亲过早病逝,双亲在儿子刘启的成长中是缺席的。刘启由姥爷抚养长大,这与当下中国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现状极为相似。刘培强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对孩子爱得深沉,却不宣之于口。影片高潮,刘培强驾驶空间站撞向木星前与儿子达成和解,这段对话依然是中国式的克制。没有如欧美影片中“我爱你”的直接表白,而是呼应本片开头和儿子小时候的约定:“你数三、二、一,抬头,就能看见爸爸。”虽然有部分观众认为过分煽情,但大部分观众表示这是全片最感动的一幕,甚至为此落泪,这就说明这种中国式的“煽情”,能打动大多数中国观众。祖孙的“隔代亲”也很符合中国家庭特点。起初,刘启冲动又任性,韩朵朵有些单纯娇气,这显然是被爷爷韩子昂宠出来的。韩子昂身为驾驶员,在全球总动员的危难时刻,将家庭身份放在社会身份之前,以保护两个孩子为最优先。这种“自私”使人物更为真实,仿佛他就是每一个中国家庭里溺爱孩子的祖辈。

(二)有守有变的社会关系

电影中的大型社会组织与现实相比发生较大变化,联合政府代替联合国成为更强力的组织,但地下城的小型社会组织则保留了下来。影片开头韩朵朵说“今晚居委会发饺子”,表明居委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然在未来的地下城里维系着居民关系,既亲切又合理。 影片中军人装备了更先进的武器,但和群众的关系与现实并无区别。救援队队长王磊面对刘启“先上人”的要求,决定“一块上”;队员赵志刚牺牲自己救下韩子昂;刘启要求离开,王磊依然将宝贵的导航仪和物资分给他;危机关头医疗兵周倩和王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平民……军人依然是“子弟兵”,把群众的安全当成自己天然的责任。刘启和韩朵朵因违规开车被扣押,韩子昂给收容所看守人员“送礼”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情社会”的特殊人际关系。但看守人员说“还来这套”,直接收缴礼品还把韩子昂也关进去,表明在那个时代,这种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已经瓦解,而曾经与观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韩子昂却还在搞这“老一套”。

三、精神文化

(一)多彩地道的语言文字

语言{1}是承载人类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流动在口头的文化。《流浪地球》中,面对世界性灾难,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概念或许已经模糊,但语言维系着人们与自己文化的根。全片共出现了汉、英、俄、法、韩、日、印尼等多国人,所有人都说着本国语言。刘启兄妹和Tim操着一口京味普通话,一位中国宇航员甚至直接说方言。这做法得益于影片的一个科幻设计:同步翻译器。同步翻译器在科幻作品中并不稀奇,最著名的是美国科幻系列《星际迷航》(Star Trek),不同种族间交流使用随身携带的翻译器。但几乎所有科幻片只出现翻译后的语言,观众听来就是所有人都说同一种语言。《流浪地球》没有为了省事将原始语言过滤,而是完整保留这一文化标签,让影片更为真实可信。这也反映了随着全球一体化加剧,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态度是尊重,是和而不同,接纳多样性,而不要求同质化。

中国的语言十分地道。韩朵朵调侃刘启“瞅您老这反应”,济宁看守所工作人员用“捞人”这个带点黑话性质的词。人物外号也是基于汉字玩的文字游戏,刘启外号“户口”,即“启”字拆开,李一一则是“李长条”,来源于两个“一”字并排的视觉效果。这些语言只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听到后会心一笑。

影片中精神文化的文字部分主要体现在各种标语上。这些标语有两类,一类是现在常用,在未来世界也依然适用的,有最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运载车安全警示标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还有“安全生产,预防先行”“天灾无情人有情,孤儿领养暖人心”等;另一类是在未来背景下有了新的内容,如“加入联合政府军,帮助地球驶向人类新家园”“移居地下城,共建新家园”“今天又离新家园近了一步”。这些标语规则和现在一样,大多采用对仗手法,简洁明了,朗朗上口,无法对仗的也力求口语化生活化。保留文字形式,加入科幻内容,是非常巧妙的处理方式。

(二)中华文明的行为方式

“带着地球流浪”这个设定,小说原作者表示当初仅将之作为一种科学幻想,并未有意识倾注更多文化意义。而电影为其赋予了浓厚的中国式家园情怀,片中不断提到的“回家”,片尾曲歌词“带着家园流浪”都在反复述说这一意义。“流浪地球计划”将持续一百代人,电影中刘培强说“我们还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有孩子”,让人想起《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种典型的世代依附于土地生存的农耕文明,前仆后继、代代相传的精神,为这漫长旅途点亮了希望。

电影中的“饱和式救援”,调动的救援人员和物资远超救援目标数量:150万人,7万多颗火石,救援4771座發动机。这种倾尽所有、不计代价的方案极具中国特色。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不是第一发达大国,在解决问题时擅长利用自身人口和制度优势,采取“靠人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造桥修路靠的就是无数工人的肩挑手扛,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面对各种灾难也都能短期内动员全社会力量,调集全社会物资集中救援。

片中最终救援未由主角完成,点燃木星的方案也不是主角第一个想到,每个人都是最普通的“螺丝钉”,联合起来却足以驱动地球。这正符合中国推崇备至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一个人都是英雄。联合政府这一“权威”全片都未正面出场,最后还向身为普通人的主角一行妥协也隐喻着“群众”的胜利。影片中全人类团结起来拯救自己,正应和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电影中拯救了地球的“春节十二响”程序,利用行星发动机发射礼炮的初衷仅为庆祝春节,这看似浪费的做法,其实并不违反中国人的行为逻辑。中国人爱热闹,认为鞭炮炸得越响越喜庆,南方的炸龙节、炮龙节更是将鞭炮炸成一种狂欢。在流浪地球时代,行星发动机这个巨无霸“鞭炮”,绝对够“热闹”够“喜庆”。对于“过年”的执念,是刻在中国人骨血里的印记,正如俗语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即使再穷困,也要拿出积蓄欢欢喜喜过年。天性乐观的中国人,为了“春节十二响”所消耗的能源,可能需要付出更多辛劳,但也甘之如饴。

(三)俄式风格的审美趣味

《流浪地球》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业设计就是庞然巨物行星发动机和拥有大车轮大车斗的运载车,以及布满导线的穿戴式外骨骼。它们的设计线条多为刚硬的直线,体量大,结构复杂,表面错落参差而非一体成型的光滑。这种粗犷、厚重、繁复的俄式旧工业风格,相比细腻简约的美式工业美学,更贴近中国人的审美口味。一方面,中国当下的主流审美趣味偏向“大”和“多”,这能从每年春晚开场的多人歌舞中寻到端倪;另一方面,中国从苏联时期起就一直深受俄式文化影响,观众天然对俄式美学有亲近感。《流浪地球》众筹的周边产品中,售价为1988元和2488元的星星发动机和运载车模型迅速售空,证实了观众对该设计风格的喜爱。

(四)注重人文的宗教信仰

《流浪地球》共出现三处和信仰有关的情景,一处是俄国宇航员马卡洛夫在刘培强担心地球时安慰他“上帝会保佑我们的”,另外两处是在救援队分头点燃木星前,救援队员互相鼓励“刚子会保佑我们的”,老何则朝三个方位膜拜,求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保佑。这里展现出的中西方宗教信仰对比十分鲜明。西方的宗教信仰更为普遍和显性,围绕对单一宗教神灵的崇拜展开。中国虽有宗教,但并没有那么普及,宗教思维对大众生活的影响也是更为隐性的。中国文化重心在人文精神,关注的中心是人,在信仰上表现出一种朴实的功利性。大众喜欢将人类神鬼化后进行崇拜,而不依附特定的宗教神灵。去世的亲友,家族的祖先,或在某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如孔子、妈祖等,皆可上升为鬼神并成为崇拜的对象。因此,救援队员希望死去的队友刚子能化作鬼魂庇佑他们,而老何认为用发动机点燃木星的行动属于古今物理学大师的“管辖范围”,于是将他们神化后祈求保佑。

四、结语

长期以来,中国科幻影视市场几乎被国外的科幻作品占據,国产科幻影视作品极少,真正称得上“硬核”的中国科幻影视,没有跟上我国科技飞速进步的现实脚步。虽然外国科幻影视里也有中国元素,但中国一直是“他者”眼中的中国,而非中国人的自我表达。一些中国幻想类影视尝试用好莱坞式幻想表现中国文化,但往往存在简单堆砌文化物品、将中国元素生硬嫁接到西方幻想上的问题,文化表现比较空洞。而过去在美国市场票房和口碑都不错的中国电影,表现的皆为中国传统文化,外国观众对中国的了解被封闭在“信息茧房”中,无法触及当下的中国。中国文化被固定在古装、功夫、茶叶、古董这些物化的传统元素上,现代中国元素也仅有作为外景地的中国城市,或者偶尔串场的中国富豪。“科幻”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并没有在大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

电影《流浪地球》开启了一扇门,开始在科幻电影领域争取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权。影片在表现中国文化时,既关注表层的物质文化,更注重中层的社会组织和深层的精神生活。它将镜头对准当下甚至未来的世界,并靠着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核,在幻想背景下支撑起立体的中国文化。这样表现出来的文化足够真实,能构建与观众的共同意义空间,引起观众共鸣。当然,《流浪地球》与世界级科幻大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些文化表现与科幻元素的结合不够合理。如,地下城的文化物品,只是把众多生活事物原样甚至怀旧式地搬到新背景下,没有加入任何科幻元素,这样增加了亲切感,却少了未来感。再如,最后众人合力推撞针是靠人推人,此处对团结精神的表现过于直观和原始,若大家各展所长找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会更符合科技时代的团结合作方式。此外,环境的异化会否导致文化的异化,这一点电影出于种种考量回避了,甚为可惜。

总之,物质在文化语境中不能单独存在,须与人类活动发生联系,凝结于其上的文化才会“活起来”。文化的物质设备本身并不是一种动力,单单物质设备,没有我们可称作“精神”的相配部分,是死的,是没有用的。电影《流浪地球》为科幻电影打上中国文化烙印,整体是很成功的,这带给幻想类影视作品一点启示:幻想元素和文化元素的融合,需要在文化的三层结构上进行,越深层的文化越贴近真实,越能引起文化共鸣。但越深层的文化越隐性也越难以表现,这对影视工作者是一个考验。除了展示物质的外在形式,还要表现其上附着的文化,挖掘深层的人际关系、组织关系、语言文字、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核,并在文化的亲切感和幻想的惊奇感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让文化真正融入影视作品,让其更有文化内涵,获得更广泛的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朔方.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

[3]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 〔英〕凯斯·M·约翰斯顿著,夏彤译.科幻电影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中国文化
《流浪地球》票房升至中国影史第二
现实照进《流浪地球》了吗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