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晓红从胃肠积热论治小儿卧不安*

2020-12-29王双成贺建祯谷晓红

陕西中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莱菔子消食陈皮

王双成,高 飞,贺建祯,谷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全球有27%的人群遭受着失眠的困扰[1],而小儿的睡眠状况也不可忽视。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卧不安的主要病位在心,同时和人的肝、肾、肺、脾、胃也关系密切,正如清代沈金鳌在《沈氏尊生书》中所说的:“不寐,心血虚而有热病也。然主病之经,虽专属心,其实五脏皆兼及也。”《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焦俊杰等[2]认为失眠治则繁多,但本质为胃肠壅塞,逆而不降,是根于胃而发于心。谷晓红教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和饮食习惯,提出小儿卧不安多与胃肠积热有关。胃肠积热指的是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壅于胃肠,而致胃肠气分热盛的一种证态,包含胃热、食积化热、胃肠湿热、胃肠痰火等,与反复呼吸道感染[3]、湿疹[4]、多发性抽动症[5]等小儿常见病具有相关性。

1 胃肠积热之分类

1.1 无形之热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皮毛不固,易感风邪。风邪夹寒,为太阳病;风邪夹热,为温病。《伤寒论》185条言“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温热论》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顺传阳明。外感寒热邪气失治误治皆可顺传阳明。阳明胃腐熟水谷,属阳,故阳明受邪多为热证。小儿肝常有余,若家长溺爱,稍遇不舒,则肝火更盛,盛则克土,导致胃热。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若过食辛辣,亦可出现胃热。外来之邪热入于胃,未与痰饮糟粕相结,成为无形之热。

1.2 有形之热

1.2.1 食积化热:小儿本为阳热旺盛之体,脾胃偏弱,再加上日常高热量食物[6]的大量摄入,胃受纳腐熟不及,则饮食不化而积滞于胃肠,食滞日久,蕴而化热,形成胃肠积热。如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言“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此为小儿最常见的胃肠积热形成原因。亦有小儿多食少动,排便不畅,积滞成热。

1.2.2 胃肠湿热:脾主运化水液,小儿脾常不足,多食又易伤脾,导致水液不能及时运化,留于中焦胃肠则成湿邪。肺主行水,若因外邪而肺气郁闭,则水液停而成湿。亦或胃肠有热,扰乱气机,腑气不通,水液不行,产生中焦湿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言“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此处痰饮更侧重“饮”,即有形之湿。湿邪与胃肠无形之热相结,形成胃肠湿热。

1.2.3 胃肠痰火:明代王纶《名医杂著》言“痰乃津液之变,如天之露也,故云痰遍身上下,无处不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言“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故痰邪多为气滞津停凝聚而成;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言“凡痰、涎、涕、唾稠浊者,火热极甚,销烁致之然也”,故胃肠无形之热煎熬津液或湿邪,炼化为痰。胃肠之痰与热相结,发为胃肠痰火。

2 胃肠积热与卧不安的相关性

清代郑钦安《医法圆通》说“心居膈膜之上,下一寸即胃口,胃口离心不远”, 心胃位置相邻。《灵枢·经别》言“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二者经络相通。心五行属火,胃属土,为母子关系,《难经·七十五难》言“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胃肠积热则心火亢盛,盛则神志不宁,影响睡眠。如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不得眠》说“不得眠,阴阳皆有之,其狂乱不得眠者,阳明胃热故也。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受热邪,故不和,不和故不眠也”,直接指明了胃肠邪热可以引起卧不安。

热邪亦可与胃肠中宿食、痰饮、糟粕等相结,形成胃肠有形热结,导致卧不安。如清代张石顽《张氏医通·不得卧》:“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元代朱丹溪在其《症因脉治·不得卧论》中论述:“胃强多食,脾弱不能运化,停滞胃家,成饮成痰,中脘之气,窒塞不舒,阳明之脉,逆而不下,而不得卧之症作矣。”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不寐论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盖胃气主降,若痰火阻痹,则烦扰不寐也。”胃为多气多血之腑,五脏所需气血均来源于胃,若胃肠有形热结阻滞气血疏散,则气血不得给予五脏,心血虚则心神失养,出现不寐。正如清代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病能论》所说:“夫诸脏之气皆归于胃,而胃土之气寄于诸脏,是胃气相寄则安,今不寄则不安,故人不能悬绝其病也。”

3 治疗特色

在治疗方面,医家多使用保和汤或承气汤类。如《医学心悟·不得卧》言:“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保和汤主之。”然保和汤侧重于消,承气汤偏重于下。谷教授认为小儿卧不安多因脾胃偏弱,饮食积滞化热,热邪扰心而致,宜消、补、下、清并用,故采用健脾消食,降气导滞,清热除烦之法,基本组方为焦三仙、莱菔子、瓜蒌、白术、陈皮、竹茹。方中焦三仙消食,食消则积源不复。痰湿多责之脾虚,白术健脾,脾健则助胃消食,痰湿亦无所生。莱菔子、陈皮、瓜蒌降气除胀通便,糟粕即去,热无所依,随粕而泄;且气顺则湿不聚,痰不生,正如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言“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本草求真》言“痰之在中在膈,不能以散不能以吐者,宜降宜下。”胃肠痰湿在中焦,莱菔子、瓜蒌以降为主,可导痰下行。竹茹一味为药中最妙,清热化痰止呕,兼可凉血除烦,清代叶天士《本草再新》言竹茹有“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瘀血,消痈痿肿毒”之功。心主血脉,主藏神,竹茹归心胃二经,凉血则血静,神有所藏,故卧自安。胃肠积热,腑气不通,逆而向上,可见呕吐呃逆,在他药降气的同时,竹茹可直接止呕,改善消化系统症状。

小儿兼有腹胀、腹痛等气滞症,加厚朴、枳壳等行气消胀;兼有口渴、皮肤干燥、大便燥结等肺胃阴虚症,加入甘寒之品,清热生津,如芦根、麦冬、玄参、南沙参等,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口渴自除,大便亦随之通降。若兼有大便黏滞不爽、湿疹等湿证,为脾运不利,生湿蕴热,宜清化湿热,加白扁豆、苍术、薏苡仁、菖蒲、茯苓、白鲜皮、豨莶草等。若小儿性情急躁,或有抽动,乃为胃肠积热导致肝郁化火,需清肝泻火,常加菊花、僵蚕、蝉蜕、天麻、钩藤、煅牡蛎等。若邪热循经上扰于肺,导致肺胃积热,出现发热、咳嗽、痰多等症,宜清泄肺热,止咳化痰,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前胡、黄芩、苏子梗等;热盛则加石膏、知母清肺胃气分热邪;咽痛则易金银花为忍冬藤,再加马勃、桔梗等以清热利咽;鼻塞加辛夷、白芷等以宣通鼻窍。

对于夜卧不安患儿,除药物治疗外,谷教授亦重视患儿日常饮食和按摩推拿,调护并重,常嘱咐家长应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酌情食用肉类,坚持二口菜一口肉的好习惯,尽量不吃油炸物、巧克力、饼干等;并亲授家长捏脊、顺时针揉腹、掐四缝穴等方法,嘱其每日必做,以加强患儿脾胃的运化功能。《素问·五藏别论》云:“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在用药和推拿等治疗的基础上,谷教授还特别注重患儿的情绪,在诊疗过程中,注意与患儿的沟通,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加依从性。

4 验案举隅

4.1 验案1 孟某某,女,3岁,2010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睡眠不实,睡中磨牙、打滚蹬被,时有睡中哭泣。现病史:睡眠不安,大便3日一行,易外感,纳差,喜食肉食、零食、甜食,弄舌,抠鼻。查体:面色少华,唇红,手心红,颌下结节,舌质红,舌苔白。中医诊断:卧不安;辨证为肺胃积热证。治法:清热消食,润肠通便。处方:忍冬藤 30 g,牛蒡子、莱菔子各15 g,瓜蒌、芦根、生白术各20 g,浙贝母、陈皮、桔梗、焦三仙、杏仁各12 g,生甘草 6 g,竹茹 10 g。3剂,水煎服,1剂分做2日服。

2010年10月26日二诊:睡眠好转。大便3日一行,色可,质好转,纳差好转,近两日流涕。查体:手心热减,唇红,舌质红,中后部苔白。处方:忍冬藤 30 g,瓜蒌、焦三仙、白僵蚕各20 g,莱菔子、焦槟榔、陈腹皮、蒲公英、冬桑叶、辛夷花各15 g,浙贝母 12 g。6剂,水煎服,1剂分做2日服。6剂后继服小儿化食丸,5盒,2丸/次,2次/d。随访,睡眠、饮食、大便等均正常。

按: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此案中小儿是因平素喜食肉食、零食、甜食,即饮食不当所导致的胃肠积热,故可见唇红,手心红,大便3日一行,纳差,弄舌,抠鼻,唇红,苔白。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的睡眠是阴阳不断消长盛衰的结果,正如《灵枢·口问》中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患儿胃肠之热气浮于上,烦扰阴气,故不得眠,出现睡眠不实,睡中磨牙,睡觉打滚蹬被。热扰神志,故时有睡中哭泣。方选忍冬藤、牛蒡子、桔梗、竹茹、浙贝母,宣热散结;瓜蒌、杏仁、牛蒡子清热通便,芦根清热利尿,使邪热从二便而出;莱菔子、焦三仙消食和胃,陈皮、白术健脾,顾护后天之本。诸药合用,共凑清热散结,消食导滞之功。涕为肺之液,二诊时患儿出现流涕,为肺热郁闭,宣降失司,津液外流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则大便不通,故在原方上加重清肺热、通鼻窍之药。

4.2 验案2 黄某某,男,2岁6个月,2015年10月6日初诊。主诉:睡中不安。现病史:患儿眠中折腾,打滚蹬被,大便2日一行,挑食,嗜肉少菜,对牛奶等过敏,体重13.4 kg。查体:面色少华,肋缘稍外翻,腹部皮肤粗糙,两颌下有小结节,舌质红,舌苔薄黄,根部较厚。中医诊断:卧不安;辨证为胃热脾虚证。治法:清热消食,健脾祛湿。处方:竹茹 6 g,瓜蒌、枳壳、玄参、陈皮、炒扁豆各15 g,生白术、金银花、芦根、焦三仙、生薏苡仁各20 g,冬桑叶 12 g,荷叶 6 g,浙贝母、苏梗各10 g,甜叶菊 4 g。5剂,水煎服,1剂分做2日服。

2015年10月23日二诊:睡眠转好,其他症状好转,大便2日一行。查体:苔减,颌下结节。处方:竹茹 6 g,生白术、炒薏苡仁各20 g,茯苓、炒扁豆、焦三仙、鸡内金各15 g,陈皮、白僵蚕各12 g,荷叶、浙贝母各10 g,甜叶菊 4 g。5剂,水煎服,1剂分作2日服。

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均赖以脾胃化生。脾胃的正常运转是小儿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该患儿平素挑食,喜肉少菜,造成大肠传导失司,宿食糟粕停于胃肠,蕴而化热,形成胃肠积热,邪热扰心,导致睡中折腾,打滚蹬被。《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胃热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故患儿易过敏、体形偏瘦、肋缘外翻。大便不调,舌质红,苔薄黄,根部较厚均为胃肠积热之征象。方选竹茹、枳壳、金银花、桑叶、浙贝母清宣肺胃之热,瓜蒌、苏梗、芦根,清利二便,使胃肠邪热从上下多通道而出;加以玄参,顾护胃阴;焦三仙消食和胃;陈皮、白术健脾,荷叶、炒扁豆、生薏苡仁宣上、畅中、渗下以祛湿。5剂过后,胃肠热势减轻,睡眠好转,故继以消食健脾利湿法调理。

5 小 结

张贞鲁等[7]用加减四逆散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有很好的改善,这些研究表明失眠与胃肠消化功能的异常具有明显的病理性联系。在结构和功能上,人的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通过脑肠轴相互连接,并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交替兴奋,以及内分泌激素的调节来实现脑肠之间的互动。目前已被发现的脑肠肽诸如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一氧化氮等,就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8-10]。因此,从脑肠轴功能异常和肠道菌群变化的角度出发,若胃肠功能出现不适,也会影响睡眠。

食积是小儿最常见的胃肠积热形成原因。相关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的比例分别高达9.7%[11]和5.6%[12],许多小儿出现营养过剩情况。基于小儿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惯,且心胃联系密切,谷教授提出胃肠积热是小儿卧不安的主要病因。因此谷教授对于小儿卧不安多从胃肠积热出发,健脾消食,降气导滞,清热除烦,常用组方为焦三仙、莱菔子、瓜蒌、白术、陈皮、竹茹。同时谷教授注重对小儿饮食习惯、推拿、心理等非药物疗法的调节,从根本上改善胃肠积热,助力小儿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莱菔子消食陈皮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消食药膳方
一两陈皮一两金 陈皮养生很省心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莱菔子的新用途
我家秘方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研究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