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作用

2020-12-29

关键词:抗疫武汉微信

刘 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一、问题的提出

2020 年春节临近,爆发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地武汉“九省通衢”,加之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让疫情迅速演变为一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疫情信息铺天盖地,自媒体信息体量之巨史无前例。

突发的疫情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党中央果断决策,采取强有力举措适时阻断防控疫情:武汉及湖北多地暂时“封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仅用10天左右,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县。有学者说:“国家治理既体现在日常社会运行中,也体现在国家和社会面临重大挑战时。疫情防控既是检验我国当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上的一堂大课。”[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及时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指导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2]。武汉和湖北前线的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牵动着全国各地人们的心。

面对疫情,自媒体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从博客、播客、微博、微信到移动客户端,关于疫情的信息无所不在。自媒体写手每天都在发布大量的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成为最初一段时间民众了解疫情相关信息的最主要媒介。身在武汉的文学工作者,像有的知名作家,纷纷以日记和随感的形式,记录和发布着他们身在疫情前线的所闻所感,如“某某的武汉日记”系列;“抗击新冠病毒,湖南作家在行动”的“湖南抗疫诗歌”,通过自媒体平台和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方式,推出和转发几十个专辑。一些期刊纷纷组织作家写作“共同战疫,文学同行”类作品,率先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表,组织关于疫情防控和公共危机如何应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各种讨论,《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将抗疫主题系列文章通过“中国学派”官微推送。一些学术期刊组织“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抗击新型肺炎研究”主题或相关主题征文活动。

二、自媒体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价值

第一,自媒体反映最为迅速,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和扩散性。疫情发生不久,就有一幅流传甚广的图片,一只狗吓得身体腾空、四爪环抱住一棵树,外加旁白:2003 年SARS 时没啥印象,这次却让微博微信平台发布的各种信息吓都吓死了……该图片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微博微信,尤其是微信自媒体在疫情宣传和防控中的巨大作用。在传统媒体尚未能跟进报道疫情前线的情况时,是身在武汉、湖北和其他抗疫一线的人们,用现场图片和自己感知的文字,第一时间把一线信息发布出来。有时是武汉、湖北抗疫的新闻发布会正在召开或者刚刚结束,反映、评述新闻发布会的自媒体文章,配合图片,已经由自媒体平台发布出来,也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传布,阅读量快速攀升,10万+的文章比比皆是。2020 年2 月19 日,“i 看见”微信公号作者一人君发布的《武汉新书记一周考》,一经推送,阅读量迅速“10 万+”,在看“10万+”,即时性地将中央新任命的武汉新书记王忠林履职一周的工作情况,亦即前线抗击疫情最新进展,迅速总结出来,并将信息扩散到全国所有关切疫情的人们那里。

第二,自媒体传播力强,能够超越传统媒体实现更为充分的传播效果。自媒体所涵盖的信息内容覆盖面极其广泛,比传统媒体有更为深广的传播力。诸如:医护人员的工作,政府的相关措施,排查疫情,全国支援武汉和湖北抗击疫情,全国各地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抗疫立体模式,推荐抗疫最新医疗诊治方案,等等。一些富有智慧的“民间高手”,各行各业的写手,整理、写作并在自媒体平台发表。仅仅通过微博微信就迅速进行了全民科普,像《病毒简史:人类对大自然的不知敬畏,才是一切灾难的源头》,是一篇被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浏览量甚巨的科普文章。《伍连德:消灭东北大鼠疫的无双国士》(“勿食我黍”微信公众号2月4日推送),作者王哲,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医学博士。《供武汉肺炎比照的SARS 全记录》(“融媒社”微信公众号1 月31日推送),作者刘庆,作家、原华商晨报社长兼总编辑。有些文章还形成辐射热效应,被其它自媒体账号效仿,请原创内容的原发账号直接添加白名单而予以转载,或者重新编辑和补充相关主题内容的文章再作推送,形成影响大持续时间长的阅读热潮。关于伍连德消灭东北鼠疫的历史故事,就在此次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中被扒出来,给全民上了很好的一堂历史课。

第三,自媒体原创内容助力公共危机应对、决策和治理。自媒体疫情信息的及时发布,从一定意义上满足了民众知情权。1 月25 日左右,《这次河南防疫有多硬核?亲姥爷不开门,偷回家上坟被举报……》,一经推送立即阅读量10万+,留言区讨论热烈,网友甚至据此发出“借河南省长两天”的呼声。文章图文并茂,列举了河南各地的防控措施,有来自官方媒体报道照片,有网友微博发布的内容和照片,自媒体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搜罗素材、有价值信息采取地毯式一网打尽的手法……其中最精彩的内容,是有个小伙子年关临近去探望姥爷,亲姥爷不开门、年货让他放置在门口即离开,转而从窗户扔下楼一个包裹——给小伙子的过年红包和一包口罩。这段视频,还上了“腾讯新闻”的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取得了深度传播效果。虽然,图片中村村断路行为,后来被国家有关部门界定为不合法、必须禁止。但设卡严查、禁止走街串巷凡此种种的疫情防控措施,在疫情扩散之初,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阻击疫情蔓延的作用,对于其它省市形成民间经验模板,促进信息互通效应。自媒体内容原创、特色呈现、独具匠心、诙谐风趣、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深谙抓住读者眼球,很容易在公共危机中经由民众自发传播,对公共危机应对和决策起到微妙的信息调节器作用。

第四,自媒体在受众心理疏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春节过后,各大自媒体平台都相继推送了一个从武汉归乡的河南籍女研究生的抗疫故事。以“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为例,文章的题目是《从确诊到康复,一个医学研究生的生死10天》,文章来源是自媒体公众号“极昼工作室”,作者周航。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年前一次同学聚会后,在武汉读医科的河南女孩李霖琳开始感到不舒服,返乡后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进医疗条件不太充分的县医院隔离病房。她的家人也出现发烧症状,母亲确诊。从1 月23 日发热到2月1日基本康复,李霖琳运用专业知识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和病毒斗争了10 天……作者在写作和发布这个真人真事的时候,故事的女主人公还在留院观察,等待出院。李霖琳的生活照和她口述的抗疫故事,成为疫情导致的普遍紧张情绪当中的一缕清风。从武汉归乡并先期染上肺炎疫病的李霖琳真人真事,现身说法告诉大家这个疫病虽然可怕,但不应畏惧,应像李霖琳那样从容淡定,只要及时采取隔离与正确的医疗救治手段,能够尽快治愈。疫情感染者正在康复的过程中,治愈个案作为鲜活的正能量对于稳定病人情绪何其重要。《一家四口全被感染,丈夫决定自救……》,2月19日由“视觉志”推送,标注原创,作者山野,题头即注明“资料来源@建筑教师万谦微博”“图片来源:名人面对面”。作者配了丰富的真人实事图片、视频短片,来向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武汉普通家庭抗疫的故事:“今天要和大家讲的,是一家四口在‘被感染’之后,如何展开自救的故事。”可以说,这样的自媒体文章,可读性强,实效时效兼具。特别是其现身说法,对稳定民心、助力大众心理疏导,有其独特的效果。

三、自媒体的治理策略

第一,管控自媒体散布谣言的可能性。武汉新冠肺炎战疫期间,既有巨量的第一手的疫情信息,发挥着抗疫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也因为此次疫情情势和波及范围的前所未有、病毒的情况也存在各种未知和不确定性,此时或产生不实信息乃至谣言。如若前方信息不明,会引发不实信息乃至谣言的迅速扩散。一方面,疫情来势汹汹的紧急导致一些行为时间上窘迫,即使是官媒也难保证及时迅速地发布权威的准确信息。比如,《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就曾被指有替仅仅做了体外实验的“双黄连口服液”带货的嫌疑……与其停留在一味指责“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不如考虑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下,很多信息难以即时获得澄清和求证而难免出现差误。试问,对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发布、甚至是由中国科学院形成对中办国办专报的信息,在全国都亟需和急盼肺炎救治药品特效药的情况下,这样的差错和偏差恐怕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自媒体信息内容发布者本身就极力追求内容的噱头和感染力、影响力,追求最大浏览量乃至追求打赏,追慕内容的炫奇和独一无二、轰动效应,这本身就成为不实信息乃至谣言容易滋生的土壤。

第二,监管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者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和自媒体平台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不实信息和谣言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媒体发布者的责任。任由自媒体不受任何监督地发布信息,不仅会形成各种错误的舆情,也会影响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的应对和危机的处理。如果社会充斥过多的不实信息和谣言,不仅扰乱民心,还会陷入社会秩序混乱,形成各种次生影响和危害。今年2月下旬,新媒体平台转发《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重申在2019年12月15日颁布的网络信息管理法规。当时已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室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该项法规对自媒体信息发布的监管和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对自媒体信息发布平台给予适度包容。除了有法可依,加强平台管理,也应该考虑网络信息管理的“松”“紧”适度,不能强求所有信息都百分之百毫无瑕疵。只要不是恶意制作和散布谣言,自媒体信息发布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帮助政府及时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和公共卫生灾害事件,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像全国民众自发在微信朋友圈和自媒体平台悼念逝去的武汉肺炎疫情的第一个“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2月7日就发布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本网讯 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一经发布,迅速收获“10 万+”的浏览量和“10 万+”的“在看”点击量。而如果没有在抗疫初期群众雪亮的眼睛紧盯着武汉、湖北省政府的战疫实效到底如何,紧盯湖北和武汉红十字会的工作情况,发挥“群众纪检”的作用,就不会有政府后来根据民意和自媒体反映的情况,制定出积极有效的问题解决手段和危机应对措施。

第四,官方媒体、传统媒体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如上所述中央纪委监委网站适时的信息发布,对于听取民声,反映民意,应对公共危机收效显著。再如自媒体“SHOW 范儿”2 月5 日推送的“10 天!火神山、雷神山交付:中国速度背后藏了多少秘密?”这样的正能量信息内容,如果官方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权威信息,会更好地显现国家在信息治理现代化中的舆论引导能力。网络信息治理现代化不能单单依靠技术进步。自媒体所倚赖的网络空间治理,要依赖制度的建立健全。在信息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自媒体的治理亦即网络空间治理,要综合考量多元因素和各种力量的作用。技术因素外,更应重视其他多种社会因素;既要发挥国家的力量,也要考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信息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多元因素和各方面因素[3]。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建设应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责任分明、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网络治理格局。

四、结语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和话筒的自媒体时代,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得到了广泛使用。也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加强对自媒体的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加强公共危机应对的重要抓手。要精准施策,多措并举,重视对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加强自媒体的规范化管理;要关注技术因素,重视公众参与;要坚持系统工程的治理思路,发挥政府力量,动员社会各方,树立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全面考量多元因素和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把握议题设置、话语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补齐“短板”和“弱项”,夯实治理的制度基础,在疫情防控和重大公共危机应对中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抗疫武汉微信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