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软实力研究:理论发展、评价体系与提升策略

2020-12-28陈海峰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摘要:“软实力”由一个概念成长为一个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也有了丰富多样的尝试。对于中国而言,软实力研究也历经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本研究还梳理了当前我国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如何完善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最后针对如何提升区域软实力问题,笔者提供了几项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区域软实力;理论发展;评价体系

引言

“软实力”作为一个源自于政治外交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者不断丰富完善“软实力”概念体系,产生了诸如“国家软实力”、“城市软实力”、“区域软实力”等。?本文针对“区域软实力”这一概念体系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梳理,对不同的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评述,最后针对目前区域软实力提升策略提出方向性建议。

一、理论发展:从软实力到区域软实力

“软实力”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可。“软实力”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意义权力内涵的权力:它强调的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经过不断传播和发展,软实力理论很快走出美国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软实力成为公认的衡量某一国家和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认为软实力理论源于彼得·巴克拉克和莫顿·巴拉兹的“力量的第二面”理论、摩根索的权力政治理论、保罗·肯尼迪的大国兴衰论和尼克松的不战而胜论等。?“软实力”由约瑟夫·奈于1990年在其《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首次提出,与“硬实力”(“命令式的实力运用”,主要体现为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应,“软实力”主要表现为“同化式实力”,“通过吸引而不是强迫,使他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约瑟夫·奈在使用软实力概念时表现出一定的游移和模糊性,他曾将软实力分别等同于“影响力”、“吸引力”、“同化力”等概念,后来他又将“硬实力”和“软实力”合称为“巧实力”。在软实力的主体上,约瑟夫·奈在后来的论著中也将其从单一的国家层面拓展到了国家、组织、个人等多个层面。虽然约瑟夫·奈本人认为软实力来源于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三种资源,但有研究者根据约瑟夫·奈对软实力概念的使用情况将软实力构成要素总结为?“文化吸引力”、“思想/意识感召力”、“政策影响力”、“框架(机构体制)约束力”和“跨国公司控制力”五个方面。

软实力理论以其新颖而简洁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草根人士都在谈论“软实力”。中国对软实力理论的引进、完善和使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软实力理论的移植阶段,如王沪宁于1993年发表的《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同时还出现了一些软实力理论相关的翻译成果。二是软实力理论的间接嫁接阶段,即直接用软实力理论解释中国现实。三是软实力理论的隐性影响阶段,即用软实力的思维来分析中国现实。

随着软实力理论的发展,区域软实力相关研究逐渐产生。就我国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马庆国等人出版的《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徐京波等人出版的《区域软实力研究与建构》,北京大学专门成立中国软实力课题组对区域软实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来讲,区域软实力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类别:一是探讨区域软实力基础的理论框架以及衡量区域软实力的指标体系的建构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朱孔来等、马宗国等、唐丽艳等、周晓宏等、徐京波;二是以思辨的方式来分析区域软实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吴光芸等、李正治等、许杰华;三是以实证的方式来研究某个区域软实力的具体情况,例如陶莹、张敏、辛永容;四是具体探讨某种社会子系统与区域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例如宗俊琳总结了大众传媒在安徽省区域软实力构建中的三种表达方式,王玉珠认为新媒体可以拉近沟通距离、增强社会凝聚力等。

二、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

软实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属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研究,有一部分研究者对此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陈依元等提出了设计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五条原则,制定了衡量文化软实力的十个二级指标与二十四个三级指标。杨新洪认为文化软实力由价值指标、实物指标和相对指标构成。孙亮认为软实力体系由发展模式软实力、核心价值观软实力、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软实力、外交软实力和传播软实力等六大方面构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罗能生等将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核心力六个维度和三十一个二级评估指标。朱孔来等建立了由24个指标组成的区域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市2010年的软实力进行了实际测度和比较分析。辛永容构建了包括三级指标的区域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的软实力进行评价。林士婷以中国三大经济区域软实力量化分析为切入点,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软实力结构方程测量模型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系列研究中的部分成果,例如《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分析与评价》一文不仅构建了河南省内各地区(市)软实力的评价体系,还以扎实的数据分析为河南省各地市进行排名,属于非常扎实的实证研究。

经过梳理和总结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关于该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软实力理论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丰富成熟,是一个富于生命力的理论;二是软实力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本土化;三是包括国家软实力和区域软实力在内的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共识,还处在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四是区域软实力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落后,较多地停留在思辨阶段,能够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扎实的数据来评判区域软实力的研究成果非常稀缺,而且既有的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内涵明显不够完善,过分依赖于狭义文化体系而忽视了其他指标。另外,中国知网文献分析显示,截至2017年初我国总共有137篇区域軟实力研究成果,其中64%属于基础研究,有26%属于行业指导性研究,其余10%属于其他研究主题附带论及区域软实力。因此整体而言,我国区域软实力的研究则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在吸取既有研究成果优势的基础上,建立更合理的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显得非常迫切。

从前文所提供的已有的评价体系来看,虽然不同的研究者按照不同的方法构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但是基本上都包含了区域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媒体资源、本地文化资源、生态保护水平、教育资源和水平、人才培养和保护等几个大的方面。那么在笔者看来,这些指标已经基本满足了科学评判区域软实力的需求,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来考虑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虽然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来讲的,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软实力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所以,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和地区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影响力。第二是要加大创新能力在评价体系的比重。毫无疑问,当今世界竞争最后都集中在科技创新及其转化上面,区域发展特别依赖于本地区创新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第三是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考虑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问题。区域软实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软性的影响力,其作用必须通过形象和品牌的传播才能达到影响效果。在互联网环境中,尤其要注重非政府力量的社交媒体力量的打造。我们经常会看到社交媒体一些自媒体账号动辄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浏览量,因此也造就了一些所谓的“网红打卡”城市。例如成都、西安等城市在抖音都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毫无疑问强化了该城市的区域软实力。

三、区域软实力建设提升策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提升区域软实力是每个省市面临的重大议题。从概念一般意义上讲,区域软实力的核心落在了“区域”一词上,在区域上下功夫才是正解。在这里笔者仅就一般方法论上对如何提升区域软实力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第一,科学评估区域优势和劣势。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对于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建设而言亦是如此。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前提是先清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有专门的调研团队对本地区进行一个彻彻底底的盘点和调研。充分挖掘自身各方面的资源,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对于区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一定要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评价和报告,尤其是不要回避自身存在的问题,惟其如此才能在下一步工作当中做出合理的决策,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地区优势资源,往往会有一些决策者认为自身拥有这项优势资源而没有做实际调研,实际上可能这项所谓优势资源早已被其他地区所超越。科学评估区域既有情况是一项基础工作,说清容易,关键要做实。

第二,把握好政策机会实现借势发展。客观来讲,我国地区发展一方面受制于历史、区位等因素,有客观存在的一些原因。另一方面从机制上,国家政策导向和倾斜对于行业和地区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从政治学中中央和地方关系视角来看,中央对地方的指导和管控机制比较强,属于强中央弱地方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要想实现区域软实力的提升,就应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政策敏感性,抓住国家政策机会进行公共服务建设。具体来讲,可以借助举办全国性活动包括体育运动会、博览会等时机进行多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对于本区域的软实力也是一次检验和提升。

第三,处理好官方力量和官方力量之间的关系。区域软实力建设看上去是政府主导的一项工作,但实际上这需要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方面是调动民间力量对本区域各种资源进行开发,政府层面可以进行政策性支持,以合作共贏的方式实现软实力建设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全民参与,这主要体现在口碑传播方面。前文已有探讨,当前是社交媒体主宰着传播大局,而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体现为软性的认同力和影响力。所以如何借助全民参与的社交媒体打造区域品牌,是一项新的课题。广泛发动群众,借助民间力量,在软实力打造上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美]约瑟夫·奈.硬实力与软实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陈依元,王益澄.宁波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及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4).

[4]李正治,张凤莲.试论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理论月刊,2009(5).

[5]马庆国,楼阳生等.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秦琴.区域软实力及作用机理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2(2).

[7]孙亮.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构成要素[J].理论月刊,2009(5).

[8]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9]徐京波,翟建军.区域软实力研究与建构[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10]杨新洪.?关于文化软实力量化指标评价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08(9).

[1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朱孔来,郭春燕,亓庆亮.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及定量化测度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河南省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A630004)。

作者简介:陈海峰(1980-),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政治传播、新媒体研究。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