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视角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2020-12-28王燕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理念时代

[摘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研究,分析该思想产生的时代基础,探讨人们需求改变、新常态下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明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义,新发展理念体系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路径。

[关键词]时代;新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作者简介]王燕(1973-),女,汉族,江苏省新沂市人,中共新沂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建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12-0004-03

引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习近平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瞻远瞩,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树立生态治理的大局观、全局观,做到顺应自然,低碳发展,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切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酝酿的时代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有对“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产生的时代基础更是建立在顺应人民意愿、应对时代潮流和国家发展要求的强烈呼唤之上。

(一)基于时代变迁人们对美好需求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之初,基于人们对改变物质条件匮乏的渴求,经济发展急切追求量变的现实需要,当时国家采取的方针是调动一切力量为国民经济发展做铺垫。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但在专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不够,造成了能源的过度消耗、资源的浪费,并形成了各种污染,尽管获得了经济的攀升,但是付出的代价很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止于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更要改变需求结构,使需求的等级从低端走向高端。新时代,人们对公平、正义、安全和良好生态环境等的高品质生活有了更多的期許和要求。习近平立足于当下的实际发展,结合历史的教训,针对中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判断,提出新的指导方针。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段话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大众的追求所在。

(二)基于新常态下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因应

从中国发展来看,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路线也没有发生改变;其次,国家经济依旧处于稳定向上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路线和理念等有了更加明确地认识。①中国长期以来依赖的低成本、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倒逼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因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国家加速朝着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方向演进成为必然。

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公平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这就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兼顾生产、生活与生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环境问题更容易反映出群众的不满,针对环境与民生的关系,习近平在2015年提出,各项产业、企业都要加强改革优化,针对自身的短板进行调整,并指出环境与生命同等重要。让绿色惠民成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增长点,必须要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以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引导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基于环境和国家未来发展构建的新思想政略,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当中。深入解读和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宏观影响作用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华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举措。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坚持习近平对国家资源发展的核心宗旨,构建国家资源生态的和谐发展模式,要立足有限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在现有资源中,对不可再生和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要科学利用。一方面,基于当前资源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优化资源的开发模式,特别是一些极具发展潜力的矿产资源,务必要提高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诸如对稀土、煤炭、石油等重大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进行详细调研,做到合理化分析。另一方面,深入挖掘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提高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例如,提高当前资源储备领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应以绿色、低碳的生态发展路径为指引,明确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强调,不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仅着力于后续治理,是严重的生态发展误区,历史教训惨痛,必须加以警醒。生态领域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尤其是结合中国多年以来的生态发展经验,减少对无效策略的应用和影响,提高生态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借助征信系统提升社会大众对生态文明意识,以良好的健康发展理念以及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构建生态文明的健康体系,从而在根本上摒弃生态文明的传统理念,助力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多次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激励党为建立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奋斗,指引党未来工作的长期路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是人民的热切期盼,生态问题不仅是民生之患,而且是民心之痛,急功近利是生态发展的最严峻问题,必须加以纠偏,解民众之忧,安民众之心。把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生产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实现生态利民和生态惠民,以良好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是促进经济水平提升的催化剂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环境问题严峻性迫使生态产业发展变革成为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环保必须和经济发展同步,倡导新发展理念,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激发了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根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模式,使传统产业智能化,加快发展环保节能产业。改善消费模式,促进资源要素与生产要素相协调,与消费要素相协调。习近平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让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的经济价值充分显现,生态与经济将会保持平衡,保护和发展也一定能实现双赢。

(四)是改善国际环境的亮丽名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现了中国特色,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智慧。习近平的论述高屋建瓴,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促进本国受益,而且基于对全球命运密切相关的思考,本着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明确了大国责任,体现了大国担当,引领和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对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也做出了贡献。既显示了中国的宏大气魄与国际责任感,使世界各国见证了中国促进全球生态优化的决心,展示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又使中国在国际环境中增强了影响力,提升了话语权,促进外部舆论环境优化,成为改善国际环境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新发展理念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路径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实践深度不断加强,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遵循新发展理念,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局性的改变,打造美丽的中国。

(一)推动发展形式的不断创新

创新无论何时都是不可缺少的发展要素,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内驱力,是习近平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消耗现有资源寻求更好发展的理念并不可取,并且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大规模的污染,对人们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对此,习近平强调要在发展过程中创新思路,打破以往老旧思维产生的束缚,在发展过程中践行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与人们生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国家的伟大事业也密不可分,是国家发展追寻的目标,是保障国家长久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既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更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保障支撑作用。以煤炭资源为例,大部分电力企业都是以煤炭作为能源,传统意义上煤炭资源发电的利用效率不足37%,提升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为环保、生态贡献力量。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需要借助科技创新。随着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的作用更加突显,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其所需的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和服务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二)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割裂经济、生态之间的紧密联系,忽略了二者之间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势必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超出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而习近平深刻地汲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寻到和谐生存的法则来推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并用顺应自然的思想告知人们生存发展之道,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更多的是强调认知世界,而正确地处理经济与生态环境则是习近平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新观点。习近平基于生态环境提出了这样的论述,认为经济发展不应该只顾着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应该从长远角度去看;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该盲目地寻找方法,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后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②做到经济、环保兩手抓,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形成绿色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和生态建设共同进步。

(三)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③习近平的生态观点已经逐渐被民众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人们自觉形成绿色生态理念。习近平提出的绿色发展观融汇于社会各个维度中,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要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也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实现绿色、循环、低碳三方面的交叉发展。

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需要政府在生态保护责任上加大管理力度。地方政府部门要切实落实责任,积极引导社会公民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加大对绿色金融体系培育力度,加快低碳金融发展模式,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落细排污者责任,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要严格惩处。政府可以采取奖励引导企业发展绿色基金和债券等业务,让其承担治理责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来,充分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并在生活中加强生态监督,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趋势。

(四)加强多方协同开放合作

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程,并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因此,习近平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秉持新的发展理念,坚决走多方协同、开放合作之路。

习近平指出,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部门要守土有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在跨区域的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也要加强合作。在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区域生态保护方面,比如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地区要继续加强联建联防联治。全面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公民要履职尽责加强协作。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挑战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因此,在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国际交流,持续深化气候领域的南南合作,加快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多边气候议程并且付诸切实的行动。⑤面对共同的生态难题,要加强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生态危机的解决,为全球治理做出中国贡献。

(五)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习近平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长远目光纵观全局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发挥优势为主共享成果为最终目标进行的发展。习近平强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开发,但吃老本,断后路的发展模式必须要进行转变。要通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全体人民成果共享,使子孙后代也可以充分享受到绿色福利。从全球来看,实现绿色发展成果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坚持协同联动,多渠道全方位守护“一带一路”的绿水青山,与国际组织共同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生态文明。

综上所述,从新发展理念视角看,习近平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高度的逐步提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会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辟新的路径,为中国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注释]

①郭小燕,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厦门的生动实践[N].厦门日报,2020-09-23(B03).

②王文宁.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乡村科技,2020(03):113+115.

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⑤韩一元.《巴黎协定》以来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J].国际研究参考,2019(11):5-6.

猜你喜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理念时代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