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平台的研究与探索

2020-12-28陆耀曾雯雯曾燕红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训平台智慧农业产教融合

陆耀 曾雯雯 曾燕红

摘 要 随着智慧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工业企业的需求,在智能农业产业、农业技术服务等项目中培养人才,建立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农业生产与教育一体化实训平台。基于此,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群为例,分析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研究的意义,总结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实践探索以及建设成效。

关键词 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实训资源;技术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79

1 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与时俱进地进行了新的战略调整。这是新时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是对党过去提出的“三农”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能型种植人才。同时,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经营、销售人才,特别是“互联网+农业”于一体的多技能高素质技能人才,这就要求一个高水平的智能农业服务团队对包含大量农业的企业优化升级并提供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培训[1]。发展智能农业,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地满足智慧农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工业企业对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智慧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农业智慧生产教育培训平台势在必行[2]。基于此,针对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实训平台的建设进行研究和阐述。该实训平台是2017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项支持,与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面向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群,涵盖的专业有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观光农业方向)专业。

2 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及实践探索

2.1 校企共建、共享机制的实训平台建设

多渠道引进资金、设备、技术进行培训平台建设,通过探索打造“学、训、研、产、营”一体化功能的实训基地模式,实现实训平台可持续发展、资源共享、合作育人的目的。

2.1.1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与浙江托普云农科技有限公司、中农富玉、广州缤纷园艺等公司校企共建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探索合同合作模式,通过合作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资公司为培训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师资培训,并参与培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培训项目的开发、培训设施的选择、培训基地的运营和网络资源的建设。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就业资源。学校和企业要充分發挥智慧农业领域的技术装备优势,并面向榆林乃至整个区域搭建一个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平台。学校与合作企业所开展的各种培训,如社会培训、教师培训、当地农业产业技术服务等,双方可根据协议进行商议。学校与企业通过合同合作制度,在教学培训、技术应用、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

2.1.2 积极探索“种植+销售+旅游”的可能性

与广州市大部分企业采用股权合作模式,由企业投入部分生产材料,学校提供智慧大棚、种植技术以及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主要栽培蝴蝶兰、盆栽产品,通过农创1号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同时吸引玉林市民到智慧大棚赏花买花,形成“种植+销售+旅游”的生产模式,融合专业群不同专业的特点。

2.2 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

构建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智慧核心位置的智慧农业生产教育一体化培训平台,组建果蔬生产技术专业团队,提供各专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标准,在各科专业课程中加入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课程,并制定一个相关的标准,创建一个智能农业综合实训平台,以此来满足实训教学体系和校内外一体化要求,并且要特别注意基础技术训练、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和复合技术融合教育的结合,通过实训平台智慧农业大棚、组培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渐进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技术技能。

2.2.1 开发实践教学资源

在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组建培训团队时,学校和企业可进一步展开合作,开发智能农业和设施农业等核心课程材料,共同开发培训材料和PPT、微视频、教学案例、生产方案等,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与知识和技能充分结合在一起,充分满足教学的新要求。

2.2.2 开发线上教学平台

采用“理性-虚拟-现实”的教学框架,将学生在线学习与线下培训结合在一起。此外,学生在线学习、创新训练时,学校与农业科技公司企业开展合作,利用云平台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在手机APP上,由企业专家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

2.2.3 教师企业人员互兼互聘制度的实施

通过聘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实训平台补充更多实践教学课程素材,老师通过到企业实践、培训,形成校企互通、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的良好局面,使平台达到共建共管共享的目的。

2.3 实训平台服务能力建设

2.3.1 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

校企共建中小企业智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校企共建现代农艺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农民职业学院具体负责并落实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工作,健全机构设置及基本职责,规范制度、强化管理,为玉林市乃至广西区域内的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库区移民等提供短期培训,为农村农业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素养的技能人才,解决农业企业招人难、用人难的问题。

2.3.2 搭建中职生勤工俭学创新创业平台

依托智慧大棚、组培中心、技术服务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工俭学,以实际生产运行为主体,组织学生参与生产销售售后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生产、管理和销售的能力,建设中职生勤工俭学扶持体系,设立中职生勤工俭学扶持基金,吸引建档立卡的同学通过专业生产参与勤工俭学,搭建“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基地实习-销售产品”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开展勤工俭学贫困学生教育,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参与实践,既能增加学生家庭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也能通过实践生产,掌握“生产+管理+销售”模式的专业技能。

2.3.3 加强社会培训和教师培训

充分发挥智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组织培养中心、公共培训基地等的作用,通过拓展现代职业农民、库区移民、贫困户、青年农场主、种植大户、农业致富带头人以及基层农技人员等的培训内容及相关技能考核项目,提升专业集团服务区支柱优势产业能力。与玉林地区的规模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组织等共建企业培训部,主动下乡服务企业培训需求,依托广西玉林职业农民学院培训的丰富经验,为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层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依托培训平台与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将平台与高素质师资相结合,为周边各类规模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组织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

2.3.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与玉林市周边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组织共享培训设备,提高各培训设备的使用效率,解决部分中小微企业设备不足的问题。依托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通过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以及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为玉林地区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服务,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贫困村产业扶持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网上销售平台搭建、产品技术研发和其他技术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充分利用学校乃至全区的智力资源,促进实训平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技术推广。

3 建设成效

目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培训平台建设已经具有1年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生产的水果、蔬菜和花卉技术集成方面是最明显的。学院之间的共建共享,已经为初步实践奠定良好基础,在智能农业实践训练平台、实训资源、平台服务能力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1年来实训平台为广西区内各类职业培训300多人次;完成下乡技术服务累计达到100多天;学生勤工俭学生产完成收入达5万元;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比赛二等奖1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虽然实训平台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需要慢慢探索并找出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吴旭,潘华.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研究进展[J].农家参谋,2020,666(17):242.

[2] 曾晓华.互联网+时代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20(5):22-23.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实训平台智慧农业产教融合
高职综合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与应用的思考
高校会计实训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会计凭证实训平台设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转变分析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