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探究

2020-12-28梁和娟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水稻

梁和娟

摘 要 水稻是人们的主食,但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总体面积更加有限。因此,水稻产量的提高及种植技术的优化成为人们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简要分析影响大田水稻产量及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栽植技术,为提升水稻产量及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04

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是粮食产量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多,粮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提高水稻产量、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重点,以期在推动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国家农业经济效益,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种植水平。

1 影响大田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因素

1.1 管理技术落后

当前农民文化水平低,受传统水稻栽培技术影响很大,在进行水稻栽植时仍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对新型栽植技术的关注力度不足,不能够及时更换新的栽植技术进行水稻种植,致使生产的水稻在质量及产量上仅仅能够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无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1.2 自然灾害影响大

农产品受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采用传统技术种植水稻时,周边环境适宜,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就能得到很大提高;若自然灾害频发,如寒潮引起的温度骤降、连续高温、冰雹等等,都会对水稻的产量及质量产生威胁。

1.3 田间病虫害影响较大

农作物在种植时受种植技术及方法、天气、土质等因素的不良影响,会出现病虫害。因此,在水稻种植时必须对病虫害进行提前防控,杜绝因防控意识不足、防控措施不到位而引发大规模病虫害。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生产没有受到大范围病虫为害,致使农民的病虫害防控意识不断下降,可能会因为一时疏忽给水稻生产带来威胁。

2 水稻栽培技术优化措施

2.1 做好选种工作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在进行水稻种植前除了要选择优良品种,还要进行育苗。另外,还可以采用种植试验的方法进行选苗,通过对试验田水稻的产量、质量及适应性等进行比较,选择出最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在种子选好之后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先用清水对种子进行清洗浸泡,等种子露白约50%时,是播种的最佳时间。播种过程中种子必须撒播均匀,为了有效保证出苗率,还可以利用搭棚的方法进行温度控制,杜绝因温度骤降而影响出苗率。此外,还要对种植土进行消毒杀菌,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以期达到水稻种子发芽的最佳酸碱度,从而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及成活率。

2.2 科学插秧

在进行水稻插秧时,必须控制插秧深度一致,避免因插秧太深而影响水稻扎根及生长,或插秧太浅而出现倒伏的情况。插秧时还要控制好秧苗的株距,距离太远则直接影响水稻的总体产量,浪费土地资源;距离太近则影响水稻对光照及营养的吸收情况,进而影响水稻的生产质量。插秧顺序应由稻田的下方向上方进行,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水田的温度情况,尽量保证水田处于恒温状态,进而确保水稻能够健康生长[2]。

2.3 做好移植管理

通常在水稻秧苗生长发育40 d左右,就要把稻苗从土壤中起向水田中移植,一般优质杂交水稻可以提前几天移植,普通水稻则要至少延长7 d才能移植。秧苗移植时间通常受到当地气候因素影响,我国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即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移植。这个时期通常温度适宜,能增加移植的成活率,促进水稻稻穗分蘖。移植一般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时候,移植的间距应保持均匀,并排列整齐,为后期水稻收割提供便利。一般水稻的横向间距是20 cm左右,纵向间距杂交水稻是15 cm左右,普通水稻是10 cm左右,可在不浪费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2.4 做好日常护理

在水稻插秧结束之后,必須妥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1)观察水稻生长环境变化。水稻生长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如遇大风天气或者冰雹天气,则要及早做好防范措施,把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实时观测稻田中的水量,在天气干旱时要及时对稻田进行浇灌,遇到洪涝天气时则要及时将稻田中多余的水排出,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用水量稳定,进而使水稻能够健康生长。2)实时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水稻插秧之后,要定期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判断水稻的生长发育是否健康。若是水稻植株发育缓慢,叶片发育不良,则代表水稻营养不足,要给水稻进行追肥,确保水稻具有充分的养料进行生长[3]。3)病虫害防治工作。水稻常见的病虫害种类众多,如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一旦发现就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容易使水稻大面积感染病虫害,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选择农药时要首先考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剂,确保对水稻生长质量不会造成二次影响。

3 提升种植效益的途径

3.1 改进种植技术

水稻在种植时,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必须对种植技术进行合理优化。1)农民应依据当地气候环境及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调整,使水稻种植技术更加先进,进而使水稻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2)农民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及特点,对稻田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水稻能够得到充足的肥料及水分,进而促进水稻单产提高,使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加。

3.2 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在水稻种植期间,为了提升水稻的产量及质量,除了合理使用化肥、有机肥,提升肥料及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及人工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使水稻的总体产量及质量得到提高,保证水稻的品质[4]。水稻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在管理水稻田时,如果发现病株或者杂草应该及时拔除并清理干净,对于田间的害虫则可以通过放养鸭子进行有效控制。若病株较多或者虫害较严重时,就要采用农药等化学药品进行处理,但要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确保化学药品对水稻产生的危害不大,保证水稻健康、高品质、无污染。对于田间害虫,还可以采用灯光诱杀等方法解决,将化学防治及物理防治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水稻种植技术优化。

3.3 提升控苗技术水平

水稻前期的育苗质量直接影响水稻的总体产量及质量,因此对水稻技术进行优化改进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水稻优化种植技术时,应对水分及营养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水稻分蘖成功、稻穗质量合格,且稻穗数量在最佳范围内。随着水稻的分蘖能力逐渐增强,无效分蘖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不仅会产生不必要的养分消耗,还容易产生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总体提升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应通过技术方法加强对水稻分蘖的有效控制,减少无效分蘖,避免养分浪费。农民在提高控苗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水稻的施肥工作,对于施肥时间、种类及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使肥料以最少的用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使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4 采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对所施用肥料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营养充足,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水稻在肥料施用方面,要以控制氮肥为主,通过对比研究得出,氮肥能够增加有水稻效分蘖,提高稻穗质量[5]。正常情况下,水稻各个生长阶段所需氮肥的数量各不相同,在施肥前必须先确定各阶段的施肥量再进行施肥,并依据当前水稻植株的具体情况进行适量调整,确保在使用最少氮肥量的基础上增加水稻产量及质量。在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若农药施用过多,会导致水稻农残超标,给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农药的剂量一定要控制到位,确保在病虫害得到防治的基础上使用最小剂量的农药。同时,所选的农药要低毒、无残留、高效,确保所生产的水稻无毒无公害,人们能够放心食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水平,相关部门就要不斷研究水稻种植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及肥料,农民也要实时关注水稻种植技术的最新动态,并及时调整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使水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金玲,刘广晶.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大田水稻产量与质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206.

[2] 马丽萍.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大田水稻产量与质量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213.

[3] 刘芳.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6):36-37.

[4] 宝牡丹,杨青鸿.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与技术,2019,39(12):106-107.

[5] 余莉莉.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大田水稻产量与质量探讨[J].南方农业,2018,12(36):34,36.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