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措施分析

2020-12-28白侠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优质高产玉米

白侠

摘 要 为了保证玉米种植产量,要有效开展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措施分析。基于此,从品种筛选、栽培技术、机械化应用、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总结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关键词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0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農作物,在玉米种植过程,要采用合理的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1 筛选耐密多抗品种

应根据区域环境加大力度培育出具有高产优势且适合本土环境的优质玉米品种。但对优质品种的选择和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当前可通过筛选适合密集种植的品种实施栽培,有效解决密植问题。在对品种进行筛选时,应结合具体的气候和管理水平等,选择一些在当地能够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类型,重点选择综合性能较为理想且能够获得更高产量的品种。玉米的繁育单位及技术推广机构应加大对高产品种的引进力度,不断筛选出有更高抗逆性的品种,并促进玉米新品种的有效推广。

2 科学合理选择玉米栽培技术

在实施玉米种植时,应结合具体的气候环境、土壤特点、种子类型及机械化能力等进行种植技术选择,保证种植品种、技术和农机配套使用,实现理想的种植产量和收益。

2.1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

若想保证玉米种植每667 m2产量达到1 000~

1 250 kg,则需将667 m2保苗提升至5 000株,每株的间距在20 cm左右,具体可采取玉米与矮秆作物间作种植。如果预期的每667 m2产量为1 300~1 400 kg,则需使用大垄2∶4的通透栽培方式进行栽培,具体来说就是在130 cm大垄上先种2行玉米,此后再种4行大豆,玉米每667 m2的保苗数量应在6 000~7 000株。

2.2 大垄双行覆膜(大双直)栽培

大垄双行覆膜(大双直)栽培可将边际效应发挥到最佳水平,全面提升光及水肥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产量不断提升。尤其在东北地区,春夏季节干旱频繁,且多数旱田不具备灌溉能力,因此普遍使用65 cm小垄种植形式。但这种方式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土壤环境的破坏程度较高,单产较低。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得知,若想从根本上提升玉米产量,需将65 cm小垄方式革新为140 cm或130 cm的条田方式,这样可有效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使土壤作为一个天然的水库,有效防范干旱气候对作物的影响。此外,还可使用1.1 m大垄密植的方式种植,行距可设置为45 cm或65 cm,株距为24 cm,每公顷的保苗数量应达到7万株。该种技术的优势特征为整地更为标准化,密植更为合理,可按照规定的配方进行施肥等。经过对产量的测量,应用大垄密植技术实施玉米作物栽培,可提升产量约20%,增产效果更为明显[1]。

2.3 偏垄栽培技术模式

偏垄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为选择质量优良的种子类型,进行精细化整地操作,保证较高的种植密度,提升作物的种植品质,适当晚收。经过实际种植尝试,该项技术的使用已经较为成熟。经过实际测产,采用该种种植方式玉米能够实现20%增产,增产效果明显。

3 大力提高玉米机械化应用水平

3.1 加大农机政策扶持力度

应在农机具的创新示范、规模化应用和设备优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重点技术和项目的推广效果,大力支持各层级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此外,针对农机生产企业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升企业的生产活力和研发能力,推动企业针对核心技术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对农机合作社和农机的生产企业也可给予一些贷款政策倾斜[2]。

3.2 构建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

春播时期,应大力发挥农机合作社和补贴机具的重要作用,在天气条件较好的时期及时抢农时,抓住种子丰产期实施播种,保证一次性保全苗。在实施耕作时,应以深松为主,结合翻、耙等方式,同时使用中耕深松等技术,此外需重视耢、压等技术的应用,保证质量和种植标准达到理想水平。应发挥机械参与收割的低消耗功能,将收割由人工方式向机械化方式转化,把机械收割作为目前和未来主要的收割方式。需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牵头作用,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将土地资源向合作社等大户倾斜,有效解决农机应用与种植范围不适应的问题,实现品种、收割时间、标准和技术等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出土地经营的优势特征,实施集约化管理措施,最终实现玉米产量稳步提升。

3.3 推进农艺与农机融合

在选择与农机相适应的工艺技术方面,应紧密结合农机的发展需求,尽量深度开发和推广与机械化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在同一种植区域使用相同的技术标准。应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种植工作,推进保护性耕种,对种植的农业技术进行革新,提升种植标准,进行更为合理的密植,如使用宽行距或者小株距的方式进行种植,改善当前的种植方式。针对套种区域,需发挥机械化的优势,进一步规范种植形式,为应用机械化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在推进农艺与农机融合方面,农机生产企业作为提供农业服务的主体,在推广使用农业机械之外,还需加大对农机对农艺适应性的研究,从系统化的角度研究玉米作物生产的机械化实施措施,开发出更具有先进性的机械类型,通过机械化的手段促进玉米种植标准提升,并以此作为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基础[3]。

4 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

4.1 改善耕地条件,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4.1.1 增加有机粪肥的使用

有机粪肥可有效提升土壤质量,使作物生长能够获得更优质的生长条件。牲畜的粪便是重要的有机肥原料,因此可在玉米种植区发展畜牧业,构建更为经济、环保的循环型农业,实现种养结合,提升土壤质量。此外,饼肥、堆肥等也可作为有机肥料,对土壤具有一定增肥效果。

4.1.2 秸秆粉碎还田

将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并还田也是提升玉米种植地区土壤条件的常用举措。玉米秸秆粉碎后还田,可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升土壤保持水分和肥力的能力。根據相关研究可知,运用秸秆粉碎还田方式提升土壤质量,能够使氮肥的使用率提升10%~12%,磷肥的使用率提升15%~20%,增产20%~30%。

4.2 科学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

4.2.1 开展配方施肥培训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不仅可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同时可降低肥料使用量,提升作物品质,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从实践可知,该类技术能够提升化肥使用率5%~10%,实现作物的增产10%~15%,最高可增产20%。可通过专家划分区域负责制、培养示范户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确定统一的施肥配方,并与企业对接完成不同地区的统一施肥。具体应结合土壤的养分条件、检测数据以及玉米的具体生长需求确定肥料配方,使施肥配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保证能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实现营养均衡供应。

4.2.2 深化革新以往的施肥方式

可辅助农民进行传统施肥方式变革,针对化肥深施、分层施肥等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小型农机设备完成,从而有效降低追肥的难度[4]。

4.3 深入推进节水农业发展

干旱是影响玉米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而部分容易受到干旱影响的地区能够实现节水灌溉的面积仅占9%,因此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制约。不同地区应在研发节水技术方面加大力度,深化推广膜下滴灌、测墒灌溉等技术。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在水利项目的建设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水源地建设,保持和增加水源,扩大灌溉范围。此外,还需做好防汛工作,提升种植区域抵抗干旱和洪涝的能力,尽量有效平衡旱涝,为实现理想的玉米产量提供条件。

5 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玉米减产

从病虫害防治入手,大力推广应用生物、物理等防治手段,同时以化学防治手段为辅,对越冬的害虫等进行有效查杀,及时将作物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在病虫害防治时期,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并研究出可行的防治方案,重点对大斑病等病害和黏虫等虫害进行防治。此外,还需向农民积极宣传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和安全使用知识,指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环境破坏程度较低的农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产生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苏红艳.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9):97-98.

[2] 孟庆佳.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172.

[3] 邢洪军.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2):32,35.

[4] 耿军.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8):179-18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优质高产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