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临证经验

2020-12-27杜小峰苏润泽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胸痹导联冠脉

杜小峰,苏润泽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临床上多表现为阵发性,与心悸、眩晕等并见,是中医内科常见的病症。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设专篇论述,强调胸阳不振、阴寒痹阻心脉是其主要病机,并制定了瓜蒌薤白辈等多首方剂辨证论治。宋金元时期治疗胸痹的方法非常丰富,大多采用芳香、温通、辛散之品与补益药联合应用。明清时期多数医家认为心脉瘀阻是胸痹发生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多取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的失笑散,清·陈修园《时方歌括》的丹参饮,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的血府逐瘀汤等,这些方剂的应用,极大地发展了活血化瘀的治法,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为后世辨证论治胸痹奠定了极为珍贵的基础。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仅仅按照对胸痹的传统认识治疗胸痹仍存在一定的局限,现将自己临床上中西医联合治疗胸痹的体会与同道分享。

1 病例举隅

病例1:梁某,女,80岁,2019年5月9日就诊。主诉:心前区憋闷半年,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憋闷,喜叹息,近1周类似情况发生次数增多,伴心悸、乏力懒言,面色不华,动则心悸加重,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既往史:2型糖尿病近20年,平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尖搏动正常,心界不大,心率68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余(-)。心电图:Ⅲ、avF导联T波低平,ST段水平型下移,V2~6T波倒置。西医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胸痹、消渴,气虚痰瘀互结。治法:补气化痰活血通络,给予补阳还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 30 g,茯苓 30 g,黄精 10 g,桃仁 10 g,当归20 g,川芎 10 g,赤芍 10 g,水蛭 6 g,丹参 30 g,焦山楂30 g,泽泻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200 mL,分2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日1次,口服,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变。

二诊(5月22日):服上方后,患者自诉胸前区症状明显好转,憋闷发生的次数及发作时持续的时间显著减少,基本无乏力,睡眠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仍细弱。心电图:Ⅲ、avF导联T波仍低平,但较前抬高,V2~6T波仍倒置,但较前深度变浅。给予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佐以益气。处方: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 20 g,川芎 10 g,赤芍 10 g,水蛭 6 g,丹参20 g,枳实 10 g,泽泻 10 g,天花粉 10 g,茯苓 30 g,黄精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200 mL,分2次口服。

三诊(6月3日):服药近30剂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未再发生心前区憋闷,原伴随症状缓解,舌质淡红,苔薄白。心电图:V2~4T波仍倒置,但较二诊时深度变浅。宗原方加减巩固疗效,药物组成:丹参15 g,三七 6 g,桃仁 10 g,川芎 10 g,赤芍 10 g,花粉 10 g,当归 10 g,丹皮 10 g,茯苓 30 g。10 剂,每日1剂,水煎200 mL,分2次口服。

病例2:郭某,男性,48岁,2018年6月23日就诊。主诉:胸前区憋痛2~3 d。现病史:患者两三天前在单位干重体力活时感胸憋痛、气短、乏力,无出汗、恶心、呕吐,疼痛不向肩背部放射,当时立即停止工作,休息后缓解(具体时间不详)。昨天与家人去超市购物回家上楼时又发现胸前区憋痛,与3 d前症状类似,在楼梯上休息后症状缓解。今在家人的陪伴下来我院就诊,现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脉略数。体格检查:患者体型呈腹型肥胖,发育正常,营养过剩,血压134/70 mmHg,心尖搏动正常,心界不大,心率84次/mim,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余(-)。心电图:Ⅰ、avL导联T波低平,ST段水平型下移,V3~6T波倒置。西医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气虚血瘀。治法: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给予补阳还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30 g,茯苓30 g,白术 10 g,三七 6 g,水蛭 6 g,当归 20 g,川芎 10 g,赤芍10 g,丹参30 g,泽泻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200 mL,分2次口服。完善相关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

二诊:患者服上药到本次就诊期间,仅在到太钢医院做冠脉造影检查时发生过1次胸憋闷,持续时间也较前缩短,余无明显不适。造影检查结果:冠状动脉分布呈右优势型;前降支近端斑块,中段约40%~50%狭窄,分支未见狭窄及阻塞性病变;回旋支中段斑块,分支未见狭窄及阻塞性病变;右冠动脉及分支未见狭窄及阻塞性病变。血液生化检查:胆固醇5.63 mmol/L,甘油三酯2.86 mmol/L,空腹血糖5.90 mmol/L。证实冠心病诊断正确。中药仍以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法,宗原方加减:黄芪20 g,茯苓30 g,白术 10 g,三七 6 g,水蛭 6 g,当归 20 g,川芎10 g,赤芍 10 g,丹参 30 g,檀香 10 g。14 剂,每日 1剂,水煎200 mL,分2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日1次,口服;美托洛尔片12.5 mg,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日1次,口服。

2 辨证论治体会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西医联合论治冠心病较单纯的中医论治在以下几方面更有优势。

2.1 中西医对胸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1.1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的范畴,其发生主要与寒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位在心,但与肝、肾、脾相关。其根本病机是心血瘀阻。

中医“胸痹”与“真心痛”在症状、病因病机上的区别也有联系,胸痹症状较轻、死亡率低,而真心痛症状重、死亡率高。《灵枢·厥病篇》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因此,在中医古籍中治疗真心痛的有效方药记载较少,而治疗胸痹的方药较多。

中医临床上将胸痹辨证分为痰阻心脉、气滞心胸、心血瘀阻、寒凝心脉、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肾阳虚7个证型[1],但单一证候较少,常见虚实相兼,本虚标实,以实为主,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临床上治疗胸痹首要的是分清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多见,应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2]。

2.1.2 西医对胸痹的认识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或(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疾病,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最多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少见的原因有冠状动脉的痉挛、栓塞、炎症及冠脉畸形等,近年研究结果发现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次要因素有肥胖、体力活动少、饮食习惯、遗传、胰岛素抵抗、同型半胱氨酸增高、A型性格、纤维蛋白及凝血因子增高等,在诸多因素中,血脂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而被临床医生广泛关注。血脂异常中高脂血症的产生除去参与脂蛋白代谢的酶(主要是脂蛋白酯酶和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转酰酶)的活性外,主要与外源性摄入高脂饮食有关,与中医饮食所伤的认识一致。

随着医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对于冠心病的分类已不再使用1979年WHO的分类方法,而是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猝死,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慢性冠脉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肌病。

典型的心绞痛应具有的特点:疼痛的部位在胸骨中上段,可波及心前区;性质呈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非针刺或刀割样疼痛;诱因:常发生在劳力负荷增加或情绪激动的当时,饱餐、寒冷、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持续的时间: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多数小于15 min;缓解的方式:一般在停止诱发症状的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缓解。

2.2 胸痹的中西医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胸痹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学特点:膻中及左胸膺疼痛,突然发作或有时发作,疼痛有闷痛、隐痛、刺痛、灼痛等;发作常兼有胸闷、气短、心悸;七情、气候变化、饮食劳倦等因素诱发。这种朴素的诊断方法在传统中医来说确实难能可贵,但同时造成了诊断上的混乱,迨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辨证才更加细腻。

结合现代医学对于胸痹的诊断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测或冠脉血管超声、也可行有创检查如冠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病例1心电图检查示:Ⅲ、avF导联T波低平,ST段水平型下移,V2~6T波倒置。初步判断是下壁和广泛前壁的心肌缺血,血管可能是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即前降支的狭窄。

病例2心电图检查示:Ⅰ、avL导联T波低平,ST段水平型下移,V3~6T波倒置。Ⅰ、avL导联T波低平,ST段水平型下移,可能是回旋支病变;V3~6T波倒置可能与前降支中段狭窄有关。随后的冠脉造影证实前降支近端斑块,中段约40~50%狭窄,回旋支中段斑块。

2.3 中西医对胸痹疗效的评价方法

由于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手段不同,因此,对疾病治疗后的评价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别。中医重视病人自觉症状的改善程度,在描述时常常用“缓减”“明显缓减”“略……”“甚……”等,现代中医尽管采用了症状积分等客观评价体系,但仍有不足,而西医除了重视症状外,还重视用辅助检查手段来考察,因而显得更客观。

现代医学认识到心绞痛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劳力负荷的强度等与其后果相关,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关系更加紧密。为此,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将劳力性心绞痛分为4级。Ⅰ级:一般活动不受限制,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快步、寒冷或逆风中、精神应急或醒后数小时内步行或登楼、爬山,均引起心绞痛;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步行200 m,登一层楼引起心绞痛;Ⅳ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痛。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缺血总负荷”的概念,是指心肌缺血的幅度和24 h内发生缺血持续的时间。借助电子设备可测定患者ST段下移的时间与深度的乘积。

这些评价胸痹的方法较单纯症状评价更易被临床医者操作。本案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佐证。因此可以认为中西医联合对疾病的评价更客观。

2.4 中西医联合治疗胸痹的优势

中西医认识疾病各有特点。彼此应相互学习、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西医重视“病”的诊断,而中医重视“证”的辨别,是西医或缺的。

“病”反映了疾病的根本矛盾,从流行病学、病因、病理认识疾病是现代医学作为自然科学认识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人类纵向认识疾病本来面目的根本手段。对病的识别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需要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询问病史,认真而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针对致病因素和原发病灶特异损害部位,进行病因治疗、病理生理的纠正或对症治疗等是现代医学的特点。

“证”是中医所特有的范畴,反映了疾病的阶段性矛盾。“证”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来的各种证候,进行综合,运用中医学理论,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并联系有关的各种客观因素,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是对疾病处于某个阶段的综合性的认识。

依据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清标本缓急,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病证结合”是中西医联合临床的最佳模式[2]。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明确西医诊断不失为现阶段中西医联合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时代对中医规范化的要求;将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融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胸痹导联冠脉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治胸痹当用温法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在痰瘀互阻型胸痹治疗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