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三阴经筋松解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2020-12-25秦硕秦世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经筋筋膜骨质疏松症

秦硕,秦世祥

(1.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红旗医院,四川 凉山 615100)

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在临床工作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994WHO)。其临床表现为颈、腰、背酸痛无力,有时一个轻微的损伤就可以引起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中轴骨变形,椎体压缩性骨折,甚至脊柱后凸畸形。本文选取我院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采取足三阴经松懈术治疗的临床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共5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女22例,男8例;平均年龄79.2岁,发病诱因,轻微外伤9例,无明显诱因21例。DR片显示:胸腰椎压缩骨折(包括形态学改变)20例,髂骨骨折2例,尺骨骨折2例,无明显骨折6例;全部30例患者DR片下显示骨质疏松。观察组:女15例,男5例,平均年龄76.5岁。发病诱因,轻微外伤6例,无明显诱因14例,DR片显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包括形态学改变)12例,无明显骨折8例。两组一般资料分别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标准》:利用X片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密度、形状、骨小梁及分布进行观察,骨骼在X片上表现为光密度的差别,由于其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X片子上光密度增加,椎体与椎间盘的光密度差消失,脊柱横向骨小梁消失,纵向骨小梁稀疏或消失。骨骼的形状改变,骨量丢失30%以上才作出诊断[3]。

1.3 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活动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疼痛有减轻,功能活动有好转。无效:治疗后疼痛无缓解,功能活动无改变。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肾精不足,脾肾气虚两型辩证施治。肾精不足者以左归丸加减,若阴虚火旺症状明显者以知柏地黄汤合用,若肾阳虚症明显者加狗脊,杜仲,淫羊藿。脾肾气虚者以岑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若饮食不佳者,胃脘不适者加焦三仙等。同时以每天50 lu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法骨化醇0.75 ug,每天一次口服,连续使用5天。以观察疗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足三阴经松懈术。方法是严格按中医微创技术的规范,在两侧髂骨前缘,耻骨结节,前下腹壁,腹股沟等部位寻找压痛点,挛缩的肌筋膜点,高张力点。每侧选择三至四个部位,前下腹壁选择一至两点,进行松解。每个松解点应有明显的酸胀向下肌放射的针感。松解的深度达深筋膜即可,对针感较差者可深达骨面作刺骨术。

2 结果

治疗后1天,治疗组显效率60%,有效率33%,无效率7%;观察组显效率5%,有效率10%,无效率85%;治疗后2-5天治疗组显效率为80%,有效率16.7%,无效率为3.3%;观察组显效率为10%,有效率60%,无效率为30%。两组显著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明显差异。因此,足三阴经松懈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比常规治疗,在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有明显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多采用双磷酸类药物,如阿伦磷酸钠,唑来磷酸钠等药物治疗。该类药能有效的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的转换,增加骨量,但受到药物价格等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医院仅能使用鲑鱼降钙素类药物,而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治疗时间较长,疗效难以达到患者的预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骨痿”语出《素问·痿论》。症见腰背酸痛,难以直立,下肢痿弱无力,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由大热灼伤阴液,或长期过劳,肾精亏损,肾火亢盛,使骨枯而髓减所致。脾为后天之本,脾主四肢,若暴饮暴食或嗜食偏食,损伤脾胃,扰乱形脏,气血无源,精伤髓减;或长期夜间工作,年老久卧,损伤神气发为骨痿。《素问·阴阳明论篇》曰:“气虚痿者,因饥饿劳倦,胃气一虚,肺气先虚,百髓溪谷,皆失所养,故筋驰纵,骨节空虚。”《医家四要·病机约论》曰“曲运神机则劳心,尽心谋虚则劳肝,意外过思则劳脾,遇事而忧则劳肺,色欲过度则劳肾·····”总之,骨痿与肾关系密切,病理在于肾精亏虚,骨枯髓减,骨骼失荣。此则,肾虚肝亦虚,肾虚易累脾,故骨痿往往兼见肝脾亏虚。在治疗上多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健脾益肾。如肝肾亏虚以虎潜丸加减,脾胃虚弱方药归脾丸和右归丸加减,但往往疗效不佳,患者难以接受[1]。

笔者受《素问·痿论篇》“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的启发,又因《灵枢·经筋篇》,“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等中医古籍的启发,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足三阴经筋皆上循“阴股”,结于“阴器”。“阴股”“阴器”位于现代解剖学的骨盆中。骨盆起着传导重力,支持保护盆腔脏器的作用。人体直立时,骨盆向前倾斜,受重力以及生物力学等因素的影响,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腹膜等部位的肌筋膜挛缩、粘连,高张力点。正如《素问·刺齐论篇》“关为筋之阻,骨突筋之结,结为痛之宗”,“病在筋,筋挛节痛,名曰筋痺”“病在骨,骨痛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由此,原发性骨质疏松从病理、病机都与足三阴经筋内运行的气、血、津、液受阻相关。而足三阴经筋在骨盆中最易卡压的部位是髂骨前缘,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腹壁等部位的肌筋膜。因此我们把这些部位挛缩的结节,高张力点作为松解点[2]。

《素问.刺齐论篇》“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在此刺法的指导下,我们运用针刀,铍针直接松解肌肉起止点,及神经、血管循行线上的粘连,挛缩,肌筋膜高张力点。调节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神经卡压,激发自我调控功能,从而使筋柔络和,通则不痛,经气通达,调节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使之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而运用中医微创技术直接松解足三阴经筋在下腹壁的筋膜挛缩点,通过对该区域的生物力学改变,从而使足三阴经筋内运行的气、血、津、液畅通,激发机体自我调控功能,从而快速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然,本文所采用的诊断标准,疗效评定体系都比较简单直观,笔者将参照WHO标准,按照我国学者提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标准,定量测量骨质,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数据论证“足三阴经筋松解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5]。

猜你喜欢

经筋筋膜骨质疏松症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梁清华教授扩肛法治疗肛肠经筋病经验探析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颈项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经筋辨证与推拿治疗探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